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达沃斯:习大大提及人工智能,李开复说人工智能是中国巨大机会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直击达沃斯:习大大提及人工智能,李开复说人工智能是中国巨大机会

【编者按】以“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为主题的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今天在瑞士小城 达沃斯 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受邀与会,并在演讲中提到 人工智能 。 李开复 博士在赴瑞士之前,接受了世界经济论坛的采访,谈到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巨大机会,同时他也将就相关内容在当地时间1月19日发表主题演讲。

本文转载自世界经济论坛,亿欧编辑整合,供行业内人士参考。


习大大 开幕演讲提及人工智能

今年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席达沃斯,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也参与到了现场。在座精英之间达成了共识,认为习主席的演讲无论内容和风格,都和Trump有着显著的区别。

演讲中提到世界经济的问题时习主席说,世界经济正处在动能转换的换挡期,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拉动作用减弱。而在谈到新增长点的时候,特地点名了人工智能和3D打印两个新技术。

习大大还表明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将充分利用一切机遇,顺应大势,结合国情,让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这也是这个时代的领导者应有的担当,更是各国人民对我们中国的期待。

李开复:人工智能来了,人类要如何变革?

开幕之前,李开复被邀请到参与金融时报讨论科技变革,人类应该如何应变的讨论,并分享和探讨了以下几个观点。

1)人类的成长是金字塔形的,从底端不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筛选,精英领导就是这么磨练挑选出来的。但是人工智能取代的恰恰就是最顶端的初级人才。取代之后,人类如何磨练成长筛选呢?

2)是政府还是企业有责任,在初级工作被取代时,依然拥有一个培训机制,让人继续去做已经被取代的工作,从中培养出高端深度精英人才?这样的一个“骗局”可以维持吗?

3)大量的中老年员工的工作被取代,重新培训将会非常的困难。可能唯一的希望是让他们进入服务业。但是他们会愿意吗?

4)人类的教育明显需要重启,更多的时间放在让人能够成为:深度专家、博学之才、文艺艺术、服务业的人才。

5)我们需要教育让父母不要要求孩子寻找安稳的工作,因为安稳的工作都会被机器取代。

6)人工智能取代的不仅仅是蓝领工作者,也包括了选择性的今天最高端的人才。比如说医学领域,心理学家很难被取代,但是初级的病理专家和放射科医生有可能被取代。我们要帮助下一代做最智慧的选择,选择那些相对不会被淘汰的领域的工作。

此外,李开复在赴瑞士之前,应邀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讲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机会,也将就相关内容在当地时间1月19日发表主题演讲,关注全球平台化产业的塑造。下文是他撰写的人工智能发展的观点陈述。

在过去15年中,科技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改变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开放以及经济的发展,高科技产品应用变得尤为广泛,甚至我们的爷爷奶奶和孩子们每天使用的都是智能产品。

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原先只在科幻电影里出现过的东西,如今正逐渐走入现实。机器通过深度学习,软件和程序能变得更聪明;硬件和机械通过相互交流,可以实现自我改进。30多年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还是我在大学实验室鼓捣的学术课题;而如今,在不知不觉中人工智能已经融入现实世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商业模式和日常生活。

人工智能到底如何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试着回忆一下你上一次在电商网站上,是否经推荐点击了酷炫新产品?上一次在出入境时,是否经人脸识别摄像头辨认你的身份?在客户投诉中心发表你的抱怨之后立刻收到企业的客服聊天或邮件,实际上是客服 机器人 在和你对话。在上述这些熟悉的场景中,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声无息的取代了一些你甚至还没察觉到的角色。

AlphaGo的崛起,唤醒了全世界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人工智能在数十年的实验室研究之后,终于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收获阶段。十多年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曾经引发过一轮互联网革命,而我认为,人工智能市场的未来潜力,将会是当初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十倍以上。

现在正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产业应用,以满足实际商业需求、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黄金时期。同时,现在也是人工智能科学家创业的最好时期。

在未来十年内,世界上超过50%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尤其是翻译、记者、助理、保安、司机、销售、客服、交易员、会计、保姆等工作。

人工智能发展的五大基石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五大基石的支撑:海量的数据、自动标注数据、清晰的领域界限、顶尖的AI科学家、以及超强大的计算量。这些条件在过去十年互联网、移动设备、 大数据 和计算处理能力的长足发展下,都已经得到了切实满足。

那么如何开始呢?

第一,我们需要寻找拥有海量大数据的行业,这些数据必须是能被垄断、且能组成完整闭环的。

第二,我们需要大量计算机,尤其是高性能CPU以及GPU的组合。

第三,也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人才的配备。我们需要优秀的深度学习领域的科学家,以及一大批热衷学习、实验和解决问题的年轻工程师。我相信,来自计算机、统计、数学、应用数学、电子和自动化这六大专业的顶级大学毕业生们,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研究技能的基础。在对他们进行人工智能培养之后,只要六到九个月的时间,这些毕业生就可以开始创造价值。

将人工智能导入商业应用的其实并不是难事,对此我有几个原则性的建议:

第一,我们不应当认为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而应将其视为辅助人类的工具。

我同样相信,在走向商业化的进程中,相对家庭或个人化的领域,人工智能对改善企业运营会更有帮助。

第二,深度学习对数据的要求,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要求,都是巨量的。我们需要鼓励用户持续不断地提供数据、反馈数据。我们还需要让机器像生命体一样,具备不间断获取新信息、更新数据并持续学习的功能。

我们还要设计好用户界面,不要只给用户留一个结果,而是要给很多个结果,让人工智能为人类提高学习效率和做出更优决策的辅助。

最后,应当为技术应用的领域设定一个较窄的范围,专注于你要解决的问题。不要从一开始就执迷想着搞一个特别伟大的超级技术。

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的时代一定会到来,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而我预测,中国将会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坚力量,将会诞生许多世界级水平的人工智能企业。为何我会如此坚定?因为中国具备了以下这些大大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条件:

人才储备。中国科学家已经占据了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力量的半壁江山。2015年,全球顶尖期刊上发表的43%的人工智能论文作者里,都有华人的身影。中国人对本国的数学、工程学和科学教育水平感到自豪。高素质顶尖年轻人才的涌入,是任何一个新兴产业赖以发展的关键基础。

传统行业薄弱。如今,许多中国传统企业在技术转化领域,还大幅落后于美国企业。但是这些中国企业坐拥的是海量数据和充沛资金。他们正热切期待着,随时准备投资能帮助企业拓展业务、提高收益、降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才。

庞大的互联网市场。中国的互联网市场规模全球最大,网民人数逼近八亿大关,大量的互联网公司正在深耕市场。很多非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公司成长到一定规模之后,为了转型升级、扩大规模,都会需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市场既封闭又开放。尽管美国企业人工智能领域现阶段发展领先全球,但他们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跨越重重阻碍。中国市场需要的是本地化的解决方案和在地的供应商。然而与市场准入的封闭相比,中国政策对于人工智能的探索性和应用性采相对开放路线,也可能促进行业的超速发展。

中国广阔市场上这些精准条件的出现,都预示着人工智能将会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飞速成长,成为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头力量。

我也坚信,随着人工智能的涌现,人类终于将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投身于更具有创造力、探索性、更高生产力的工作当中。人工智能,会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风口,也是中国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最大的机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