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透视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机器人 产业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发力点,未来5-10年会持续活跃在创新最前沿。机器人产业是当前 人工智能 、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浪潮的重要科技创新融合点,是先进制造、产业升级等重要产业应用的结合点。把握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大势,精准施策,特色化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区域竞争创新发展,产业蝶变升级的重大意义显而易见。

笔者总结梳理了当前机器人产业在产业政策、产业空间、 产品创新 、 技术迭代 、 市场竞争 五个维度的变化趋势,希望能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产业政策:机器人产业依旧是全球国家战略的焦点所在

通过政策和产业路线图规划设计谋求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或应用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典型经验和共性做法。如美国政府制定系列化举措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从《国家机器人计划》(2011年)到《2016美国机器人发展路线图——从互联网到机器人》(2016年)再到《国家机器人计划2.0》(2017年),以确保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日本政府则明确自身机器人产业的全球定位,发力“世界机器人创新基地”、“世界第一的机器人应用国家”、“迈向世界领先的机器人新时代”(《新机器人战略》,2015)。2019年2月,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在今年内制定包括安全对策在内的方针,以便在公共道路上进行无人快递机器人配送试验。欧盟于2014年启动了全球最大民用机器人项目,到2020年将投入28亿欧元。2016年,欧盟“2020地平线”项目公布在机器人领域将资助21个新项目,增强机器人技术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

产业空间: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仍处在加速上升发展期

得益于既有市场空间尚未饱和,细分领域空间开发提速,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增长具有较大潜力。据《中国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2018)》披露数字显示:2013-2018 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5.1%。工业机器人市场是其中最大的部分,占据总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工业机器人正迎来整个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从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数据可见一斑。根据德国VDMA机器人自动化协会消息,2018年德国机器人自动化销售额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所增加,达成约150亿欧元的史上最大规模销售额。据《日本经济新闻》披露,2018年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金额比2017年增长7%,首次突破1万亿日元大关,预计2019年同比将增长4%,达到1.05万亿日元(折合约90亿美元)。从未来的发展方向上看,2019年服务机器人预期增速(32.3%),特种机器人预期增速(12.0%),都要明显高于工业机器人(9.2%)。随着市场认知和成熟度的提高以及场景应用融合度的增加,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在未来3-5年应该会有更强的表现,机器人产业三足鼎立的格局不会太遥远。

产品创新: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更多集中在产品终端服务层面

全球机器人巨头企业更关注于产品的高附加值和消费级产品市场。单纯的智能机器人本体生产和供应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数字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深度发展浪潮之需。智能化的管理已经成为精益管理之后更高层面的管理需求,“大集成,远端管理”等理念正在成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融合下的工业新策略。如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一方面表现为云平台已经成为国际巨头发展的共识,ABB推出ABB Ability工业云平台,发那科设立FIELD平台。另一方面表现为智能化工厂发展态势明朗,智能化的工厂已经不再是少数优秀企业的特有权利,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点、线、面的改造升级浪潮正在新兴经济体国家快速兴起。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得益于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如在人机交互、机器学习、感知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机器类人化”能力正进一步加强,机器人正逐步走入生活之中。相应的产品的种类也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方向,以满足终端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特种机器人领域,安防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品种相继问世,智能网联车已经成为当前以及未来布局的重点争夺领域,国外以谷歌、英特尔为代表的全球科技龙头,国内以百度为代表的企业纷纷展开布局。同时,北京率先出台《北京市 智能网联汽车 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积极布局5G车联网,力争2020年在重点区域完成5G车联网建设。

技术迭代:人机共融有可能成为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重要方向

国际机器人技术创新得益于机器人领域的丰富度不断攀升,机器人创新的方向也更加复杂。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人机共融发展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发挥相当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人机共融表现为人机协作,目前国际巨头都已经推出相应的产品。如ABB集团的YuMi双臂协合机器人,发那科推出了CR系列协作机器人,库卡机器人公司推出LBRiiwa协作机器人。随着对合作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竞争点可能会更聚焦软件控制技术创新。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人机共融最明显的方向是提高交互的水平和质量,涉及语音语义识别、响应时间等。特别是当前发展较为迅速的 企业服务 机器人,如京东智能客服机器人,已初步具备人类情感的简单分析功能。在特种机器人领域,尽管技术的发散方向更加多元,但人机在特定应用场景的交互和协作却显得更加重要。最值得关注的是,波士顿动力公司创始人在去年年会中透露,其商业化中长期进程中涉及短期发展安防等特种机器人,预计未来波士顿动力机器人产品可能会成为特种机器人领域中一个新的强有力竞争对手,具有独特优势的“步态行走”有可能对现行部分产品的应用(如履带式产品和轮动产品)产生颠覆式的影响。

市场竞争:市场需求与行业异质性形成了特有的产业格局

从整体国际产业市场看,产业市场的可拓展空间更多的依赖于产业需求的增长。相比于欧美国家,中国作为世界机器人应用的最大市场,既展现出数量优势,又展现出速度优势。据IFR统计,2018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超过300亿美元,而中国独占1/3,连续多年保持全球之冠。并且根据IFR2019年3月份发布的报告,中国2017年制造业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台数平均数达到97,首次突破世界平均数,但与韩国(710)、新加坡(658)、德国(322)、美国(200)等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这反映出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从整个机器人产业上看,机器人三大领域中的竞争表现得各不相同。在工业机器人领域,90%以上的高端机器人市场基本上被行业巨头所垄断,技术壁垒相对比较高,并且巨头开始向更高价值的后端服务转型,新进企业所面临的技术和市场挑战比较大,存量的中小企业更专注于非标市场,通过低层级的系统集成来获得相应的收益,领域内存在着明显的价值梯度差距。在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产业的集聚度相对来说的比较低,细分领域的市场应用也没有完全打开,正处于产业发展期,更易于企业进入和快速发展。


谁在引领中国制造?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亿欧将在2019年6月的上海,于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期间举办制造新动能峰会,讨论中国制造创新的未来推动力。在这里,你会看到 国内外大型制造业企业的观点经验新技术与制造业间的对话沟通不同维度先进制造参与者的思维碰撞

亿欧新制造频道,希望成为连接工业制造领域和新技术赋能力量的一座桥梁。

峰会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08

透视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产业发展态势保姆机器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