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重回UGC社交市场,这次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微博 近日发布了 2017Q1 财报,微博月活跃用户达 3.4 亿,超过 Twitter 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独立社交媒体公司。微博的商业化也稳步推进。第一季度微博营收达 13.7 亿元,同比增长 76% ,净利润同比增长 278% ,均超过华尔街分析师的平均预期。
在财报分析师会议上, CEO 王高飞重点提出了“微博故事”这一功能,将作为微博 短视频 的下一个增长点。“微博故事”为 UGC 短视频功能, 我们了解到 Instagram 的 Stroies ,已经为 Instagram 带来了翻倍的用户增长,而对于微博来说,这会给其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
Instagram 的 Stories 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Instagram 的 Stories 表面上只是一个功能,但实际上承担的则是 Facebook 对抗 Snap 的重任, Facebook 在自身、 whatsapp 、 Instagram 这三大产品中都加入了短视频功能,用来对抗 Snap ,但是唯有 Instagram 的改动最大, Stories 功能被放置在了顶部以及左上角的两个位置处,极为醒目。
而这一战略举措,直接让 Instagram 实现了加速增长,其此前平均每 9 个月增加 1 亿月活用户,而在加入 Stories 功能后,从 6 亿月活到 7 亿月活的增长,只用了 4 个月时间,增速达到了 200% 。
而在 Snap 上市期间, Instagram 还颇为挑衅的公布了自己的 Stories 日活数据达到了 2 亿,而 Snap 仅为 1.5 亿。
而 Stories 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其打通了用户在 Facebook 的关系链,让其分享变得更为容易,而这点对于同样拥有关系链的微博来说,无疑是找到了最好的“故事”。
“微博故事”与 Stories 的相似之处
“微博故事”在功能层面与“ Stories ”很相似,但我注意到,从产品背后去审视,微博故事与 Stories ,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似,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为这款新产品的未来抱有更大的期许。
1 )开放式平台, Instagram 与微博都属于开放平台,用户不仅可以给自己的好友发送内容,还可以向更多的用户曝光,短视频的形式更像是用户的个人秀场表演,是高成本的创作行为,因此其必然希望更多用户看到,而不仅限于熟人。开放式的微博,从先天基因层面就占据了利好。
2 )网红 KOL , Instagram 与微博一样,都有着大量的网红 KOL 资源, Instagram 的用户除了观看朋友的 Stories 之外,也更爱看自己所关注的 KOL 的 Stories 内容,并且这些 KOL 往往能够生产更为优质的 Stories ,而这也是吸引用户使用以及增长的重要原因。
而微博故事在运营的之初,就邀请了大量头部 KOL 进行“微博故事”的录制,我看到不少明星红人以及时尚、旅游等多个垂类的 KOL 都发布了微博故事,微博这种基于头部带动、垂类覆盖的初期推广模式,让更多的用户可以尝鲜观看短视频内容,有利于培育初期的用户消费习惯。 按照 CEO 王高飞的说法,根据当前测试结果,目前已有将近 10% 的样本用户已经转化为每天使用 “ 故事 ” 产品的用户 。
谁能成为短视频的红利收割者?
目前的短视频大战已是诸神混战时代,除了微博之外, 阿里花费 10 亿建大鱼号,把土豆做成 UGC 短视频,今日头条的火山短视频最近花了 10 亿来拉拢内容创作者,另外旗下孵化的抖音最近也备受关注,而陌陌更是直接将自己明确定位为“视频社交”,而其最近的地铁、机场、公交的广告也铺天盖地,另外快手虽然接受了腾讯的投资,而美拍也同样是短视频红利的受益者。
在这一波竞争中,各平台都在寻找自身的独家优势,但微博作为最大的开放社交平台,所有短视频平台的头部 KOL 都会开通微博,并且还会将自己的大部分关键内容分享至微博的秒拍,这些 KOL 可以离开其他平台,但唯独不会离开微博。 比如说其他平台的网红在某个平台火了之后,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并且难以突破,例如最近映客卖身宣亚, mc 天佑以 2000 万的高价被火山短视频从快手挖走,可以看出这些单一的短视频平台,由于没有整个社交体系的支撑,很难让这些 KOL 网红得到后续的发展。
有数据显示 ,Instagram Stories 的 DAU 占到了全部 DAU 的 40% ,如果微博故事能够达到微博 DAU 的 35% 左右,就是 5000 万到 6000 万的 DAU ,这将会让微博成为国内最大的 UGC 短视频社交平台
结语: 毋庸置疑的是,全球市场来看, UGC 短视频社交已经成为一个正在全面爆发的行业,而可以预测的是,参考 Instagram Stories 对 Snap 的冲击,微博故事的推出也在赋予微博全新的资本市场潜力。
本文作者承哲,亿欧专栏作者;微信:shouxifayanzhe(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