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张浩:智慧教育要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和服务
7月10日,由世界
人工智能
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EqualOcean主办,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协办的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召开。
在论坛上,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以“ AI 赋能人才•教育成就未来”为主题,从“智能科学与学习技术”、“AI对教育教学的创新变革”、“培养人工智能时代人才”三大主题出发,对“AI赋能人才培养”展开了多维度、多角度的研讨与对话。
论坛上, 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教育部企业数字化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张浩 发表了主题为 “教育的AI与AI的教育” 的演讲。
以下为张浩演讲实录,由亿欧精编整理:
各位嘉宾,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思考。
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人工智能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两个话题应该说在过去是独立发展的,特别是教育。几千年前孔老夫子时代就有教育了,那时候孔子讲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现在应用了人工智能是不是还需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我有一些想法想借今天的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也作为一个话题抛砖引玉。
人工智能有很多落地的场合,其中教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场合,这两件事情是能够深度结合的。我本人是个教师,但是是高等学校的教师,刚才汤敏参事讲了普及教育,然而高等教育和普及教育还是有所不同的。高等教育的受众和技术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人工智能在教育当中可以发挥重大的作用,我后面讲的教育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主要指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除了要适应变革以外,本身还要承担人工智能专业技术的教育,同济大学也是最早的35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之后我也会和大家分享同济大学的一些做法。
一、教育的AI
首先,回顾一下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过去我们上了大学就会认为自己是精英,而现在不一样了,像北上广的毛入学率接近90%。 当教育的受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你还能够沿用过去的精英式教育的模式吗?
其次, 教育的方式也在由统一向个性化转变。 过去的教育更像是培养人的机器,把人按照学科进行教育,你是自动化专业毕业的,你是动力工程毕业的,你是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每个专业的人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们将其称为工业化的生产,把人看作是一个产品,这样的教育现在应该向个性化的教育转变。
我们的教育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现在,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以后,教育与技术的结合会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作用。 教育和技术互相赛跑,有的时候教育发展得快一些,有的时候技术发展得快一些。过去80年代以前,甚至包含80年代,我们的教育远远地领先技术的发展。在80年代以后,教育发展得明显没有技术发展得快,现在技术发展得非常快,但是教育跟随的脚步有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我粗略归纳了一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标准化的高等教育批量生产人才的模式难以为继。时代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传统教育要向智慧教育过渡。
什么叫智慧教育?高等学校智慧的提升是第一要务。虽然现在给高校赋予了很多任务,但是排在第一位的还是针对人的。在古代学校当中,多半是培养有哲学思考能力的人才,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现在学校传授的目标是知识,忽略了教育的根本,过去以育人为主,现在则要做很多其他事情。2016年3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其中把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创造力、沟通合作能力四种能力,以及培养人的好奇心、首创精神、坚毅力、适应力、领导力、社会文化意识六种品质作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首要考虑的问题。 通过现在的高等智慧教育,学生是不是能够拥有这四种能力六种品质?如果是,就比较成功了,我认为这就是智慧教育的特征。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所以孔子说有教无类,但是应该是对不同人施以不同教育的方法,而AI能够帮助人做到这点。
智慧教育也可以认为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最终构建一个智能化的环境,让师生能够有灵巧的教与学的新方式。刚才汤老师已经展示了灵巧的教育学的新方式,把小能转为大能,积少成多,建立较好的价值取向。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一种手段,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手段。 现在的智慧教育应该把人作为最高关注,发掘人的潜能,唤醒人的价值,启发人的智慧,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挑战,要从物的满足向多样化的需求和服务转变。 我认为比较理想的智慧教育将来应该有这样的特征,但是做到确实不容易。
首先是智慧教育和学习环境的建立。 我们有智慧教室、网络空间、感知学习、数据分析和个性服务的提供,更重要的是智慧学习方式的建立,而不只是将老一套的书本知识,搬到网上搬到平板上去,我们要带着问题学习,搞清楚学习到底要学什么。过去我们讲求学以致用,所以很多人关心就业,就业是要关心的,但是要从“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毕业之后社会上什么样的人才最有用,用这个引导学校当中的学习。人的一生很短,有人觉得高等教育学四年是人生最长的假期开始了,也有人觉得这四年当中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他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现在知识太多了,一样样学学不过来,所以你以为你学到了很多知识就一定有用?不见得,最终还是要“用以致学”,就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再去学习相应的知识,特别是教育组织要能够给学生提供这样的环境和能力,这给教育机构提出了很大挑战。
其次是智慧教育管理架构的建立。 这件事情也只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支撑下,建立一个好的评价体系,逐步代替个性发展代替群体评价,但是最终我们还是受到很多很多的限制,尤其现在大学大都是公办的,学校的管理体系都是比较死的,这些管理体系能不能在AI教育结合的过程中相适应?这也值得学校管理部门,特别是校长、书记们思考,要回归以学生、教师为中心,灵活办学,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机制。AI教育应该在这三个方面给予思考,而且AI在这三方面都可以做一些事情的。
我自己是研究制造自动化的,智能制造有一个全生命周期管理。我觉得要建立一个终身学习模型,供各级教育部门来思考。首先,在各个阶段设立阶段目标,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在职教育等各阶段设立相应目标,在每个阶段过程中,方式方法应该怎么样,阶段目标怎么达到,都需要用灵活和智慧的方式达成。从一个阶段往另外一个阶段提升的时候,比如就业指导,通过个性化的数据分析与评估指导,告诉你到哪一个地方就业更好,或者不要读研究生,或者先去工作一段时间再读研究生更好。其次,要有终身的职业学习,有一个终身提升计划,这样才能够涵盖方方面面。
我只是提了一些概念和美好愿景,但是要做到不容易,我今天没有带答案来,希望以后可以与线上线下的各位老师可以共同探讨。
说到教育,刚才讲的是广义的智慧教育,狭义的智能教育基本上都是有共识的,以人工智能为内容的教育是狭义的智能教育,目的是培养掌握智能技术的专业化人才,这样能够提升个体的智能水平,不仅能够使受众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在未来工作中初步实现人机合作。
二、AI的教育
同济大学是第一批35所高校设立AI专业的,今年是第二年。今年高考刚刚结束,很多考生都在关心将来要不要学人工智能专业,将来人工智能专业能够干点什么事? 我认为,人工智能将来能深刻地影响未来人和社会的技术。 人类社会有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两种存在方式,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两种模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包括制造、城市、空天技术、农业、交通、军事、医疗等等,都深刻地影响社会发展。
同济大学一百多年前设立了相关的学科,这个学科一直走到今天,过去更多是跟工程结合,一直走到今天人工智能是一个交叉学科,在同济大学当中人工智能既跟工程有关系,比如跟建筑,跟交通,跟制造有关系,也跟医疗有关系,因为我们还有医学院等等,还跟城市发展、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有关系。我们学校在浦东有一个研究中心,主要培养高层次人才。总的培养目标是社会栋梁加行业精英,要突显专业修养、社会责任、领导力、交叉力和设计思维,共性和个性都要能够发展,没有个性毕业出来以后也不行,你起码得知道谁是谁。我们有机器人竞赛,有无人车驾驶,人机交互,医学等等,将来人工智能专业会是一个交叉学科。
我们的课程设置有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面的基础课,还有广义的一些课程,比如芯片、信号处理、机器人,这些方面都是要学的。培养体系下有比较好的技术相关的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还有前沿拓展的课程,因为要与不同专业进行结合。此外还有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课程,比如智能驾驶,数字制造、智能建筑、健康医学、区块链技术,我们学校还有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等。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来就业方向非常广,而且基础也比较扎实。当然这只是同济大学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案,各个大学都有各自的方案。
我们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在同济大学相见,再次感谢论坛给我这样的机会,谢谢大家!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