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没有所谓的红利,这是一条“创旧”之路
前些天,冯大辉在其个人公众号“小道消息”上发布了一篇《无码科技近况》,算是创业两年的总结,有个数据颇为亮眼,无码开发的 小程序 “ 抽奖助手 ”净用户破4000w。
专注于小程序赛道的“见实”最近采访了冯大辉,聊了一些关于小程序和创业的话题,值得一读。以下:
抽奖助手现在总用户数超过4000万,预计年底能到5000万,在刚刚公开的小程序TOP100中占到第29位。从开始到现在,同行一直都很关注这款产品背后的思路,以至于连抄袭者都有几百个了。
不过,产品之外更值得聊的是冯大辉这个人,他是抽奖助手的创始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之前见实和知识星球创始人吴鲁加聊的时候,他会经常提及产品冷启动期这个KOL发挥了巨大作用。听起来比较热心,其实也很个性的样子,如见实曾约他深聊,就被硬邦邦拒绝过。我们以为他会大声抨击那些抄袭者,他却说更担心把他们带到沟里去。
他的同事们提到这个人时,会侧重提到他的判断力很准。当他思考一些更远的事情或做大方向判断时,能够游刃有余地跳出当前状态做出判断。在他们的观察中,冯大辉信息吸收量非常大,信息来源广,处理信息的效率也非常快,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逻辑和独特认知。
回到“抽奖助手”上,冯大辉及这个团队似乎都不认为有超4000万的用户值得炫耀。 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做得足够好,没有能力把握住新机会、新风口,不然数据会更好。另一方面,抽奖并没有体现这个团队的自我价值。 相反,他们推出的一些医疗行业小程序虽然数据比不上抽奖助手,但团队能切实感受到这件事情能帮上用户,使命感也就更强。这件事情就像导弹打歪了一样,本来要奔向A地,结果在B处开花炸裂,人尽皆知。
在这段时间里,见实多次相约冯大辉,想要和这个KOL深入聊聊他对小程序,对创业等诸多问题的看法,我们很想触碰下这个人是如何思考的。我们在诸多问题中选择了如下这些,希望对创业中的你有所启发:
1 我不怕你抄,怕把你带沟里去
见实:你觉得存在小程序红利这一说吗?
冯大辉:要说红利,我们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到。很多人天生就觉得有一些东西应该是白给,小程序红利也好,流量红利也好,我认为从来都不是。即使市场当中存在新的机会,要拿到并且利用好是很复杂的事情。尤其是投资人看到的红利,我觉得更不可能是。
见实:为什么不可能?基于什么因素做出的判断?
冯大辉:知道自己能做得好,这才叫拿到属于一个自己公司的红利。在这个前提下,我甚至觉得也不存在红海和蓝海一说。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有没有红利一说。这几年,我们能看到一些人在看起来完全不可能有机会的领域里,也做成了一些让巨头惊讶的事情。
见实:抽奖助手小程序都有几百个模仿产品了?
冯大辉:别人的模仿肯定差很多。一些人看了抽奖助手觉得流量很好,这个场景的产品能抓量,一心也想做一个试试看。其实这个背后有三个东西,很多人并没有认真思考过: 一是不去想时间点的问题,二是也不去想场景的问题,三是做的方法是否对,是否合适团队本身的基因。 其实,有很多东西我们花了很长时间,也浪费了很多机会,也没做出来。
我是真担心把别人带沟里。即使再多的模仿产品进来,对我们也没有影响。因为微信有十亿人,我们才拿到一点点量,日活可能更少。说红利也好蓝海也好,微信生态的大池子足够大,并不是说用户用了我的产品,就不去用别的产品。对不对?这个市场足够大。
我认为所有的东西要从直觉上去做。用某种描述来说:它就像一个可以科学论证的方法,如果一直用这个方法去做事情,可能没问题,但有一些事情明显看起来不符合常理、莫名其妙,之前的经验自然就没用。像抽奖助手做到现在,很多时候我认为就是走了狗屎运。不能说抽奖助手做到几千万用户就是自己做对了,我觉得这是我们捡了个便宜而已。
见实:现在,最常见现象是一个小程序火了立马就有人跟进。
冯大辉:大家觉得简单呀,不管怎么样先做,看看有没有效果。但是这样一做实际浪费掉很多成本。有的时候宁愿慢一点,再慢一点,也不要做太多的东西,做不了。“宁愿慢一点”这个结论,我认为它有可能是一个科学的结论。不要同时去做太多的事情,想明白小程序究竟是怎么样的,而不是只看今天这个产品火也去做一下,明天又有一个产品火也去做一下。这样的团队真是太多,他们其实没有想清楚到底要什么,微信生态是什么样子。
见实:我们理解是很多小程序赛道的团队都在做N个产品试错,会以试错为目标找方向。
冯大辉:能力不够只能试错。我们的做法是,觉得一个团队需要有能力才能去做某件事情。其实更多时候我们是在不断地构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一定要把某个产品做起来。我们和别人,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式。
见实:数据的增长本该是小程序该追求的呀?
冯大辉:不对。数据的增长一定是和小程序本身的特点有关的,如果不考虑产品特点,别的产品日留存可以做到30%,你做到了10%,你也要做到30%,这不就是问题吗?这样的追求我认为是没有价值的,有的产品肯定也并不需要看留存的指标。见实采访过那么多人,他们又都是小程序赛道当中的高手,这样看我完全属于一个外行。
对我们来说数字其实是不重要。因为有的产品可能更加在意交易量,有的可能在意活跃度,有的可能更在意实用性,大家看中的点都不一样。并不是说抽奖助手有4000万用户就比别人厉害,有的产品几万用户,一天的收入也很惊人。我觉得还是以自身的产品为出发点就好,还是要多琢磨如何做好,考虑产品对用户有什么样的意义。
2 哪怕我们很快5000万用户,也不代表做对了
见实:产品、技术、运营,你最看重哪个环节,并且认为它是可以决定成败的?
冯大辉:我更看中一个团队做产品是否有足够强的迭代能力。实际上很多产品做得不好或中途放弃,就是因为产品没有持续做迭代。
迭代就意味着产品最早的版本是什么样不重要,最早的用户是怎样也不重要,最早的方式是怎样的,这些也都不重要。因为后面可以无穷地变化。没有什么是不能变的,我觉得不能变反而会出问题。
见实:怎么判断某个产品是对的,值得做?
冯大辉:我们总不能说凭空去做一些没有需求的东西,有些产品可能它很漂亮、很酷,那我会觉得意义其实不大吧。我的判断永远是针对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需求,不是有红利我们才能做,而是有需求才能做。不是所有人能把有需求的产品做好,要看谁能把东西做的更好,谁做出的产品对于用户是真正有价值的,而且也十分考验团队的运营能力。这些大概才算是所谓的红利,是机会。
见实:有没有人找你去聊、探讨,让你帮着给看看产品是否可行?
冯大辉:也有,但是我也不能给别人结论:说你的想法是对的,像指点江山一样。没有人是正确的。
还是要靠实践。但实践中有很多方法肯定又是错的,实践的好处在于:一定要判断哪些是错,判断哪些方案不可行,一定是走了错的路,才能趟出来对的点。
比如我很早就告诉别人不要考虑留存,不要太在意用户使用小程序的时间。因为但凡考虑留存就会想开发更多的功能去折腾用户,考虑到留存就意味着可能要花钱去买流量。其实这两点可能都是错的。
见实:你会接受产品的不完美?
冯大辉:产品的不完美和成本有关。有完美意识的团队即使做出不完美的产品,往往是因为要考虑到成本。普通公司的运营成本是耗不起的。所以产品的完美可能是到某个状态就够了。如果未来有可能承担更多的成本,再去完善“完美”,产品一定会有不错的结果。
但有时候,我觉得没做到完美是因为意识不够、专业度不够、审美度不够、对自己的要求不够,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不是问题。当然用户依然会接受某些不完美的东西,就像我们做的大多数东西也都有问题。其实,跟着别人后面做产品的人,本身是一种破坏。
做到完美并不容易,从产品的角度发现瑕疵,不断地去改,做到比较接近自己要的状态,刚开始做到80分,还要追求90分,但是做到90分或许需要再花一倍的成本,很多创业者又没有那么多的成本,成本意味着需要时间、人力、资金。
3 我不会给团队设定什么目标
见实:无码科技成立两周年,两年来有什么变化?
冯大辉:没有,我们还是原来的状态,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变化,也没什么变化值得我们做。先把手头上的产品打磨好也足够挑战我们的。当然也有些人高喊创新大旗。谈什么创新?创旧都创不过来,只有创新的态度就变成了幻觉。
见实:你是怎么给自己的团队设定目标的?
冯大辉:没有,我觉得这个要看能力了。能力不够有目标也是没用。我也不会给团队设定什么目标,我也不大喜欢定目标这个东西,至少现阶段我们还不合适。
经常打鸡血,设定目标的团队也没怎么样,产品也没见做得多好,其实都是幻觉,没什么用。
一直都挺平常心。当然我这样说出来,你都不信。
我自己相对来说很悲观。这一两年来大环境也发生了很多令人悲观的事情,你不知道未来是会变得更好还是变得更坏。也没有什么是既定不变的。
见实:平常心会给团队带来平庸和无趣,会不会?
冯大辉:无趣就要找有趣,从无趣当中发现有趣的东西才有意思。不过哪里有那么多有趣的东西。马云又能怎样,他每天都有趣吗?他可能也很无聊。又有哪些人能够从创业、工作,都一直保持有趣?根本不会。
你看马云的状态,那是他的职责而已,拿马云当励志的人都是蠢货。这些人根本看不到马云的痛苦。 就像大家都觉得周星弛电影很好笑一样,会觉得,他现实世界里也是很搞笑的人,认为他很幸福,那不就是蠢吗?只有理解他们内心的痛苦之后,你才可能会觉得他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是那样。
见实:你做事情的态度是什么?
冯大辉:也没有可以用语言能描述出我做事情的态度吧?我一直认为,发现了需求,就要努力做好产品,因为你不知道对用户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我们昨天发布了一个很普通的产品,在内部我们还没有对这款产品投更多资源。就有朋友发来很高的评价,以至于,我自己都觉得这个评价实在太高,很惭愧。过去也会收到类似这样的反馈,这种反馈挺激励人的,它会体现自己做的事情对他人有价值,我们就会把价值放更大,成就感也就在了。
其实说我们坚持的价值观,或团队做出来的产品,还是有一定的受众,能够击中一部分人。我们更多是开发小众产品,依然会有人认可,但不是主流的认可,是一种非主流的一个方式。
见实:你认为自己在互联网当中真实吗?
冯大辉:该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对我而言,我不够真实。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理解我,他不明白我呀,那在他那里怎么能够形成真实呢?我做到的真实和别人所感受到的完全不一样。比如也有一些朋友号称了解我,但他们依然觉得:你肯定特别想出名。我都烦死了。
前几天看到知乎上有人对我的话题加了特定的描述来黑我。从描述中看,我都快相信自己是个操蛋的人了,更不要说那些根本不了解我的人。
比如评价我在前公司的工作,人家说:每天我啥也不干就发几条微博,发几条朋友圈,上班又很晚。这样一描述那我确实是个无所事事的管理者的形象。自然而然别人就会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分享朋友圈,很多人就有各种想法。有什么办法呢?就那样吧。别人眼里的我并不是我。
见实:这两年创业实践,你认为自己是如何找同道中人的?
冯大辉:起码这个人要能思考,起码得读书;如果一年到头从没拿起来一本书去读,很难说这个人有能力思考,能做到这一点就挺难的。
在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智能融合、技术推动的新形势下,创业者需要一场可以指导各产业发展方向、厘清各产业发展脉络、引导并链接资本风向、有重大影响力和启发性的行业聚会。
2018年11月29日-30日,由亿欧公司主办的“智能产业 美好生活”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曁第四届创新奖颁奖盛典将在北京国贸大酒店盛大召开,这将是一场汇聚5000名各产业创新者、行业领袖、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行业盛会;是一场以引导、指引产业风向为目的,启发并分享成功案例,将国内外先知学者的思想提前带到国内的预见性盛会。
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曁第四届创新奖颁奖盛典详情链接:
https://suo.im/4N2Q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