电动汽车、人机交互和降维自动驾驶:极客出行大会上的三个关键词
近年来,智能网联和 新能源汽车 已经成为了一门“显学”,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但与之相对的是,相比较燃油车的庞大存量,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还只是“沧海一粟”。根据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294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仅为70万辆。而作为被外界普遍定义为智能汽车“标杆”的特斯拉,也才在今年卸下了其身上的“豪华”标签,推出了其首款相对低价“走量”的车型Model 3。
一方面,发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这一点也在各国政府的产业政策与企业未来战略布局上取得了验证。但另一方面,普罗大众的消费意愿与当前新型汽车的技术水平,成为了新产品走入千家万户的最大阻碍。
在9月2日由极客汽车举办的首届“GAME极客出行大会”上,来自车企、供应商和科技公司的各方一道探讨了汽车与出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汽车身上正在发生的新变化。
能量密度与电池成本阻碍电动汽车发展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开始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单一市场,但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这片市场是被政策“催熟”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究竟几何,才真正决定了在补贴政策退坡后,这片新兴市场能否持续向好。
在会上,极客汽车联合互联网消费决策平台“什么值得买”发布了未来出行调研报告。“什么值得买”汽车事业部总监张方圆表示,当前对于新能源汽车抱有购买意愿的人还很少,只有2%的受访者表示拥有1辆新能源汽车,而只有12%的人将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但是,有74%的消费者称他们正在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但前提是这款车相比较燃油车要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充电时间长,充电桩不好找,充电体验不佳,这是压在新能源汽车潜在消费者身上的三座大山。”张方圆说道,“80%的用户都希望电动汽车拥有400公里以上的续驶里程。”
对此,明势资本创始人黄明明带来了他的看法:“相比较燃油车,电动汽车在能量转换效率方面拥有先天优势。”他表示,从石油冶炼到汽车发动机做功,其整体能量转化率仅为25%不到。而电动汽车的整体能量转化率则接近30%,超过燃油车。
而当前电动汽车发展所面临最大的两个问题,便是电池成本和能量密度。黄明明表示,当动力电池的成本跌破1元/瓦时,能量密度高于300瓦时/千克时,整个市场会达到电动汽车全面替代燃油汽车的临界点。“此外,电动汽车拥有更好的电子控制系统,用户驾车体验会完胜传统燃油车。”
(GAME 2017极客出行大会现场)
自动驾驶
:从L4到L3.5的降维打击
随着通信、移动计算以及 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发展,汽车正在变得愈发智能。极客汽车创始人,也是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炜炜在谈到她当初创建极客汽车的想法时说,汽车与科技过去像两个宗教一样相互隔绝,而如今却在交融和贯通。
对此,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威马汽车表示,他们正在通过智能化方案,加强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提升车主的驾驶体验。威马汽车副总裁陆斌表示,威马的新车可以记录用户个人ID下的数据,从而将车主的车内设置、充电的时间点、音乐喜好、空调温度、行驶轨迹等信息存储于云端,从而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出行。
而在自动驾驶领域,倪凯也在本次活动上完成了他离开乐视后的首次亮相,如今作为禾多科技创始人的他对于自动驾驶的商用化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倪凯看来,许多公司正在努力研发的L4等级自动驾驶技术并不是普罗大众的刚需,反而是共享汽车的核心技术。它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够将驾驶员成本节省掉,帮助共享出行平台实现盈利。但对于当今车企所关注的乘用车领域,显然L3更加实用。“L4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驾驶员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接管,系统不能100%予以处理情况。”倪凯说道,“但究竟何时应该让驾驶员介入,行业至今也没有定论,这就导致无法对产品进行准确定义。”
倪凯表示,老东家百度近来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决策很有行业代表性。如今,百度的L4事业部更多成了技术导向型的研发部门,而L3事业部则更偏向于和车企进行量产对接。“百度正在将研究与产业结合落地,因此L3在未来产业化领域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
基于上述原因,禾多科技未来将主打L3.5的自动驾驶技术,即将L4的技术降维到L3场景中使用,从而在保证更高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
HUD有望完全替代液晶仪表盘
在本次活动的分会场,极客汽车还举办了名为“交互方法论”的小型活动。会上,来自科技公司与供应商的产品交互领域的专家分享了各自关于智能汽车人机交互的认识。
伴随着过去几年智能手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车主开始对车载智能系统的交互水平提出了新要求。facecar体验创新总监、HMI体验专家朱家明表示,传统主机厂的思路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在公司内部成立了HMI部门,以把控第三方公司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以满足目标用户群体的消费需求。“特别是自主品牌,他们在人机交互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多。”
在车载系统交互的核心,在于从汽车使用场景出发来解决使用者的交互需求。在演讲嘉宾们看来,设计师们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屏幕功能分配、尺寸大小、位置等因素,而不仅仅是交互界面的美观程度。
同时,新的交互手段也是吸引行业关注的新元素。随着新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尝试在车上搭载增强现实、手势等新的交互模式。特别是HUD(抬头显示器),在中国市场中新车上的渗透率正在逐年提升。
未来黑科技的徐俊峰表示,目前全球的HUD市场基本由五家公司占领,全部为外国公司。而他们公司目前正试图在整个前风挡上实现HUD投影。在他看来,未来HUD做到足够大时,可以完全替代液晶仪表盘。“风挡玻璃的角落完全可以用于显示不太影响视线的车速、安全带提醒或其他报警信息。”徐俊峰说道,“这与仪表盘的功能是可以相互取代的,能够节省厂家成本。”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