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消费的O2O4.0无边界时代!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一提到大众消费领域O2O,恐怕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团购。虽然我已经不止一次地说“O2O=团购”是泼向O2O的一盆“脏水”,但奈何在餐饮、娱乐等日常消费领域,能称得上是“O2O”的创新点、模式突破,的确乏善可陈。

网上有人把中国O2O的发展历程划分了三个阶段: 团购的兴起,拉开了O2O的大幕,即O2O1.0时代;微信公众号的诞生,给了企业一个自己跟用户交流、互动、服务的平台,让O2O进入了2.0时代;财付通、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红包战术”下,微信支付的大规模普及,“移动端第三方支付”成为了O2O3.0时代的主要标志。这种划分体现了技术对O2O发展的推动,但有些问题,却不是单单技术能解决的。

价格一压再压,商户赔本赚吆喝

传统团购等商务平台上的商家,尤其是从事餐饮等服务消费领域的,是很难在团购单上挣钱的。既然要吸引消费者,就要压低价格,再加上给团购网站的佣金、分成、广告推广等费用,团购沦为了纯粹的赔本赚吆喝。但这吆喝的效果如何,也难说是理想。

做团购,药别停

团购这种营销行为,确实能够给商家带来客流量,但消费者来消费东西,大都是图便宜。这样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做团购时门庭若市、不做团购就门可罗雀,不是“根本停不下来”,而是不能停。近期也有数据显示,70%的消费者是到店之后,才去购买团购券,可见,团购已经不是一种吸引消费者来店消费的营销方式,而成为了纯粹的商家让利。

我的会员≠我的客户

商务平台的会员体系一直也是一大卖点,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可以做到“一次注册,百店通吃”,到任何店里都享受会员优惠。但对于平台上的商家来说,这一设定的效果则有待商榷。如果一位消费者是我的会员,同时又是周围所有商家的会员,这个“会员”的头衔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能保证这位消费者跟我的粘性,他在其他店的消费行为又跟我没有关系,所谓“会员”,又一次沦为了让商家向消费者让利的借口。

从上面的几个问题不难看出,正是由于传统团购网站在O2O生态中一家独大,一直唱“独角戏”,靠压榨平台上中小商户的利润获利的模式,使得整个行业越来越呈现粗犷型发展方式。为了获取用户,商家不断让利,商家的利润越来越薄,整个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小,在单个消费商圈,各方的收益都无法持续,实在不是长久之计。而这些,都不是技术能够解决的。

近日看到有业内专家刘东明对2015年O2O行业进行了一个前瞻,可见各界都在眼睛往前看,步子往前迈。虽然具体方向还不是很明确,但既然是互联网范畴,那有几个最基本的原则还是可以作为探索尝试的起点的。

创新得从观念改变开始

在传统以团购为主要业务的 O2O模式 中,运营方利字当先,但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强调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价值,先利人后利己,运营者不能仅仅做一个客流量的贩卖者。而这里的“用户”应该主要是平台上的广大商户。平台方最先考虑的应该是从广大商户的利益出发,去调研商户的生存状况,去体谅商户的困境,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从整个消费商业生态来看,广大中小商户也应该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他们是日常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主要供给者,他们与普通消费者紧密相连。尽管目前互联网消费总量有八百亿,但吃喝玩乐的消费总量却有十万亿之巨,互联网覆盖不足百分之一。互联网只有能够为这些商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在这个市场中走得稳,走得长。

放下身段,做好“连接器”

在O2O商业生态中,经营互联网的人往往只重视经营平台和引入流量,没办法提供具体的本地生活服务;而经营中小商户的老板能够做好本地生活的服务和产品,但没有能力经营平台和打通数据。两者在操作层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所谓O2O并没有做到无缝连接,名难符实。

这就需要互联网平台的运营者放低身段,推出更接地气,更能够为商户带来实际利益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在盈利方式上进行转变,降低商户使用平台的成本和门槛,切切实实做好普通商户的服务者,以及线上资源数据和线下产品服务的连接器。

如“e袋洗”就是用最简单、最易度量的“袋”作为收费单位,无论洗衣店还是消费者,都使用无负担;而广东寻蜜鸟,作为新一代O2O本地生活平台电商的代表,也喊出了“让天下商户‘永不打烊’”的口号,以平台免费全开放,入驻零门槛的方式连接商户。

O2O不止有网,还得联

O2O进入4.0时代,目光紧紧局限于“线上线下结合”显然是不行的,网络这个东西,除了让本地化商家来加盟登陆,更重要的是得把他们用某种机制链接起来。不只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还有商家与商家之间的联系。

本地化商务其实最应该解决的,除了商家信息、消费折扣的提供之外,就是对本地商户的联合和整合。把本地化消费商业,从一个平台核心连接多个商户,商户再连接消费者的这种星芒模式,转变为在商务平台这个大平台之上,商户与消费者之间、商户与商户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多维度、多形式联结的网状结构。

对此,广东寻蜜鸟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平台技术、移动支付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这种多维关联。让会员消费者为商家提供长期收益、让单店变连锁。这是一个很新颖的提法,其背后,是对先进大数据、LBS、移动支付等先进互联网技术的理解和线上线下资源的全面整合。

让社交成为消费的驱动力

“在页面的右上角放一个带箭头的方框按钮,点一下就出来微信、微博等图标”,这就是大多数企业对于社交分享的理解。但其实这只是提供了分享、社交的渠道,鼓励消费者分享的动力在哪里呢?退一步看,及时消费者把消费行为分享出去,他的朋友看到之后,也跟随去消费的动力又是什么?这根从分享到消费的链条上,转化率又能有多高?在这个服务和产品供给极大丰富的买方市场上,仅仅靠商家自身的美味、实惠等卖点绝逼是不行的。

在这点上寻蜜鸟提出对分享激励进行重新设计的思路,以图实现顾客的圈层营销。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推动社交传播、同时让社交转化为消费的驱动力。如果真的能实现这一步,在实际上也扩大了整个消费,创造的是一种商家和消费者一起把蛋糕做大的多赢局面。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