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之战:第三方支付方式革新与推进
支付是人们之间进行价值交换的重要环节,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支付方式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
远古时代,面对面的物物交换是当时人们进行支付的主要手段;到了商周时期,人们把贝类作为进行支付的主要货币工具,支付方式由原来的具体商品演变为了简单货币;发展到秦汉时期,中国社会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货币-圆形方孔铜钱,货币成为了统治整个经济活动的支付工具。无论是后来宋元时期出现的纸币,还是明清时期出现的银元,再或者是今天出现的票据支付,虽然支付依赖的货币形式不同,但是都具有真实性和可视性的特征。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时代,在互联网、 云计算 和 大数据 飞速发展的今天,支付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出门不用再装着厚厚的钱包,不用东奔西走的寻找ATM,足不出户就可以买遍全世界…… 经济生活中支付方式的虚拟化、快捷化,使得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正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 ,人们的消费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便利,同时支付技术也对现代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无论是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还是最近风风火火的共享经济,都有支付革新带来的福音。
一、各大支付厂商的角逐
目前主要的支付方式有三种: 银行卡支付、互联网支付、第三方移动支付。
银行卡支付主要依靠传统POS机刷卡的形式进行支付;互联网支付主要是依靠电脑终端进行网上支付的;第三方移动支付主要依赖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网络设备进行移动支付。
根据比达咨询数据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交易规模达到了19.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2.2%;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38.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6.4%。由此可见第三方支付交易数额巨大,是目前最便捷,发展最快的支付方式,也是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传统金融机构竞争的主战场。
从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规模和格局来看,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是支撑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中流砥柱。 2016年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占据52.3%,紧随其后的是财付通,占据市场份额的33.7%,两大巨头占据市场总份额的86%,几乎占据了整个第三方支付交易市场。
对于阿里和腾讯两家互联网企业在第三方支付业务上的强势表现,作为传统金融支付清算机构的中国 银联 也不甘被排挤。2017年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开始了中国银联的移动支付反攻计划。目前首批支持银联云闪付二维码的商业银行已经超过了40余家,其中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全国性商业银行,还有60余家银行正在加紧产品的内部测试,近期将会实现开通。
除此之外,京东下辖的京东金融也作为银联的战略合作伙伴,首批加入了银联 二维码支付 体系。银联二维码支付产品的推广,实现了不同银行APP都可以用统一的二维码付款,方便了消费者支付,也迎合了聚合支付时代的到来。不仅如此,在支付宝和财付通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培养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前提下,中国银联携手苹果、三星等手机厂商推出的Apple Pay、Samsung Pay、Huwei Pay等云闪付二维码支付产品,避免了前期培养消费者支付习惯的投资。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 显示“云闪付卡”累计发行量已经超过2200万张,国内支持“云闪付”:的终端数量超过800万台,2016年实现累计交易1.9亿笔,交易额217亿元。
综上来看,虽然中国银联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对于2016年第三方支付机构970.51亿笔的业务量和51.01万亿元的业务规模,中国银联取得的成就只是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冰山一角。未来中国银联想要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取得更大的战果,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还需要不断的加大支付技术的创新和资金的支持,拓展线上线下市场,扩大粘性客户规模。
二、支付科技的创新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参与主体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好局势,各大金融机构平台、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都纷纷参与到支付创新的洪流中,出现了二维码支付、 NFC 近场支付、生物识别支付、光子支付、声波支付5大新型支付技术,支付和科技的创新是支付行业进步的一大表现,但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目前的各种支付技术并不是无懈可击。
二维码支付是当前主流的支付结算方式,扫码一度成为引领消费时尚的结算方式,也成就了微信和支付宝这两大商业巨头。二维码支付凭借其便捷性和较高的支付场景适应性,成为目前主宰商场的支付霸主。过去两年,无论是市场巨头支付宝和微信,还是想分一杯羹的中国银联、易宝支付等,都在二维码支付市场进行了烧钱式的补贴推广。
2016年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标志着二维码支付业务在金融监管层面已完全开放。当前,培养消费者支付习惯的前期投资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二维码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平台和线下零售业务厂商的标准配备。而且二维码扫描支付是目前一般智能手机都能实现的技术,符合当前手机硬件设备发展的一般潮流。
美中不足的是目前各个平台和经营主体都是“各自为政”,客户消费需要下载相应APP或寻找对应APP的二维码,给客户和厂商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支付二维码不同带来的支付碎片化问题是目前影响二维码支付推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在资金清算体系不断完善的前提下,聚合支付或是解决目前二维码支付问题的有效途径。
NFC近场支付是中国银联携手苹果、三星等手机厂商进军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所依赖的支付技术。 NFC支付是通过闭环式NFC射频实现与POS收款机的链接识别和信息传输,由于支付的全程不需要移动网络、银行卡号和支付密码,NFC支付也被认为是目前最为安全的支付方式,NFC支付方式可以说是手机软件功能和硬件设备的一次完美整合。
2015年后,主要手机厂商推出的新款智能手机都已经把NFC作为标配,因此NFC支付技术的推广要依赖于手机厂商新款智能手机的推广速度,在加上目前NFC技术的成本比较高,最终可能会导致NFC支付技术的推广不尽人意。2016年9月,继苹果和三星在中国推出Apple Pay、Samsung Pay后,国产手机厂商华为、小米也分别推出了Huwei Pay和MI Pay。
生物识别技术目前主要包括:人脸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此外,还有掌纹识别技术、声音识别技术等。
生物识别技术相对于其他支付技术由两大技术优势:
一、生物识别技术支付快捷、效率高, 例如指纹支付只需将自己的手指放在HOME键上就可以轻松支付;
二、安全性比较高,每个人的指纹、脸、虹膜等生物器官都是独一无二的,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安全性。 而且随着新型智能手机技术的推广,指纹支付目前基本已经不存在推广的技术障碍。主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已经推出指纹识别的功能,生物识别技术或成为最有可能替代二维码支付霸主地位的支付技术。
光子支付技术相对于其他支付技术更为先进,同时对支付双方的硬件设备要求也高,因此整体上市场的普及率较低。
光子支付技术主要通过智能手机上的闪光灯照射POS机上的光感应器来实现交易,虽然手机闪光灯已经相当普及,但是推广有光感应器的POS机成本较高,短时间内并不可能在支付市场上广泛流行。就整个市场前景来看,目前只有2015年1月平安银行和2016年5月美国的Omny Pay公司推出了光子支付,其他支付平台和机构并没有表现出较高的推广积极性。
声波支付技术也是一种安全性较高,技术要求高的支付技术。声波支付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发射声波来进行支付交易,由于支付时会发出“咻咻咻”的声响,因此声波支付也被很多用户亲切的成为“咻咻咻”。只是该项技术对声波接受器的要求较高,并没有推广开来,目前主要在自助售货机上比较常见。
三、支付背后的蛋糕
如此之多的厂商和机构纷纷进支付技术的革新和推广,那么到底是什么吸引他们要抢占支付市场中的一席之地呢?
(一)支付可以产生现金流
巨额的现金流是一个企业生存能力的重要保障,抢占了支付市场就等于拥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消费者的每一笔消费都是花自己的钱,而商家的每一笔进账短时间内都装进了支付平台的腰包。中国又是一个巨大的消费支付市场,这就使得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拥有巨额的现金流,这无疑对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扩大企业业务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支付可以产生沉淀资金
沉淀资金是客户滞留在支付平台的现金流。
产生沉淀资金的渠道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客户闲置在平台中的资金,例如客户的支付宝余额、微信余额等等;
第二种是客户进行消费时由于支付时滞而产生的闲置资金,比如淘宝购物过程中,买家已付款,但是并未即时支付给卖家。沉淀资金的产生,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无息使用客户资金。当前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相关的政策措施在不断出台。
2017年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第三方支付平台产生的客户备付金由中央银行监管,统一指定账户进行集中存管;2017年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发布《关于将非银行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络平台处理的通知》,该文件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要全部通过网联平台进行处理,统一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支付清算体系,有效的加强了对第三方平台资金结算的监管……
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的加强,未来沉淀资金的管理也将越来越透明化、规范化,支付机构从中牟利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小。
(三)支付技术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
抢占支付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这只是短期的资金周转或盈利效应。开发专业支付平台的真正意义在于了解客户的消费信息和习惯。
在大数据时代,没有什么资源能比信息更具有战略意义。客户的每一笔消费都可以通过支付技术和大数据结合起来,对客户以往的消费行为进行掌握和分析,以达到了解客户消费习惯,预测客户未来消费行为的目的,准确的为商家提供客户信息,使得商家可以准确、高效的制定销售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销售业务。当然,这个过程不仅仅使商家收益,也满足了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四、支付巨头的市场布局
随着支付技术的革新和推进,各大巨头对线上支付市场布局已经基本完成,线下支付市场将会成为未来几年主要的争夺焦点。
据相关资料,2016年已经有13万家线下店铺把支付宝作为主要收银方式,90万家的出租车和专车可以使用支付宝进行付款。未来支付宝会加强在线下超市、餐饮和大型商场的场景布局,除了和已有线下厂商进行合作以外,支付宝也积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创建自己的线下厂商。
盒马鲜生 就是阿里对线下零售超市一种新型零售业态的尝试,盒马集餐饮、超市和菜市场于一体,其最大的优势就是配送快捷,3公里以内30分钟即可送货上门。由于盒马鲜生只支持支付宝付款付款,在培养高粘度支付宝客户的同时,隐藏其后的是阿里挖掘消费者消费行为大数据的野心。
而腾讯作为一家以开发通用性社交工具为主要业务的互联网企业,拥有庞大的个人用户,从QQ的8亿多用户到现在微信的10亿用户,从主打游戏业务到推出 微信支付 ,一个以支付为副业的腾讯现在也一度使阿里感到头疼。
未来两大支付巨头和其他支付企业可能会在公共交通出行这种高粘度、高频度、低额度的支付场景展开积累的争夺。截至目前,支付宝已经在交通出行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市场布局,除了和滴滴快车、神州专车等打车平台达成了合作关系,在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的地铁中也可进行支付宝支付,并且实现了对杭州、武汉公交车的全覆盖。
2017年9月,马化腾也在合肥亲自体验了微信支付坐公交,并在山东、河南的大小城市积极展开布局。甚至连中国银联也不甘落后,激流勇进,已经布局了近十个城市的公共交通。
五、未来支付技术的发展趋势
金融科技 在不断的进步,支付技术的发展未来到底会何去何从,笔者认为未来支付技术会呈现出两种发展方向:
第一种是对目前的支付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和升级,使支付更加快捷、高效、安全;
第二种是对目前支付技术进行概念性革新,使近距离支付实现脱媒化。
就第一种支付创新道路而言, 随着最新支付技术出现和新款智能手机的推广,主流的二维码扫码支付技术会逐渐被社会淘汰。 扫码支付技术从支付到完成至少需要3-5秒的支付时间,而且受到移动网络的限制。而刚刚起步的近场支付技术NFC只需把手机对着POS机即可完成支付,不但花费时间更短,而且是在无移动网络的条件下即可完成。
虽然3-5秒看起来已经是相当大的突破,但是在未来支付巨头角逐的公交支付市场,扫码支付的技术远远比不上刷公交卡方便,因此基于近场支付的支付技术还会进一步的革新,这也是 NFC技术打开支付市场的契机。
第二种支付技术创新方向是对目前手机支付技术的革命。当前不管是哪一种支付技术的推广都要受智能手机技术的进步和推广的限制,智能手机代替钱包是纸币向数字货币的转变,而支付只是换了另外一种依赖途径。未来支付技术应该谋求一条脱离智能手机和APP,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生物识别支付技术的发展为新的支付技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每个人的脸、指纹、虹膜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钱包和信用账户,通过对这些生物器官的扫描就可以实现消费支付和透支,减少了对手机、网络、POS机的依赖,整个支付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将大大提高。
总之,未来支付市场发展的趋势总体上是要实现对目前线上线下支付市场的支付技术改造,增强各种支付方式对各种应用场景的适应性,同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支付方式的革命,不断实现支付技术发展的独立性,支付流程的简洁性和支付方式的安全性。
6月15日,亿欧在上海举办「2018全球AI领袖峰会——智能+新金融峰会」,关注人工智能AI技术、区块链分布式技术在金融业务领域的创新与实践,推进智能金融不断演进。
开启全面赋能的「智能金融」时代,购票及嘉宾等详情请点击: 智能+新金融峰会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