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宝马,后有至尊宝:共享豪车声势浩大,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
2017年注定是共享经济腾飞的一年,自从 共享单车 风靡全国之后,共享充电宝、共享纸巾、共享雨伞、共享滑板、共享马扎纷纷涌现。近日,继 共享汽车 之后,共享豪车异军突起,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据新华网《19.9元开GTR?“共享豪车”来了!》报道,一家名为「至尊宝」的豪车共享平台与杭州嘉里中心现身,该豪车共享平台由圈内网红达人与汽车资深玩家共同发起,以「共享」概念为核心,宣称:“让更多的人能接触到豪车,能开上超跑,圆更多人儿时的超跑梦!”
投入的车辆包括:宾利慕尚、法拉利458、法拉利加州、兰博基尼小牛、玛莎拉蒂GT和保时捷等一众豪车。
创始人的自信和众多豪车的投入让不少人开始关注共享豪车市场,那么,共享豪车能否从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呢?声势浩大的共享豪车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呢?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投入成本高,购置维护所需不小
与一般的代步车不同,「至尊宝」的业务特色就在于「豪车」。
据汽车之家对新车的报价显示:玛莎拉蒂GT报价以246.8万起步、宾利慕尚报价以478万起步、法拉利458已经停售但指导价为443.88万。
而金融界也在《共享豪车现身杭州,不用贷款买车就能开豪车了》一文中证实,「至尊宝」旗下十几辆豪车的总价就已达到3亿元人民币。
上亿的投资可以使得共享单车之类的产品扩大某个地区市场,但对与购置成本以百万位、甚至千万为计量单位的豪车而言,宛如毛毛细雨。
另一方面,「买得起车,养不起车」是无数买车人、爱车人的自嘲,这一点在豪车保养和维护上尤为突出。普通汽车马马虎虎也能糊弄过去,但豪车所代表的身份、品质无疑杜绝了敷衍了事的可能。一旦作为共享产品进入市场,日后的维护费用必然呈指数提升。
二、消费市场定位颇杂,共享之名难副其实
若以寻常的共享经济而论,消费市场主要有个体用户组成。但共享豪车若只将目光投向单个消费者,无异于固步自封。
且不提动辄上万的押金,一般档位的豪车也需要300-600元/小时的租车费用,除去极个别情况发生,普通消费者显然不会将它当作出行选择。而中产阶级一般都拥有代步车,尽管规格上逊色于豪车,但车主与车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契合度已经非常高。放弃自家车而体验豪车的可能性并不高。对于富豪们而言,豪车早已成了座驾标配,完全不需要另寻他车。
而澎湃新闻在《共享豪车公司创始人:自己有8款车,想让更多人圆梦》的报道中也证实,「至尊宝」在车手培训、个性化赛事、婚庆用车、二手豪车交易、为整车厂做广告宣发等方面也有想法。
尽管套上「共享」的名号,但我们从「至尊宝」的消费市场定位中可以看出, 它并未将「共享」当做盈利的主要切入点,主营业务仍然放在传统的豪车经营市场上。
三、竞争者众多,突出重围难度大
尽管在现在看来共享豪车属于共享行业中单独的一个板块,但本质上它仍是共享汽车领域的细分。众所周知,在共享单车出现后,它与传统 自行车 租赁店的矛盾迅速激化,由此引发出各种车辆毁坏、盗取事件。而共享豪车的竞争对手显然要比共享单车要多得多。
从行业内部竞争来看, 现在共享豪车仅在单个城市出现、运营,但无论是共享宝马还是「至尊宝」,它们都明确地表示过布局全国的意向。 当资本累积到一定程度,亦或是商业布局扩张至同一地区,行业内部必然会发生激烈碰撞。
国内交通手段层出不穷,就中长距离出行而言,租车公司、的士公司、巴士公司、甚至是同为共享产品的共享汽车,全都是共享豪车的有力竞争者。它们不仅在价格上占据了优势地位,在服务、安全等方面也更为突出。就婚庆、赛事等其它业务而言,早有大大小小的公司参与其中,同样不是空白一片的黄金市场。
四、运营模式多弊端,新兴市场难见盈利
提起共享经济的运营模式,有两种选择最为常见。其一是依靠留存用户积累租金,借鸡生蛋;其二是利用APP平台外接广告,聚沙成塔。不论是哪一种运营方式,都是以积累用户群为主要目的,并未将「共享服务」作为主要盈利手段。
「至尊宝」在初期采用了常见的优惠战略,打出了「19.9元开战神GTR,29.9元开兰博基尼,39.9元开法拉利,49.9元开劳斯莱斯」的口号。单从优惠力度而言,对于消费者的确很有诱惑力,万余押金做担保就能如此廉价体验豪车,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用户都会乐于尝鲜。
可是, 共享豪车并不是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的简单翻版,即使采用零盈利或负盈利的活动引入了客用,但本身的负荷能力却是它致命的缺点。 相比共享单车最低程度的区域性覆盖,共享豪车却数量有限,十位级的车辆数显然不能满足受好奇心驱使的庞大用户群。
共享豪车显然意识到前期「烧钱战略」的风险,「至尊宝」就表示:「正式上线后,这些车的价格会在300到600元每小时。2000万的迈凯伦P1,开一个小时为15000元」。即使共享豪车在前期聚集起一批用户,也会在平台正式上线后极速流失。
总的来说, 共享豪车的本质与传统的豪车租赁服务并无区别,但它成本高、见效慢、风险大。 即便冠以「共享」之名,也难以从原本就趋于饱和的市场中突出重围。当然,玩弄概念的把戏同样是现今诸多共享企业的通病,尽管曝光率得到有效提高,但若不认真对待这个全新的领域的话,必然会被淹没于自身掀起的「共享」浪潮之中。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小谦;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