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转移,海康威视从安防打到机器视觉
本文转载自安防知识网,原作者张文聪。原标题《从安防行业走入机器视觉新战场的布局》亿欧智慧城市对文章进行二次编辑,供读者参考。
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视觉能力进行判断与识别,已经成为机器人以及自动化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次a&s邀请海康威视机器视觉产品业务部总经理张文聪为我们共同探讨目前国内机器视觉发展的情况。
Q:a&s总经理、总编辑关玉娟
A:海康威视机器视觉产品业务部 总经理 张文聪
Q:请简单介绍下机器视觉产品部门的概况?
A:海康机器人是海康威视面向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成立的子公司,目前已有超过千人的精英团队,其中研发人员800余名。除了行业级无人机外,海康机器人有两大板块,一是机器视觉,二是移动机器人,我负责的海康威视机器视觉,聚焦工业视觉传感应用,专注底层算法软件和硬件技术,为客户提供领先的机器视觉硬件产品和算法平台, 我们希望通过机器视觉辅助工厂实现自动化,提升生产的效率、准确率和柔性。
我们重点解决四个问题,第一是定位,通过视觉定位引导设备自动组装,第二是测量,对零配件的尺寸进行测量,第三是识别,例如条码、二维码及字符等识别,实现流程可追溯等应用,第四是检测,以缺陷检测为主,检测产品表面是否存在划痕等缺陷。
Q:目前在工厂的应用中其普及化程度如何?
A:在国外自动化的渗透率会相对较高,国内由于起步晚,目前(渗透率)相对偏低。(价格是否有影响?)在国内机器视觉厂商没有崛起之前,工厂使用的产品往往来自海外,价格较高,但随着这几年国内厂商发展起来,用户的选择变多了,普及率也在提高。
Q:机器视觉目前的技术应用发展程度如何?
A:从应用的角度而言,2D定位与测量等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但在3D层面目前仍然成熟度不够。在识别方面,条码识别相对成熟,但OCR识别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往往是组装部分自动化程度高,但在检测与质检环节仍然主要靠人力完成,更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缺陷检测应用当前亟需普及。例如手机表面的检测包括划痕、屏幕坏点,这两者的缺陷完全不一样(形态不一),传统的视觉系统需要根据实际的场景搭建不同的算法模块,算法通用性差,很难实现全覆盖。 现在AI深度学习技术发展起来后,会有通用的框架来做这些事,视觉系统部署起来会更简单。
Q:目前海康在机器视觉领域处在什么样的水平?
A:在技术上,我们正稳步向着起步较早的海外厂商靠拢,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已不分伯仲。与海外厂商更倾向于聚焦于某一类型的产品上(例如工业相机)相比,海康威视机器视觉产品线铺得比较全,包括全系列工业相机、智能相机、智能读码器、立体相机、视觉控制器、算法平台、镜头及相关配件,我们看的是整体,在原来积累的基础上去布局。
Q:从安防领域进入到机器视觉领域,海康有优势吗?
A:对我们自身而言,从安防跨界,最大的感触是在产品设计上转换思路,从底层技术来说,两者是有相似性的,只不过产品形态、应用场景以及具体的技术指标上有差别。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机器视觉产品铺得这么快的原因, 还是有技术积累在里面,只是不同领域的要求不一样而已。
Q:这类摄像头与安防监控有哪些差异?
A:早期安防以人看为主,要解决视频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查看的管道问题,AI等新技术注入后,促进了智能分析和数据挖掘应用的进一步发展。而机器视觉强调的是数据分析,用户对图像画面是不太需要关注的,所以机器视觉很少涉及存储,而是通过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笼统地讲安防强调的是对肉眼可见的宏观目标,而机器视觉强调的是更加精细的微观目标,不仅畸变要小,光的均匀性要求也更高,总体而言对相机的要求更细更高。虽然机器视觉的设备功能看似单一,没有安防变倍、带自动光圈的技术,但是对传输的时延要求非常苛刻,同时它对于传输的稳定性要求也是极高的,在不编码的前提下要求7*24小时不丢包,更别说丢一帧数据了。另外,相比安防摄像机,机器视觉的工业相机为了能够适应安装在各种产线上,其体积也更为小巧,当然,这对热设计要求更高,对于功耗控制的要求也会更高。
Q:目前机器视觉的设备用在哪些场景会比较多?
A:3C行业用的会比较多,另外就是汽配与汽车的组装,还有更高端的行业便是半导体。随着机器视觉设备成本的下降,传统行业的渗透率也会慢慢上升。例如在纺织行业,目前大部分还是靠人检,但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也有购买离线设备进行检测,但因为不是实时的,也无法及时处理问题,总体来看, 对传统行业而言在线实时检测是个趋势,当机器视觉设备有更高投资回报率时,相关需求会不断涌现。
Q:机器视觉目前比拼的焦点是什么?
A:主要是产品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精度)、质量等,机器视觉的要求会比安防高很多,在生产过程中,视觉设备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条生产线停滞,损失是非常大的。其实在整套自动化系统中,视觉设备有时只占很小一部分,对总成本的影响并不大,因此相比价格,产品的性能仍然是国内外机器视觉厂商比拼的焦点。
Q:目前用户需求方面如何,需要不断进行市场教育吗?
A:机器视觉系统对生产效率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产品性价比提高后,许多用户会自动找上门。用户会认真对投入产出比进行研究,能节省多少人力,提高多少效率,这都是比较清晰的账。目前而言,用户更加强调节省人力,但长远来看,隐性的品质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Q:未来业务的发展目标?
A:之前是以标准化产品的模式在做,后面我们会往智能产品(智能/3D)方向发展。为满足细分行业的需求,定制化产品(软件、算法、硬件等)的需求将更多, 另一方面,通过产品的定制化,也能够更好的保护合作伙伴的利益,从而建立良好的生态。
Q:在移动机器人领域海康威视目前发展如何?
A:智能移动机器人系统主要应用于仓储业务以及厂内物流自动配送。相对机器视觉而言,移动机器人是一个更新兴的市场,除了传统AGV企业外,也有许多创业公司参与其中。海康威视选择移动机器人等新业务,一是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涌现,二是海康威视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可以顺势而为做这些业务创新。这几年无论是机器视觉还是移动机器人业务,都做出了一定成绩,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Q:目前在智能制造领域,海康机器人有哪些应用?
A:智能制造分几个环节,例如我们的移动机器人更多的是针对仓储业务及厂内物流自动配送环节,机器视觉针对的是生产环节。但中国的自动化起步相比国外较晚,目前更多是半自动化水平,有时还需要人工上下料、人工检测等。在实现了整体自动化之后,我们希望工厂借助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一方面提高生产的柔性,另一方面保证更好的品质,从而实现柔性自动化,再到智能制造。构建一个真正智能的工厂,我认为除了解放生产中的人力,也需要大量的感知、工业物联网技术,让机械设备能够自动运维,解放设备维护中的人力。
Q:借助这次访谈,想向行业传达什么重要的信息?
A:国内机器视觉产品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符合国际标准,用户的选择变多了,这时用户要对投入产出比做研究,重视产品性价比,关注厂商持续服务的能力和响应速度。随着机器视觉业务的开展,我们感受到了国内外用户对我们品牌的信任在加深,我们也会一如既往地追求高品质,在核心技术、产品制造、质量管控、营销服务等方面持续投入、用心经营。中国安防过去在制造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不断崛起,而机器视觉领域则是在背靠更好的基础投入、更好的资源的前提下发展,未来发展一定会更快。 编后语:
从机器视觉整体市场而言,这是一个以技术说话的产业,由于国外厂商之前几乎垄断了核心技术与服务场景,整个行业一直缺少国内的领头企业,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国内企业的发展,以核心技术+应用场景为主轴,国内企业迅速实现产业规模化,让高性价比的产品不断涌现。
随着算法算力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正不断朝着更广泛的行业渗透,带动国内工业制造智能化发展,国内近年来对工业制造的投入,无疑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机器视觉的商机也将为中国厂商转型发展打开新的大门。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