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OMO模式往何处去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后疫情时代,OMO模式往何处去

突然袭来的疫情加速了 OMO 模式在教育行业的落地。

疫情期间,教培机构面临生死抉择。“停课不停学”的官方号召成为“救命稻草”,教育公司用脚投票,选择拥抱OMO。先是精锐宣布All in OMO平台化战略,精锐CEO张熙甚至认为“OMO模式是教育行业的终极解决方案”;后面新东方、好未来、爱学习、立思辰等公司相继发力,给出自己的OMO落地方案,谋求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

线下培训机构仓促将业务转移至线上,在线教育如火如荼展开。然而火热的背后,却因为“教学设备落后、老师对设备不熟练、教学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引起诸多质疑。

新东方在线前COO潘昕发文表示“当下教培行业的OMO模式是扯淡”,一时盛行的OMO模式,是对资本讲的新故事吗?其底色究竟如何?后疫情时代,OMO模式又该往何处去?

落地加速

“线上!马上!立马转线上!”

线下培训被疫情阻断,线上成为教育新战场,在线教育迎来流量洪峰,猿辅导、作业帮、新东方、好未来争先推出在线免费课。

然而流量红利从天而降,却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接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透露,在疫情之前,新东方在线教学平台最大承载量为5万人,疫情来临后,承载量需要达到30万以上才能满足用户需求。

对巨头新东方来说尚是巨大的考验,更遑论其他中小机构。大多传统线下培训机构并没有线上教学的资源储备,仓促上线在线课程,带来的线上教学体验很一般,老师和学生的情感维系也在迅速下降。华南某培训机构老师李静对此苦不堪言,“服务器经常宕机,太影响上课进程了!和学生沟通也不顺畅,延迟效应非常明显!”

学生留存压力与日俱增,强调线上线下融合的OMO成为培训机构眼中的灵丹妙药。如果说大多数从业者在疫情之前对OMO只是有所耳闻,疫情爆发后,却是愿意真金白银参与其中。爱学习《OMO专项调研报告》显示,2月底只有53%的机构表态会在疫情后调整为OMO模式,但是到了4月,这个比例迅速上升到了72%。60%的机构表示,如果有合适的OMO产品,希望在今年暑期就实践应用,以打赢暑假营收的翻身仗。

疫情按下OMO落地的快捷键,原因似乎不难理解。疫情期间,线下机构教学主场景转型到了线上,从短期看,既能保证机构维持常规的线下运营优势,又能发挥便捷的在线教学服务价值;长远看还能助力快速拓展本地市场覆盖边界,提高机构的远程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实现机构加速规模化发展。

机构视OMO为救命良药,潘欣却斥之为“扯淡”。潘欣总结了疫情时期教培行业OMO的两种模式:一是面授机构把线上课程或测试混在面授课里,目的是为提高毛利率,一是在线教育机构打着互联网旗号“赋能”小面授机构,其实是卖加盟。在潘欣看来,当前大多教培机构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用OMO的新瓶套旧酒,疫情过后继续鼓吹OMO的机构将不剩几家。

往何处去

疫情防控有力展开,线下培训正在恢复。据多知网统计,当前甘肃、上海、江苏等20多个省市的2600多家教培机构已实现复课,线下培训迎来全面复课的曙光。疫情时期大行其道的OMO,后疫情时代又该如何走向何方? 果真会“不剩几家”吗?

爱学习教育集团创始人须佶成认为,OMO将会成为教育行业的主流。须佶成称,OMO模式意味着供给侧的重大改变。未来纯线下教育机构的生存空间、规模会不断缩小。纯线上教育会几家独大,并瓜分整个市场份额。但以电商20%的渗透率来看,纯在线教育的渗透率想扩大到20%,过程比电商更困难。

因此未来的教育机构可能只存在两种。一种是线上大的巨头,另一种则是OMO模式的机构。虽然有一个纯线下教育机构的概念,但体量、生存空间很小。在这个前提下,未来五到十年,除非公立校变了,脱离了线下教育,人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否则很难再发展出其他模式。

俞敏洪同样看好OMO的未来发展,疫情结束以后OMO会变成很多以地面为主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常用教学模式。在俞敏洪看来,OMO将会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教学场景在线下的教室,通过在线布置和批改课程作业的方式来实现OMO;未来的OMO2.0则是将地面课程的一部分搬到线上,把在线授课、地面授课以及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等环节全部连接到一起,实现线上线下无障碍打通。

和线上相比,线下将是OMO应用的主场景似乎成为行业共识。须佶成即认为“在线下高质量服务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辅导、运营管理等在线化升级,才能发挥出OMO的真正优势”。好未来未来魔法校校长黄琰认为线上代替不了线下,因为信息传递有损、亲密度有损,在线下面对面时的传递更顺畅、更有能量。更重要的是,地域差异大,统一的教学版本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未来魔法校总经理陈体銮也提到学习是反人性的过程,所以会以线下为主。

真需求or新故事

“扯淡”也好,“标配”也罢,OMO成为教育行业新风口,却是不争的事实。俞敏洪即认为,集约化的线下 教育模式 跟OMO相结合,是未来教育领域投资机会里的重要方向。

对于沉浸教培行业多年的人来说,仿佛闻到一丝熟悉的气息。2014年,席卷本地生活化服务的O2O模式突击教育行业,教育行业旋即掀起O2O热潮,“跟谁学、轻轻家教、疯狂老师”等公司都曾站上风口。然而资本泡沫很快破裂,O2O教育公司落寞离场,或卖身、或破产、或转型,来去如风,不留痕迹。

O2O本质是“去中介化”,然而和餐饮、打车等高频低价的本地化生活服务不同的是,教育付费是一个重决策过程,家长为教育支付的费用往往数额较大,因此会慎重很多。此外,O2O依赖烧钱补贴带来的用户粘性很差,对于一直困扰教育行业的师资问题也没有拿出解决方案。行业人士多认为O2O“停留在连接人和信息层面,没有产生新的价值”。

O2O模式退潮,OMO迎浪而上。2017年,李开复提出OMO概念时更多是针对新消费行业,但OMO很快被历经O2O疯狂的教育圈所接纳。2019年,OMO在教育领域声浪渐强,爱学习、精锐、朴新先后宣布OMO转型策略。2020年疫情期间,OMO 大行其道。

OMO和O2O究竟有何不同?

须佶成向亿欧表示,“O2O是单向的从线上到线下,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MO强调线上和线下深度融合,通过线上线下高频互动,能够实现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为孩子提供全场景、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总结而言,OMO相比O2O更强调融合与效果。

线上和线下深度融合,成为OMO切入教育行业的武器。然而线上教育所依托的互联网,代表的是快速的信息传递、资源交换;线下教育却强调“慢”,教育服务的周期、效果评估周期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线上和线下的快慢之间,OMO融合的是什么?又应该怎么融合?

瑞思教育董事长王励弘指出,OMO的深度融合实质是数据的打通。“大数据能够实时把现实世界的场景和行为数据化,从而做到进一步利用、挖掘。线上的数字化跟线下数字化融合了以后,线上、线下就可以用同一个逻辑进行优化操作,帮助更多人精准地掌握线上线下的获客效率、转化效率等等。”教育行业的在线化、智能化趋势促进了数据打通,打破了空间界限,线上和线下资源配置也得以优化。

围绕教育来说,OMO模式并不仅仅是机构线上线下的打通,还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他在线上线下的学习场景,打通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课中和课后作业等所有的行为痕迹数据,将其保留存储并一以贯之,能够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下满足高质量的需求。

立思辰豆神大语文副总裁金鑫则对亿欧表示,“OMO模式本质上是基于通信技术和产品形态而生的,落到教培行业,通俗理解就是优势互补,也可说是技术和产品的咬合。新的技术带来新的应用场景,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产品优势,结合原有的产品迭代和服务升级,从而创造出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大规模的产品赋能,这就是OMO模式的具体体现。”

OMO将在招生、师资培训,备课授课、教学服务等各个环节渗透。但在哪个环节更容易打通,行业人士看法不一。蓝象资本副总裁邱彦峰对亿欧表示,OMO将更多围绕招生来做,如果没有招生给机构的好处,很难推动机构进一步调整和配合。须佶成则强调“效果落实”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孩子的成长,对于机构而言,要从教育的本质出发。

王励弘也强调要回到教育的本质,“OMO的目的不是为了应急,而是融合线上线下的优势,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未来要把OMO的用户体验做上来,并非只是原有线下业务和线上业务的叠加。即便是直播或录播教学,教学管理、学员管理等也非常重要,否则用户体验上不来,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最后真正的发展机会一定属于具备优质课程的机构。”

从O2O到OMO,教育行业的资本故事从未停歇。疫情加速了OMO的落地速度,但OMO转型是一个精细化的过程,线上和线下打通需要相配套的工具平台、教研体系、教学内容、优质师资,而这些要配备齐全,需要金钱、时间、人力的大量投入。无论是O2O,还是OMO,最终都要落脚,回归教育的本质。

感谢以下人士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特别致谢(排名不分先后):

爱学习教育创始人须佶成、瑞思教育董事长王励弘、立思辰豆神大语文副总裁金鑫,蓝象资本副总裁邱彦峰,培训老师李静(化名)

参考资料:

《OMO专项调研报告》,爱学习

《为什么说当下教培行业的OMO是扯淡》,潘欣

本文来源于亿欧,原创文章,作者:丁志斌。转载或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