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将融合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对教育本质的理解造成了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分歧

近代的教育体系是依托于学生的认知、社会的发展以及新科学体系的延生所设计出来的,它是逻辑紧密的一环套一环的过程。只要你投入全部精力沿着这条轨迹去前进,你所掌握的知识,很容易达到这种课程体系所设想的状态。但实际上,人的认识、记忆并不是以逻辑为依托的,近代教育体系不断被谈颠覆的原因就在这里。它采用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有一两百年的历史,而这套体系在互联网产生之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颠覆作用。举个例子,早几年我们在谈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翻译的时候,在那个年代的想法就是和我们的教学体系设计是一样的,用严密的逻辑,把所有的语句、单词、语法、形态录入系统里边去,然后再用大量的计算来实时验证翻译。这种设计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人的记忆体系、语言表达体系,不是按照这种逻辑来进行的,它的变量会很多。

线下教育的逻辑体系设计,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印证和不停地严密的推导形成的。但附着我们对于人类自己、对于人类的大脑、人类的心理层面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会发现人是一个没有逻辑的生物。真正的逻辑只存在于严密的科学体系里。

但人的记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的模糊检索能力很强,这是一种跟现在的的计算机学习、物理计算机完全不同的一种记忆架构或者信息存储架构。这就导致近代学习体系的设定逐渐地会被证实是有偏差的。反过来讲,大部分线下教育的人,他们之间互相看不起、互相不搭边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这些人也没有了解到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他们只是觉得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讲, 现代教育体系的用户体验特别差 ,那我换一种体验方式是不是能带来更好的效果,但这个结果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所有人都不知道,线下教育的人不知道,线上教育的人也不知道。

线下教育该退出舞台的原因

近代的教育体系是在社会的需求下产生的。以互联网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为代表的这种变化趋势下,知识是以爆炸式的几何量体在增长,我们再去追寻所谓完满的基础知识,全覆盖已经不太现实了。我们为什么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掌握现有所有的知识体系和基础体系,这种基础的知识体系为什么不能被工具取代呢?我们只要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的发展特点,去引导他向这个方向发展,我们不知道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所以需要现代人发挥他的创造力、想象力去把未来世界建设得更美好,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一个协同作用,而不是一个单纯地由一个人来实现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实现就要依靠于工具。

回到教育这个主题上来,为什么说线下教育该退出舞台的原因就在这儿呢?虽然不能一竿子打死,但现在的教育做得都非常烂,每个国家的人都在吵着说自己国家的教育体系已经腐烂到无以复加,应该去改革,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改革。很多做教育的创业人,他们想做的事情是去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感兴趣、适合他来学的东西,而不是让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这样就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像中国现有的高考的应试教育,就是为了你去上大学选到喜欢的专业,或者是压根不喜欢的专业,但前提都是你要学习基础知识,然后才有到大学选择的机会,然而这个专业是否适合你或者你是否喜欢,没有人知道。中国之前有一个方向的教育做得还是蛮不错的,那就是艺术教育,它发掘了很多著名的演员,这些演员中的大部分其文化素质和基础成绩都很一般,但这并不能掩饰他们的天分,我们的教育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给了这些有天赋的人一个机会去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还停留在要培养一个完人,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他自己去发现兴趣点,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去磨灭自己的天性,让他厌恶学习,这就是线下教育该死的地方。

线下教育如何迎来涅槃?

虽然前面说到线下教育实质上问题太多了,但就是这样 线上教育不可能取代线下教育 ,我们人类还没有进化可以通过操作机器或者工具来直接完成交流的程度, 最主要的交流方法还是在线下 ,比如面对面的这种交流。在人类还没有进化到这种程度之前, 线下教育的方式永远不可能被线上或者工具所取代,但是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很有可能工具或者这种在线教育的沟通完全可以取代线下的这种面对面,包括信息素、微动或微表情,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讲,处于立体的、有环境的、限制影响因素的这种交流的过程,线下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因为我们的计算能力达不到这种程度。但在这种前提下,我们还是要去要求,不能因为我们现在做不到,我们就什么都不用去做,线下教育还是有很多涅槃的机会。

线下教育如何涅槃,就是在于释放每个人的天性,释放每个老师自己的主动性,释放这个教育体制的活力,而不是去限制它,疯狂地砍杀它。

线下教育要如何去做得更好,这个需要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我们给出的方案就是我们极力地去开发工具,帮助老师提高个人素质、生活质量,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每个学习者身上,那么自然每个学习者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教育体制里,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老师本质的需求是什么,是生存,不是说他们工资高了就一定能做好事情。每个人其实对生活质量追求的下限是不同的,我们要去分解地看。此外还应该看家长对于孩子,或者孩子对于自己的要求是什么,我们给他传输知识的时候,重点在哪儿,这是一个互换的过程。从我的角度来说,这就是线下教育涅槃的一个机会:关注每一个学习者与施教者的真正需求,去满足这个需求,这个需求是有标准可以衡量的,而且难度不大。

线上教育应该抱线下教育的大腿

从现在这个角度来看,线上教育应该去抱线下教育的大腿。因为我们所知道的比较有名的做教育的公司,在行业内或者整个社会环境下,都是上市公司,收益都很高,而大部分互联网公司还达不到他们的量级。举个例子,在一对一格斗的拳击界范畴内,我们把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比作两个拳击手,当他们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场拼搏的时候,线下教育是80公斤的体重,1.9米的身高,臂展2.2米,而线上教育的人1.6米的身高,不到50公斤,臂展不到1.65米,如果让两个人直接来打,那线上教育的人累死也不一定能打过。虽然它身轻体健,速度比较快,只要不挨到一拳的话就可以一直跑下去,直到体力耗尽为止,但问题是他出拳的力量也比较轻,针对一个体重身高如些威猛的人,对他打几拳不痛不痒,我们挨揍也是要有体力的,它跟你跳来跳去所耗费的体力相差不大,但你不可能挨这种人一拳,你只要挨一拳就直接躺倒,就KO了。

所以在我看来,线上教育应该是抱线下教育的大腿。但反过来,我要引用一个关于汽车和马车的故事,汽车在刚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说我不需要这个东西,我要马车就足够了,所以为什么汽车的发动机到现在在为止还用马力而不用功率来算的原因就在这。比如说正常一台汽车的马力是一百四十匹到一百八十匹,这代表着它做功的时候相当于一百四十匹或一百八十匹马在做功。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第一代汽车它的发动率就是相当于一到两匹马,那个年代汽车一直在跟马车比,因为它主流的还是马车,而汽车很烂,很多人都说这玩意儿能火起来吗?这玩意儿可能会有人要吗?价格贵,易坏,速度慢,跑得还没马车快,稳定性差,坐起来还不舒服,而马车那个时候已经进化到一定程度了,它的稳定性很高,又有各种各样豪华的差别,而那个时候汽车刚刚出现,它的整个架构还不稳定,自然就会有很多问题。但结果证明,汽车越来越发达,马车已经没有了。

这就好比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它们的本质就是替代人自己的行动,提供一个“交通”工具。线上教育就是汽车,它现在很粗糙,很简陋,使用性非常差,经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你不能说它的未来不好,它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看不出来,我们不能因为看到马车就说汽车未来一钱不值、什么都不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汽车代代替马车,马车被汽车取代这样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是说一两年或者一个小爆发,这个结果就出现了。现在这个阶段,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就像是当年租出第一个系列汽车的那些人说的那些话一样,说汽车非常好,跟马车一样舒服,所以去抱线下教育的大腿吧!

对未来在线教育的期待和畅想

线上教育抱完线下教育的大腿后,应该去超越它。 未来教育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混合型的体系 。可能N年以后压根不会有在线教育这个概念,这不是说在线教育就没有了,而是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两者以及融合为一体了。它们融合的概念,是说未来不会有人再去探讨线上教育或者线下教育,而是真的就是变成了教育,我在接受这个混合型教育的时候,可选择的方向有哪些?哪些是符合我的个性与需求的?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举个例子,关于一个特定知识点,A老师的讲解方法是一种,符合一类学生,B老师的讲解符合另一种需求模式,C老师的讲解方法符合C灰学生,那么会有无数个老师的讲解方式,符合各种各样的认知模式,但如何去匹配每个学生的认知模式、需求,产生真正有效性的知识传递,这需要从工具来完成,从我们底层来解决的问题。这块之前没有人提过,没有人做,国外已经有一些尝试,比如芥末堆前段时间介绍的school of me模式,提到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school of me这个学校里面这个算法没有人知道,但我们能看得见每天这个学生都会接到一张新的课表,这个课表就是按他在数学这个课目上的发展水平来判断出的,他每天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节奏。未来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你每天看到的课表都是新的,都是符合你在某一学科的发展水平的,然后有专门的视频匹配给你,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一对一的老师,有跟你同等发展水平的讨论、交流、学习的小组跟同学,可以能跟你一起来探讨、创新、畅想。

我们在谈教育的时候,应该不只是单纯去谈教育的方法、技术怎么提高,我们只需要去落实,因为这些会有专门的人去研究,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教育适合什么样的人,怎么去满足每个人的好奇心、需求,去培养学生主动寻求知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我们要去考虑每一个学习者、施教者都是人,回归到的人本性,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