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发展新动向,或从区域到跨省域,从公立医院到社会办医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医联体发展新动向,或从区域到跨省域,从公立医院到社会办医

【编者按】 社会办医 院与公立医院都是保卫人民健康的“战士”,齐头并肩的“战友”,共同协作,致力于保障百姓健康,建设百姓认可的信任医疗。

本文来源于专栏作者姬华奎;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春江水暖鸭先知”,只有真正参与 医联体 建设中,才能感受到社会办医的境遇和作用,幸运的是,我们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社会办医政策的暖意。

医联体发展新动向,从“医联体建设网格化管理,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到“代表国家、区域和省域医疗水平的医院,跨区域组建高层次、优势互补的医联体”,共同致力于保障人民健康。

关于医联体发展新动向,医政参考姬华奎近期请教采访了河北燕达医院品牌宣传负责人马潇潇、安徽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总经理陈娟、安徽六安世立医院副院长周林立、陕西西安高新医院医务部主任柴军等医联体建设参与者和思考者。

根据2017年4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要求:到2020年, 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2019年5月22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要求组建由三级公立医院或者代表辖区医疗水平的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为成员的医联体,由医联体统筹负责网格内居民健康管理、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工作,牵头单位负总责。 原则上,医联体网格不要跨医保统筹区域。

动向一:从区域网格化到跨区域建立合作关系,组建高层次、优势互补的医联体

2019年5月22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在做好医联体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可通过托管等形式与区域内县级医院组建医联体,帮扶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代表国家、区域和省域医疗水平的医院主要组建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 可跨区域与若干医联体建立合作关系,组建高层次、优势互补的医联体,辐射和带动区域内、区域间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医疗服务同质化。

2019年11月1日上午,江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党委书记徐霞及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负责人一行赴安徽和县人民医院对接医联体相关工作事宜。双方医院今后能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学习,促进共同发展,借助医联体这个平台探索出更深入、灵活、高效的合作模式(源自:江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官网)

2018年4月27日,树兰(杭州)医院牵头组建浙江省首个社会办医医联体,据悉,树兰医联体,从两种方式开展,一种是医院与政府合作,一种是与医院合作,与政府合作,一般与省外为多。主要是管理输出和技术输出,与医院合作,省内为多,主要在双向转诊。换言之,树兰医联体的模式存在多样性,包括政府主导引入树兰管理和技术,或者医疗机构引入树兰管理和技术,以及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合作等。

动向二:从公立医院为主到社会办医参与,共同协作,推动医联体建设,提高整体的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2019年11月13日,北京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北京市通州区进一步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卫健发[2019]11号)。通知明确,建立区域医联体,医联体内依托通州区分级诊疗平台实现多发病、慢性病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医联体内的有序转诊。 落实核心医院为基层医院预留号源、医联体内检查检验结果共享,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

医联体发展新动向,或从区域到跨省域,从公立医院到社会办医

图表来源:北京市通州区进一步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

但是从《通州区片区制医联体划分表》上, 无论是核心医院还是基层医疗机构,很遗憾没有见到社会办医。

深圳:医联体建设,社会办医只能参与,不能牵头。

无独有偶。2019年6月24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2019年-2025年,深圳要组建23个区域医疗中心和20家基层医疗集团,一个“顶天”,一个“立地”,共同组成全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联体发展新动向,或从区域到跨省域,从公立医院到社会办医

图表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深入推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但是深圳区域医疗中心规划里,很遗憾没有见到社会办医,因为深圳市《深入推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 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参加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开展的业务协作。社会办医只能参与,不能牵头。

在笔者姬华奎看来,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市和北京市,尚且如此,何况其它地区呢?

在落实健康强国的伟大战役中,社会办医院与公立医院都是保卫人民健康的“战士”,齐头并肩的“战友”,共同协作,致力于保障百姓健康,建设百姓认可的信任医疗。

2019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支持社会办医与公办医疗机构合作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开展远程医疗协作,共享医学检验、影像等服务”。

2019年6月12日,国家卫健委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明确要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该通知第9条,明确:各地要完善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社会办医可以选择加入,综合力量或者专科服务能力较强的社会办医可牵头组建医联体,鼓励适度竞争。 支持公办和社会办医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组建专科联盟。支持社会办医参加远程医疗协作网,提高诊疗服务能力。

京津冀多学科医协体中心河北燕达医院马潇潇介绍,在医联体等合作机制中,社会办医话语权较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为公有性质,即使牵头成立相关联合体,也面临着在实际执行和贯彻层面时往往无法深入、双向转诊不顺畅等问题。特别是以我院为例,所处位置为京津冀中心,体量等各方面优势明显,在京津冀医疗合作方面为先行示范单位,故希望在政策及卫生主管部门的倡导与支持下,形成一定物理区域内的医疗服务差异化发展,特别是通州区待建或正在建设中的大型公立医疗机构, 望能够在医疗服务的顶层设计时,考虑到周边已经运营的大型医疗机构的重点发展学科,以技术合作、专科联盟等形式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区域整体的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总经理陈娟介绍,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在安徽卫健委备案了一个医联体:安徽心血管专科联盟。以心血管专科技术合作为主与安徽的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医联体合作,帮助基层开展并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水平。目前,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通过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心电分析服务、专家巡诊、诊疗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与基层医联体合作单位之间形成互动,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已经签约的医联体合作单位有136家。

多学科医协体中心安徽省六安世立医院副院长周林立介绍,六安市裕安裕安区一共有19家卫生院,为裕安区第一医共体牵头单位,一共牵头11家卫生院,从2018年9月份实施,实施效果整体尚可。

西安高新医院医务部主任柴军介绍,西安高新医院牵头也成立过医联体,但是松散型的,自由组合,一般紧密型医联体要求人财物统一管理,但目前做不到,特别是非公立医院,只能是松散型医联体,根据2019年11月6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发布《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国医改发〔2019〕2号】介绍,三明市在每个县(市)组建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型医联体, 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人头对医共体总额付费,实行总额包干、结余留用,这样更有利于加强医联体各成员医院管理,推动医联体相关惠民政策落地。

在医联体建设方面,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刘丹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中表示,北京市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北京市首家社会资本投资医院,作为区域性的三级甲等医院也在履行着推行医联体建设的任务。目前,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帮扶的基层医疗机构有20多家。赋能基层医院,效果是显著的。作为一家社会力量举办的医院,必须要有能拿出的技术和品牌,这也是与其他医院合作的重要基础。有了这些条件,才能和公立医院形成互联互通,这是有利的。他觉得你强,也会跟你合作。在医联体内部, 如果你只是想从下级单位和上级单位单向转诊,实际上这种关系是不长久的。一定是自己先做强再做大。 民营医院 学科建设不是单纯的学科建设,是运营思路下的学科建设。在运营思路指导下,我们把相对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我们核心科室里,特色专科里,这也是社会办医对外能拿出的品牌。

总之。国家通过医联体建设,合理配置优质公共医疗资源,保障社会办医和公立医院协同发展,共同回归公益性质,减低医疗成本,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让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也放心。

作者:姬华奎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及企业,能力有限,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