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锁界高哲:全科诊所的七个维度及成都模式解析
【编者按】在《诊锁界》11月底举办的成都 全科诊所 论坛上,《诊锁界》创始人高哲分享了关于《从全国城市看成都全科连锁诊所发展机遇和挑战》的精彩演讲,解析新型诊所新概念、各大城市办医特点及深度介绍了成都连锁门诊模式。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号诊锁界,作者高哲;由亿欧编辑整理,供行业人士参考。
首先感谢各位的到来,也非常开心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全科诊所的成都模式,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诊锁界》,《诊锁界》是去年5月份成立,是中国首个重度垂直,以新型医疗机构和流动的医护为核心的智库媒体,专注服务新型诊所和流动医护。这一年我们定义了新型诊所,成立起因是我们发现创立新型诊所的同仁们非常孤单,大家分散在全国各地,基本都是当地很前沿探索者,缺乏同行业的交流者和先进理论指导;同时中国医疗现在大部分矛盾跟基础医疗薄弱都相关,我们希望能帮助基础医疗发声,唤醒更多人关注和支持国家基础医疗的发展,让居民多一个更加便捷、有效和优质医疗机构类型选择;所以希望创立一个有公信力的平台,可以让各类新型诊所在学术上及经营管理上有很好的交流、碰撞与合作,同时引进国内外和自己研发诊所相关精准课程,引导和团结大家一起向前,从而更好的推动整个新型医疗(品质医疗)领域的进步。
一、何为新型诊所
新型诊所广义上指的是所有新型医疗机构,包括第三方医学中心及各种医学中心。
具备几个特点, 第一更能体现医生服务的价值和看病过程中的人文价值,第二以医生和患者为双重中心,第三实现医药分开,第四管理信息化,以及商业健康险更多参与等,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所有的新型诊所的理念,都贯穿于一个新的医学模式。
这个新的医学模式其实已经宣传了一二十年了, 但是能够做到机构的还是很少,能够对它理解到内涵的人,是少之又少。 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这些角度去做一个新型医疗,看似很简单,实则非常不容易。所以说新医学模式理念是否能够更加深刻地贯穿到我们学医、行医、办医的过程当中,是你的医疗机构能否更有内涵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二、新型全科诊所的难点
社区全科连锁诊所是看起来非常好的模式,很多人觉得全科诊所很性感,但他又不想做,因为很难赚钱。 难在哪里?
第一:优秀全科的医生,很少;培养体制不健全,难以产生持续的全科医生。
第二:政策没有落地,国家没有私立全科诊所资质真正注册的落地政策,所以说没法注册。
第三:居民理念还未很好转变,居民对我们这个医疗服务价值买单,还需时间。
最后是运营管理人才及其缺乏,这个应该是当前新型医疗机构非常痛的难题。
所以说做全科诊所发展,仍然面临非常大的困境。 虽然说我们今天的标题叫做社区全科诊所,但是它不是真正国际意义上所倡导的全科诊所。 国际意义上真正的全科诊所,是具有全科医生资质,及全科诊所牌照的诊所。如果中国目前没有真正的全科连锁诊所,那中国现在有哪些形态可以称之为全科诊所的?
三、中国全科诊所的类型
第一类:以高端商业健康保险为主要获客类。 例如和睦家、维世达、百汇、SOS、环球医生等等,它们主要做全科,但是主要为保险客户服务。一半以上都客户都来自保险。这种类型的全科诊所发展规模非常受商业保险覆盖度的限制,短期内难以做多。
第二类,互联网医疗线下诊所。 自2016年初,大部分医疗互联网公司C轮都融不到的时候,他们在寻求怎么样积极转型。然后从去年年初开始就探索线下诊所,到目前来讲,已经有丁香诊所、微医全科中心、杏仁门诊及企鹅诊所等在探索线下全科连锁诊所。
第三类,传统中西医结合类。 在县城、城中村各个地方居多,这是中国全科诊所最多的一种类型,目前总数约21万。
第四类,新型全科。 例如强森、正广兴、安德、邻家好医、博厚、信睦、中德康桥、医家心等。这种新型类,跟刚才所讲的新型诊所的定义比较接近。
第五类,中医馆类。 中医的属性也就是全科一种形态。例如和顺堂,农本方。和顺堂是中国目前医馆数量最多的一家中医馆连锁。农本方来自香港,也是香港最大的一家纯中医的连锁中医馆。这两家的核心,都是”药“!
第六类,社康服务站。 社康服务站属于国家卫生体系,一般是社区医疗体系的卫星服务店,这里面基本跟全科诊所类型差不多,里面的医生也都是全科医生,只不过这些全科医生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全科医生,大部分都是政府每年找不同的专家培训几次,就是“全科医生”了。
在这六类当中,我们更看好新型类和传统中西医诊所升级类,而“传统中西医结合诊所升级型”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成都模式。成都诊所我们看了很多,它为什么能够做得好,为什么有那么多流量,这里简单总结了一下(如图)
全科诊所的“成都模式”
我们都知道中国这些年出现了很多新型诊所,但目前大多数都是亏钱的。而“成都模式”的诊所,一般在六个月左右就盈亏平衡了。
其实任何一个新的模式在出来时,社会接受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新型医疗形态,居民接受需要时间,资本的认知和医生认知也需要时间,所以“新型”虽好,但要准备想办法首先度过生存期!
大部分传统中西结合诊所也正逐渐向新型诊所升级,过个五到十年,中国整体诊所水平会比现在至少上升一个层级。
接下来就全国主要城市来分析成都的办医环境、发展趋势,以及介绍几个城市的办医环境。
四、六大城市办医环境分析
第一:北京、上海。 我们认为,首先这两个城市是很难做全科连锁的,因为它医疗资源丰富,医疗体系配套非常完善,这种医疗资源分布不太利于小诊所生存。另外政策上也有限制,比如北京五环内,都不怎么批小诊所、普通的诊所了。上海更加不愿意批小诊所资质了,政府觉得公立在各方面做的都很好,不怎么需要社区小诊所,鼓励差异化的办医,所以上海的诊所都以高大上为主。
第二:广州。广州可能是一个容易被人遗忘的城市,但随着医疗政策开放,基层医疗逐渐打开,这两年的广州医疗崛起的非常快,势头非常猛。个人认为广州无论是在高端医疗、专科医疗,还是基础医疗都有非常好的底蕴,经过这一次改革,他们会激发出非常大的能量。
第三:深圳。这是一个医疗政策非常开放的城市,但通过深刻的讨论分析,深圳现在办基础医疗和“高端”综合医疗方面都非常的尴尬。目前来说深圳“高端”医疗并不多,基本还难以盈利。而基础医疗却也做不起来,为什么?
跟大家简单解释几个原因。第一高端医疗,我们都知道“高端”医疗目前的主要付费方是商业健康险,而深圳目前的商业健康险市场额连北京上海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还没有足够支付高端医疗的的人群。同时深圳介于广州和香港之间,虽然政府在不断加大投入,但整体医疗资源还是不乐观,稍微大一点的病,有经济能力的人就去香港或广州了。另外深圳是以“民营经济”为代名词的城市,大部分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对物质消费特别是为医疗服务买单观念上还远不如北京上海。但是这几年,从高阶层的教育为主的群体正在发生了改变,所以深圳办医的春天还没有到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
那深圳的基础医疗也为什么难做呢?大家都知道中国大部分的基础医疗诊所里面,老人群体占50%以上,深圳作为非常年轻的城市,老人占比非常少。第二,深圳的社康相对比较发达,截止2015年底将近有600多家社康中心,按照政府规划,到2020年,还要增加600家社康,包括社康服务站,而社康中心是政府托底的,或者政府买单的。所以做私立的全科诊所还是比较难的。前天晚上我给我们诊所学员分享了,香港有四个上市的医疗连锁公司,即使离深圳那么近,他们都没有在深圳开诊所,我相信这是有原因的。
所以说如果有想到深圳开全国连锁全科诊所的朋友,需要再多多观望。专科诊所的机遇会比全科好很多!
第四:杭州。中国办医环境特别好的城市之一,政策很开放,创业氛围浓,同时具备很强创新的互联网环境。如丁香诊所,微医全科中心,邻家好医等,他们的医疗机构跟我们成都这些诊所,最大的差别是他们的产品互联网化非常好,对互联网化的营销意识也特别强,特别是医疗机构配套以后的商城产品这一块做得特别棒。成都这边,虽然是成都模式,他们更是偏传统生意,而杭州已经开始做网络生意。还有全国中医看杭州、看江浙,那边的中医非常好,大一点的中医馆营业额一年可以达一两个亿,但这一两个亿不是医馆的收入,他们有有网络,网上的产品可以卖到全国,所以杭州的医疗互联网商城发展得非常好。
第五是重庆。按整个大重庆市来算,它是全国人口最多的,3000多万。北上广深、重庆加成都,这四个城市的人口排在前六位,杭州是最后,基本上是国家代表性的城市。重庆发展潜力非常巨大,但是重庆的政策还不够开放,跟成都还是远没有法比。所以说重庆市,大家如果要去,等待机会,做一些准备,还是不错的。以上是《诊锁界》对于全国几大城市办医环境的研究及初浅分析,供大家参考。
五、不要急,也不要轻易去一线城市
一般很多人想做连锁,一开始就想全国布局,就说我们在北京做一个,我们在上海做一个,我们在杭州做一个,再在深圳做一个,其实这些城市我觉得你们去都很难,大部分会成为炮灰。投入很大,也不好做,当地很多人费了多少资源都做不起来,凭什么我们一个外地人跑到深圳,跑到北京就能干起来呢,目前还是非常难的。我们之前有一篇文章,中国的连锁诊所看二三四线城市,大家可以查看下。
六、成都全科连锁诊所发展趋势
接下来我们讨论成都全科连锁诊所,未来发展到底有哪些趋势呢?
新品牌会增多 ,因为这些开诊所的老板,意识会越来越强,一些资本也是很好,不同模式的中医馆,中西医结合,新的健康管理功能学等等,各种平台都会越来越多。同时品牌多,模式也会更加鲜活。
连锁的速度会逐渐加快, 不会像之前慢慢摸索,据我们初步估计,在成都具有连锁品牌的,很有品牌的意识的这些诊所,至少超过二三十家,这样的数量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
连锁的区域会发生变化 ,目前大部分连锁主要分布在成都高新区和主城区,对于成都的副城区还没有去做,随着机构越来越多,一些连锁会逐渐的向成都周边靠近。很多在城乡结合部或县级市的模式,有望向三四线城市延展。
成都会成为近几年全国诊所投资并购最活跃的一个城市,完全超过北京上海杭州。所以接下来的投资机会会很多,同时有很多的小诊所活不下去,它需要被并购,随之而然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个体小诊所会被淘汰,这是必然的。
逐渐开始存在竞争:所以在很多地方都还是“从0到1”,都在讲怎么筹建诊所,但是在成都,门诊之间已经开始有一定竞争了。目前品牌都集中在成都核心区,大家都在慢慢聚集,这样有可能形成供过于求,品牌的竞争也会开始加剧。所以做连锁诊所,如果不到成都考察,我认为那是有缺憾的。
能否复制成都模式,建议大家可以对照几个标准,第一个最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政策。自己当地的政策有无真正开放医生多点职业,公司是否可以注册诊所,诊所的科室设置上有没有好的政策,等等各方面是否更加开放,如果不开放,模式基本很难复制。第二观看当地医疗资源分布情况。成都医疗资源比较集中,剩下一大片区医疗资源并不丰富,居民看病太远;另外一个成都是西南的中心,有大量的人口,近几年逐渐向成都聚集,造成了很多城乡结合部或者成都边缘的居民看病没有地方去,所以诊所的需求就出来了。那在你们那个地方,就这几点,政策和居民理念,还有医疗资源,需要认真考察是否能对得上。
七、办医的“诗与远方”
我们今天会场的人大部分是跨界,加入医疗行业的,是“入世”!刚进来很多还不懂,所以要讲 社会办医 的“入世之道”,何为社会办医大学的入世之道。大家知道大学之道是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么社会办医大学的入世之道是什么呢?我心目中的办医之道是这样的,不是标准,只是分享。“办医之道,在医医德,在信民,在济世安邦”,办医的最高宗旨,是要将开创者办医理念、医生行医理念、学生习医理念三者的正能量宣扬传播,在于使居民能够转疑为信,在于达到救助世人,使国家更安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