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峰:Uber要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王晓峰,朋友们都称其为Davis,所工作过的公司从传统的消费品企业到互联网企业都有,但是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却从来没变,一做就是17年。作为一位“加入Uber仅有100天出头”上海区负责人,他坦言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人们重新定义出行方式,进而重新定义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输。
Uber要改变出行方式
Uber希望在用户体验上争取做到极限,用户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按,五分钟内一辆车就会来到用户的面前。在这个过程中,Uber的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所处位置来配置最近的车辆和司机。
在系统中,每位司机的头像、电话都是真实有效的。所有4星以下的司机都无法再使用Uber作为工具且4星以下的司机是不显示的,这就使得每位司机都努力在每个行程中提供五星级的服务。而想要成为五星司机,则必须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以及礼仪培训,从而做到尊重用户、及时礼貌、服务专业,并需要每次行程都致力于提供五星级的服务,从而满足用户对豪华轿车和精致服务的用车需求。
而另一方面,Uber在资源配置上也与国内传统租公司不同,它不雇佣司机,也不拥有车辆。通过与正规租赁公司合作来为用户服务,Uber试图在用户、司机和车辆之间创造一个平台,实现用户叫车不愁,司机也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
三人行,本土运营还靠本土人才
进入上海,和王晓峰一起奋斗的还有另外两个团队成员,一个人负责运营,一个人负责市场,这两人就搞定了供和需,王晓峰开玩笑说剩下的那个城市总经理打打酱油就好了。其实不止是上海,Uber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从三人团队开始。
在敲定了团队人选之后,Uber就赋予他们决策的权力。比如在上海,价格如何制定、如何发展用户、使用怎样的车辆等等都在本地决定,无需事先征得总部的同意。这就保证了Uber在每一个城市能迅速的做出符合当地的业务决策。在中国,Uber启用了全球唯一的一个非英语的品牌名——优步,并 在Android手机客户端中嵌入了百度地图;而支付系统方面,国内用户可以使用支付宝用人民币支付 。
这些都是Uber为了满足国内用户需求而做出的一些努力。同时,王晓峰也坦承:目前Uber在中国还是有很多地方仍需提高。
未来,Uber在中国会怎么做?
Uber在中国的扩张, 稳比快更重要 。国外公司在国内的业务更像是一场长跑,需要更多的时间再来看结果。作为一个全球品牌,Uber需要在全球化和本地化中寻求平衡,不改变品牌本身的基因,比如 Uber在全球都坚持即时叫车而不采用预约的模式 。
Uber未来会着重考虑解决空置车辆资源与需求匹配的最佳方案,核心算法是否是核心竞争力,服务技术是否是优势等问题。同时会积累越来越多的有效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比如天气、节假日、交通运输甚至司机的驾驶水平,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服务。他也希望上海也能像其他Uber进入了两三年的城市一样,能做到用户按下手机上的按钮,五分钟内,车辆抵达用户指定地点,从而使得人们的市内交通出行简单而不失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