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脸吃饭”成真,支付宝在杭州上线首个刷脸支付试用点
今天(9月1日), 支付宝 宣布在杭州肯德基的KPRO餐厅上线刷脸支付:用户在支付宝上开通此功能后,线下购买时不需要用手机,刷脸即可买单。这是刷脸支付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落地试用,“靠脸吃饭”这回可不是玩笑了。
其实早在两年前, 马云 在汉诺威电子展上就向德国总理等众多嘉宾演示了支付宝的“刷脸支付”技术。此后不久,支付宝陆续推出了刷脸登录以及刷脸认证等人脸识别的“小”技能,现在,这一技术的“大招”终于放出,刷脸支付走出实验室,实现了商用。
使用刷脸支付时,用户需要在自助点餐机上选好餐,进入“支付宝刷脸付”页面进行人脸识别,然后需要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确认后即可支付。整个支付过程不到10秒。但如果是首次使用,用户需要先在支付宝App上开通此功能。
刷脸支付的最大难关在于技术, 这也是为什么从概念提出到应用落地耗时如此之久,但是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智能识别出现之前,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率低于74%,并未得到大规模应用。在2014年以前,学术界取得的最好检测精度是在100个误检时达到84%的检测率,目前人脸识别系统最高的识别率可以达到99%以上,人脸识别精度已经超过了人眼。
目前我国做人脸识别的技术服务公司有三十家左右,包括像银晨科技、中科奥森这样老牌人脸识别技术提供商以及众多初创公司。这里特别提一下其中的四家独角兽公司,包括 旷视科技 、 依图科技 、 商汤科技 和 云从科技 。
旷视科技成立最早,2011年成立;云从科技成立最晚,2015年成立;依图科技和商汤科技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成立。目前,这四家独角兽在金融人脸识别领域都有所涉及,但略有区分。
依图科技人脸识别主要服务于安防,在金融主要落地的有刷脸取款和身份验证,招商银行就是其合作机构之一;商汤科技目前主要有应用于京东金融的人脸登录以及招商银行等机构的身份验证;旷视科技目前主要是应用于支付宝的刷脸支付、登录以及身份验证;云从科技与农行推出ATM机刷脸取款,与收付宝合作刷脸支付,以及为多家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提供刷脸身份验证。
除了技术外,安全保障也是刷脸支付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刷脸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从支付安全到个人信息安全,这一切都需要制定一整套严谨的规则来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具体来说,刷脸支付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可复制性: 复制是破解密码的最常用手段,窃取数字密码,以及套取指纹来解密手段已经相当普遍。同样,人脸特征更容易被复制。人每天都暴露在外面,通过拍照完全可以获得一个人的脸部特征,并进行复制。抛开整容复制人脸这一方法不谈,使用数码相机拍到人脸照片,然后用照片识别,同样可以骗过 人脸支付 系统。
2、不稳定性: 与数字密码或指纹验证不同的是,人的脸部特征有不稳定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女性总是习惯化上浓妆。一旦用户化上浓妆,脸部特征就会发生变化,机器就会无法识别。既便不化妆,带上墨镜或者带上其他饰品,也会影响人脸识别的准确率。除化妆外,过敏、受伤、整容都会导致脸部特征有很大变化,这无疑是人脸识别技术的一个潜在风险。
中科院自动化所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子青表示,刷脸支付对安全性和便捷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想要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就必须要解决一系列技术和产品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蚂蚁金服生物识别技术负责人陈继东回答称,经过不断优化,目前支付宝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已远超肉眼,而且有独创的活体检测算法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信息是否为照片、视频等冒充。肯德基上线是“刷脸支付”迈出实验室的第一步,陈继东希望这一技术能早日普及,让更多用户能享受到安全且便利的刷脸服务。
2017年8月25日,亿欧智库正式发布《2017人工智能赋能医疗产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总结八大应用场景,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公司现状等角度对各场景进行深度解析,进而对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公司宏观数据和巨头企业布局进行盘点,最后提出“人工智能+医疗”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了解更多报告内容,请点击: 《2017人工智能赋能医疗产业研究报告》
科技赋能,动能转换。9月14日亿欧将在北京双井富力万丽酒店举办以“ 服务实体经济 ”为主题的 2017中国金融科技未来领袖峰会 ,活动详情及报名请戳: 服务实体经济——2017中国金融科技未来领袖峰会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