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金融创新新思路:51信用卡与银行的“精准合作”
8月23日,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当前金融政策、金融改革以及金融创新与融合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并邀请到了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工行董事长易会满、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中行副行长张青松、建行副行长章更生、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北京银行董事长张东宁等重量级嘉宾。作为国内与银行在流量、技术等领域有着密切生态合作的 金融科技 企业代表,51信用卡也受邀出席大会,围绕“信用卡创新与突围”这一角度为银行业改革提供新视角。
金融科技是金融创新的“活水”之一,它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重塑了金融产业的商业模式、服务流程、产品设置等环节,也是促进银行业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
中国光大银行董事长李晓鹏在本届大会上指出,“未来的数据流、信息流对银行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成为未来银行的生命线。谁得到了场景、谁得到了数据,再加上有人工智能的金融科技,谁将占据银行业发展的最有利地形。因此,银行与科技前沿紧密结合,能够不断提高银行服务和产品的覆盖率、使用率和渗透率,进而满足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了解,在金融科技与银行的“拼接”与“融合”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多类型的新兴合作模式。其中主要有BAT式的互联网流量巨头与银行达成全方位合作,以及以51信用卡为代表的细分垂直领域的金融科技企业与银行的精细化合作。
BAT以巨大的流量优势和海量的大数据资源为资本,率先在与银行合作方面实现突破。据公开资料显示,腾讯是BAT中最早与银行开展战略合作的企业。2004年7月,腾讯与工商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双方协议在在发行虚拟联名卡、推广电子银行产品、开展共同的网上安全认证、共享营销宣传渠道及客户资源等方面开展合作。
阿里巴巴则与国有五大行均达成战略合作,相比阿里和腾讯,百度在大数据以及位置信息服务、产品营销等领域和银行合作较多。
与BAT不同,深耕细分领域的金融科技企业,在流量之外,更主要的是其在多层级的消费金融市场中有精准的用户覆盖。因此,近年来,“金融科技+银行”这一垂直细分领域的合作也异军突起。近期刚于港股上市的51信用卡正是个中代表。
据了解,2014年起,51信用卡就与广发银行达成在线信用卡发行的流量合作,该合作的达成主要仰仗于51信用卡旗下信用卡账单管理工具“51信用卡管家”APP的用户群与银行客群的高度匹配。
“51信用卡管家”APP以满足信用卡用户的管卡需求为出发点。据Oliver Wyman 报告指出,2012年上线的“51信用卡管家”是国内首个线上信用卡管理平台,因而迅速抢占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流量红利,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底,“51信用卡管家”APP的注册用户已累计达到6200万,51信用卡旗下所有产品用户累计超过8100万。2015、2016、2017年“51信用卡管家”APP的平均月活用户分别为350万、460万和590万,是国内最大的线上信用卡管理平台。
截至2017年底,51信用卡已与20家国内主要银行达成在线办卡合作,2015、2016、2017年通过51信用卡管家发出的信用卡达到380万张。
在金融改革的大格局下,若要进一步实现金融创新的突破,金融科技企业需更加重视客户价值挖掘和流量的重复变现,也需要不断加强为银行业提供的科技驱动效率提升和差异化服务能力。
51信用卡在自身信用卡用户流量和价值挖掘的基础上,深度贯彻“精准匹配”的合作原则。这不止体现在51信用卡抓住了主流银行线上获客渠道狭隘、以及无法迅速找到潜在线上用户的痛点,进而为其提供引流服务;也体现在公司找准了城商行在信贷业务发展规模扩张和技术实力上的困境,于是自2017年4月起,与多家城商行在数据应用、信用分析和风险管理方面深入合作,发行联名卡。据悉,截至2017年底,51信用卡已与合作银行发行超过10万张联名卡。
51信用卡CEO孙海涛也在本届大会上表示,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信用卡转型方面,51信用卡会与银行一起继续努力实现创新与突围。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