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走向“三化”:平台化、场景化、综合化
金融科技 与 普惠金融 深度融合,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正处于创新期。虚拟化、网络化、数字化、移动端、分布式的金融科技不断扩展着传统金融服务的产品体系、时空场景和覆盖人群。
目前,普惠金融已经演变成一个复杂的金融生态体系,不仅包括了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也包括了金融消费者、金融服务提供者等不同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提供基本金融服务的机构,也包括为这些机构提供各种服务,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效率的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
9月14日,在第二届新金融·普惠金融峰会上,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中国互金融协会战略研究部肖翔、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陈欢等人一同描绘了普惠金融的当下和未来。亿欧精选了各位嘉宾的观点,以飨读者。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
1、科技赋能金融是有效的,通过科学技术能够开发出传统 持牌金融机构 没有顾及的长尾市场,但是科技赋能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2、科技对传统金融机构的赋能是有限的。
首先, 目前的科技金融公司即便是和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基本上都是一对一单项的合作, 只是具有单项业务,而不是就一个金融机构的整体业务把它所有的业务流程全部打开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其次,包括征信体系、信用评级体系的不完善等大环境也是不配合的;
再次, 持牌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是发包式的,这种合作本身的内在联系纽带是不稳定的;
最后,作为支撑金融科技的基础的线上的交易活动并没有覆盖全部的交易活动。
3、 数字普惠金融正在走向平台化、场景化、综合化。
4、 数字普惠金融也在延伸到服务链,从支付到贷款,到征信,到信用资产连用,这个价值链条正在延长。
5、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基础上的综合化 。未来要把价值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打开,各种相关的市场机构、市场主体,包括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和非科技公司,寻找每一个环节上自己最擅长的,在最能够实现专业化的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
6、 未来的数字普惠金融是在开放环境下实现产业集群 ,利用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将单个难以生存的产业,(融资担保、小贷、P2P)与难以发展的业务(信用保证保险、中小微企业贷款),金融产业和非金融产业整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这种模式成功的要素在于联盟主导者的协调能力,而当规模大到超出能力的时候,就到了失败的关口。
7、 中国P2P行业未来有三条出路:一是 持牌经营 ,这也包括现在的登记备案制度; 二是转为综合的服务平台, 主要提供信息服务,进行资源整合; 三是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不再做金融,做一些配套的服务比如贷款之后的风险管理、客户管理等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战略研究部负责人肖翔
1、尽管中国乃至全球的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传统普惠金融模式和技术条件下, 普惠金融面临的成本高、效率低、服务不均衡、商业不可持续等全球共性难题依然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2、 数字普惠有助于提升服务的可获得性。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进行操作,不受时间、地点、气候等客观因素影响,使金融“血液”持续流向更深、更广的经济“末梢神经”。
3、数字普惠有助于提升成本的可负担性。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运用,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交易效率,降低金融服务边际成本,使得小微企业、农民等服务对象能够获取价格合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4、 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供需的可匹配性。通过大数据、 人工智能 等数字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普惠金融供需两端的精准化和个性化匹配,使产品与客群、风险与收益、风险与能力更加匹配。
5、 技术应用可能带来普惠金融机构“使命漂移”的风险包括数字鸿沟的挑战、算法歧视的挑战、平台锁定的挑战 (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激发机构内生供给动力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对普惠金融对象的锁定效应,提高服务转移成本, 阻碍其获取更合适的普惠金融服务,甚至可能出现平台型服务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 )。
6、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不能仅依靠技术单兵突进,或者把技术过度地神化、泛化,而应该研究推动包括政策、制度、技术等在内的一揽子系统性的数字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比如:
建立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行为监管、审慎监管和市场准入体系;积极发展监管科技,改进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流程和能力;
加大政府和市场多元化投入,进一步完善支付清算、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
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提高金融消费者维权渠道的可获得性;
增强算法模型等新型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增强技术应用和普惠金融服务透明度;
坚持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公平准入、公平竞争和公平规制。
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
1、“开放银行”不仅仅是底层技术的开放,还要在底层数字的建设,数字资产的建设以及信用资产里面进行不停的开放。
2、今天的普惠金融要通过链接的方式来展开,一方面链接到在线场景和用户中,一方面链接到中国千千万万的金融企业。
3、今天的金融业在逐渐进入开放银行、开放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这才是在真正意义上通过数据化来打通底层所有要素的方式,只有相互打通才能实现从普到真正的惠,今天中国的惠还没有完成。
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陈欢
1、当我们在说数字普惠金融的时候,我们希望给客户提供最便捷的服务,但是可能会牺牲消费者的隐私保护,如何平衡两者的利益,是从业机构和监管部门需要考虑的方向。
2、普惠金融需要由普到惠,“惠”的含义是相对的,对机构来说,是希望能给客户更好的价格,让客户更好更有尊严的去享受价格,价格和风险是相对应的。 机构可以做到的是更广泛的资金渠道去降低资金成本,还需要依赖更多的外部环境,比如让更多的机构去做一些资产的证券化。 还需要健全征信与法制体系,可以更好降低风险成本。
百乘金科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邹洋
1、普惠金融可以从“普”和“惠”两个维度来理解,“普”是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广,让所有的群体都能平等的享受金融服务;“惠”是指金融成本可负担,以适当的成本和商业方式提供金融服务。
2、普惠金融的“惠”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价格无法降下来,不单因为风控相对较复杂,比较难,风控抓手比较少,更多是因为在国内目前的金融形势下它的不可获得性、稀缺性使得它的资金价格、服务价格超出了正常服务资产定价范围之内。
3、效率低、成本高、风控难是传统普惠金融的难以逾越的痛点。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CFT50首席经济学家杨涛
1、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呈现许多特征:
一是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普惠金融不仅包括信贷,还应包括储蓄、投资理财、保险、支付、汇兑、租赁养老金等安排全功能、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二是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
三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迅速,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四是普惠金融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可持续得到极大改善。
2、实现金融科技+普惠金融路径有三个路径:
一是“水涨船高”,利用金融科技时代普遍改善现有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质量”。
二是“精准治疗”,即针对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构建政府+市场+新技术的多元服务模式。
三个是“优化保障”,回顾下数字普惠金融基本的原则,法律、制度、监管等基础性层面的东西,都是一个优化保障的概念。
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
1、金融科技是金融与科技的结合改变金融体系基本要素的搭配和组合从而提供新的金融功能的过程,在保证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情况下使金融服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个概念最后落脚点就是更好地服务社会。
2、 实现普惠金融有三大路径:一是科技创新; 二是行为监管, 通过发布行为准则和产品准则,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行为和金融产品进行规范和干预,工作中往往需要调查取证、法律剖析、纠纷数据库分析等。实现行为监管最重要的是消费者的金融教育; 三是提高法治意识,披露与投资者相关的信息。
积木拼图集团CEO董骏
1、普惠金融应该有这样一些要素:首先,普惠金融应该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其次,普惠金融应该被大多数的小客户所能接受;再则,普惠金融不应该是涸泽而渔的高利贷,而应该让客户可以能够更好的生意或生活,而不是被掠夺了财富和发展的机会。
2、因为诸多原因,这些年很多金融创新都把速度、数量、产能放在更高的优先权上,而忽略的节奏、流动性、风险承担能力等金融领域必须要更加关注的问题。
3、当前一线消费金融生态企业大多在千万级别的用户、一线小微金融或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至多服务十万级别的个体工商户或农户,都不及市场容量的冰山一角。刨除那些产品定位不合适的、风控能力不行的、耐心不足的入场者以外,普惠金融还不算真正开始。
4、创业者做普惠金融要算好三笔账:
第一笔账,产品周期账。一个产品从始至终产生的累计收入刨除资金、风险、获客、运营成本是否有正的边际效益。
第二笔账,行业周期账。竞争情况、资本热度、监管要求的发展都有可能增加相关的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有足够储备维持管理业务的能力。
第三笔账,经济周期账。市场流动性、利率水平、风险水平都是应该要考虑到的压力测试,这样才能估计自身资源下抗波动的能力和存活的几率。
亿欧智库在朗迪金融科技峰会发布了《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业研究报告》,阐述了银行发展金融科技的必要性及布局策略,重点分析了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八大场景的现状、市场规模及应用案例,展望了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的趋势。报告下载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97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