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出行风口正盛,电动车是同盟者还是分羹者?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共享出行风口正盛,电动车是同盟者还是分羹者?

当以摩拜和ofo为首的共享自行车在2016年风靡大街小巷时, 共享电动车 也在风口正盛时期出现了。

与共享自行车的同类化现象一样,市面上的共享电动车大同小异,多是在共享自行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相比较于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的优势在于使用更加便捷省力,应用场景可从1公里延伸到10公里,为 共享出行 增添了一种新的选择方式。也许察觉到资本方关注的方向,市面上相继出现了一批共享电动车的 创业 者。

以下是亿欧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的目前入局的共享电动车企业,若有不全,欢迎补充。

共享出行风口正盛,电动车是同盟者还是分羹者?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

1)市面上共享电动车企业仍然处于早期

融资 高达7轮,单次融资多则上亿美元的共享自行车而言,共享电动车的体量则小之又小,融资规模多处于天使轮,且融资金融千百万元不等,发展极为初期,均处于赛道的起点。

2)多以南方为主,江苏无锡居多

最重要是因为江苏无锡是电动车之乡,“无锡售卖电动车零配件的厂商太多了,多到可以直接买到所有零配件,然后自己组装起来的。我同事就有这样做的。”租八戒合伙人刘易认为无锡电动车的厂商资源为共享模式的落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萌小明创始人李太真曾接受采访时承认无锡有直接切入共享电动车的天然优势,他认为依靠地理优势可以获取优质资源,避免与竞争激烈的共享自行车混战。

除此之外,共享电动车还有以下共同之处:

3)各方都有相对而言的优势

每家企业在共享电动车方面都有先天的优势,无论是研发设计、供应链等方面都不缺资源,均有背景方大力扶持,助其落地。如小鹿单车背后是中国自行车品牌索罗门集团,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方面都由其提供支持,租八戒则由拥有电动车控制器的东大蓝鸟作为依托。

4)投放多以校园等封闭式场景为主

萌小明租车、租八戒、猎吧租车等都是以校园场景为主。刘易表示校园场景相对封闭,利于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李太真直言看中了校园这个十亿级的市场,萌小明初步预算,学生群体规模大约在5000万左右,以学生人数1%-5%比例进行电车投放,以每人每天1次的频次计算,校园市场规模可达50亿。

5)模式大同小异

目前市场上的共享电动单车大都是实名认证、支付押金、无桩停放、智能车锁、GPS定位、分时租赁,企业会为每辆电动车配置一组智能锂电池,电池的用电量在后台可以实时监测,运营人员将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充电和更换。

在模式雷同的情况下,小鹿单车联合创始人陈振烨和刘易一致表示“唯快不破”,如今电动车的市场投放速度一定要快,只有快才能够迅速占领市场。

依照共享自行车的模式和套路,共享电动车按理说也可以范水模山地走下去,但两者虽说都是出行工具,本质上依旧不同,面临的诸多难点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就共享电动车而言,目前都存在哪些问题呢?

1、安全隐患、政府不明晰的态度、国家标准的审核

国家新标规定,电动车必须遵守40公斤以下、时速低于20公里的标准,否则属于不合格电动车,超出标准就成了电动摩托车,只有过了上牌照、考驾照、买保险等几道大关后,才能合法上路。这无形中加大了电动车的设计和制造压力,这也是祥峰投资总监赵楠认为共享电动单车存在风险的原因之一,“政府考虑安全因素,对电动车的行驶一直持负面态度。”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符合电动自行车标准的可能不超过20%,若政府对其进行整肃监管,电动车则将面临很大的政策风险。刘易也表示电动车生产必须要考虑国家标准,可所选款式就那么几种,所以共享电动车只能在其基础上尽力做到既符合国标,又美观好用。

2、前后期成本较大,充电是统一的难题

由于共享电动车甩掉了固定充电桩,方便了顾客,但无形中加大了后期的运维压力和人力成本,另外电动车的整车成本一般在2000元以上,前后期的成本压力对共享电动车形成了一个资金壁垒。作为资本方,赵楠表示暂时不会切入这块:“电动车的维护成本高,电池也容易被盗,充电场景也不便利。”

优拜单车CEO余熠认为,共享电动车目前发展存在瓶颈,“充电问题没有办法很好地解决,整个充电效率提不上去。如果人工换电池的方式,整个产业模式和经济效率是有限的,没办法形成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

关于后期运维,尤其是充电问题,是大家面临的统一难点,除了人力维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市场上共享电动车所采取的方式都是后台监测与人力维护相结合,尚未出现更高效的运维方式。

3、共享电动车尚处于初期,各方面发展尚不完善

电动车的发展在中国有10年之久,可共享电动车的概念还很早期,关于共享除了以摩拜为首的共享单车外,没有别处可以借鉴的模式,各家产品还未成熟,仍然处于初期试运营阶段,产品等诸多细节没有完善,用户体验不如预期,且场景以校园为主,市场规模和体量限制性较大。

4、共享出行竞争激烈,与滴滴、摩拜等或存在市场交叉

对标出行工具自行车、电动车、汽车,三者均有创业者以共享的模式进行占据市场,在模式相通的基础上,陈振烨认为必然会存在交叉性的市场竞争,他直言做共享电动车就是从别人嘴里抢饭吃。

另外,在赵楠看来,摩拜等共享自行车也是电动单车的潜在对手,“如果未来维护率可控,摩拜也可以做共享电动车,在智能锁的基础上加一块电池就能升级切入电动单车市场,电动车的准入门槛并不高。”

Hellobike联合创始人李开逐则认为,除了政策和城市道路等方面的风险,共享电动车其实可以与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互补,作为一种长距离出行的拓展和延伸。

与李开逐的观点相似,共享汽车ponycar联合创始人林钟杰告诉亿欧,电动车、自行车、汽车可以共享的方式形成互补,“电动车解决5公里以内的出行,在不同的距离上面,有不同的市场。设想一下,假如未来去一个较远的地方,可以选择用共享电动车或是自行车到共享汽车的取放点,然后驾驶汽车行驶至目的地。”

橙黄大战并没有在短期内结束,反而涌现了各类单车抢占市场,电动车身影的出现令战况更加激烈,至于电动车是解决出行的同盟者还是抢占市场的有力劲敌,仍然存在不同的声音。不过具体还需要看其发展态势和是否能提出更优质的痛点解决方案。

市场是有限的,人口红利结束之后,面临的就是实力、产品等硬碰硬的竞争了。当然,未来三者或许可以深耕各自需求的人群,培养他们的用户习惯,培育好市场,将来三方鼎足而立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不过市场变化过于复杂,未来战况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随意打赏

电动车出行共享电动车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