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团收购摩拜看行业收割者的模样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从美团收购摩拜看行业收割者的模样

【编者按】 美团 收购 摩拜 ,一下子拿下“共享出行”领域的半壁江山。此时心塞的不只是 ofo 戴威,滴滴程维的内心也备受煎熬。一个公司的大小,取决于创始人的格局和基因,从这点来说,ofo戴威和美团王兴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选手。那么一个想成为真正的行业收割者的互联网公司要具备哪些特质呢?

本文原作者:李成东,经亿欧编辑,供业内参考。


4月3日消息,美团正式以27亿美金收购摩拜,并承担摩拜10亿美金的债务。27亿美金,包括了10亿美金现金,加上17亿美金美团点评的股份。

恭喜前腾讯的两位同事,胡玮炜,可以说是最为成功的互联网创业者之一, 而实际操盘手王晓峰,作为职业经理人也成功退出。胡玮炜股份有9个点,换算下来可以拿到15.3亿元,王晓峰比胡玮炜少2个点的股份,也可以拿到11.9亿元,都算是功成身退。包括天使投资人李斌在内的其它投资人,也都赚到了。

从美团收购摩拜看行业收割者的模样

美团为什么要收购摩拜?出行对抗滴滴,支付备战蚂蚁金服

两周前美团出行在试运行一年以后,杀入一线城市上海,在短短一周时间就拿下了滴滴30%的订单。具体可见《滴滴7年夯筑的壁垒,美团出行7天就打破了|李成东》但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血补情况下实现的,美团出行真的想撼动或者反超滴滴,几无可能。美团点评正在快速进入滴滴所在的出行市场,滴滴日订单量2500万+, 除非进入到更加高频需求的 共享单车 市场,拿下更高频的共享单车市场,或有可能逆袭滴滴。 美团收购摩拜,心塞的不只是ofo,心里千万个草泥马的还有滴滴程维。

收购摩拜与美团发力出行市场战略有直接关系,但还有另外两个更重要的维度。 一个是共享单车未来会成为最核心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一个是美团点评想自己做大移动支付,王兴必须要拿下共享单车场景。 所以昨天东哥在发朋友圈点评的时候,大家要思考的 重点不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型是否成立,摩拜为什么“难以为继”卖给美团,而是美团王兴为什么要追着实际操控人李斌拿下摩拜?摩拜在整个美团点评的未来战略中,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每天中国人有30亿+次出行需求,大部分选择还是低廉公共交通工具,打车还是小众需求,从市场预测来看共享单车每天的需求至少是2亿人次, 日订单量远大于淘宝/天猫(6000万+)、京东(1000万+),滴滴(2500万+),美团外卖(1500万+)。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腾讯要战略入股摩拜,而阿里要重金投资ofo和哈罗,本质上打的是支付市场。

从出行和支付,这两大战略意义上来看,美团花37亿美元收购摩拜一点都不贵。接下来,美团点评马上就要赴香港上市,收购摩拜也有助于提升美团点评的估值想象空间。

公司的大小,取决于创始人的格局和基因,从这点来说,美团王兴绝对是国内数一数二的。

ofo戴威给自己的年轻气盛付出代价

美团点评收购摩拜,必然会加大对共享单车的投入,也通过美团点评多年积累的经验,大幅提升摩拜的运营效率。所以皮球踢给了ofo,ofo接下来该怎么办?ofo的投资人该怎么办?阿里已经重金投资了哈罗,不可能同时支持两家共享单车公司。而且 从长远来看,共享单车持续的高强度竞争是长期存在的,也就是不大可能盈利,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无底洞。 如果没有新的投资人进入,那么必然会导致ofo违约,阿里将通过债转股形式,低成本控股了ofo。

半年前,年轻气盛的戴威拒绝了滴滴程维希望ofo与摩拜合并的建议,赶走了滴滴派来的管理层,失去了滴滴的支持。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见大势已去,就把股份卖给了阿里。阿里之所以收这股份,并非与朱啸虎交情好,而在于金沙江创投持有的股份是有一票否决权的。戴威以为引入了阿里,可以平衡滴滴,但实际上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滴滴明显是腾讯系的公司,与阿里关系很差,在董事会决策的时候,肯定是相互死掐。缺钱的ofo,病急乱投医,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ofo共享单车抵押给了阿里,拿到了暂时保命的10亿现金。

戴威,真的是年轻气盛。难道笃定自己就能够在两三个月内融到钱,把钱还给阿里么?还是自己早知道了结果,故意换种方式,绕过滴滴,低价卖给阿里? 阿里要么自己经营ofo,要么低价甩手给哈罗接盘。

从美团收购摩拜看行业收割者的模样

如果2017年年轻的戴威接受滴滴程维的建议,ofo和摩拜合并,那么就不存在美团收购摩拜,然后在出行市场逆袭滴滴了。其次合并以后,减少内耗,商业模式更健康,哈罗也不会有机会“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反超摩拜和ofo。那么摩拜和ofo未来作为独角兽单独上市,有更大的资本想象空间。其三如果ofo和摩拜合并了,滴滴也没有必要自己去做共享单车了。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成功套现离场,留下的是滴滴程维被深度套牢,一声叹息,两家关系也不如以往。还因为戴威不同意ofo与摩拜合并,两家在一二线城市恶战,哈罗通过三四线城市反超ofo和摩拜,渔翁得利。哈罗的反超已经势在必行,摩拜最终经营的亏损,新的融资艰难,被迫卖给了美团。美团点评有了摩拜,在出行市场,是可以与滴滴在出行市场一拼高下的。就如当年朱啸虎自己说的, 高频打低频,高维打低维,降维打击。 现在该恐慌的是滴滴了,2017年底滴滴收购小蓝单车,正式进入到共享单车市场,但是目前来看,小蓝带给滴滴的“能量”杯水车薪。

美团点评收购了摩拜,ofo最终可能面临的选择就是债转股方式,低价让阿里接盘。 除了戴威及创始人团队,直接损失数亿美金,顺带遭殃的还有投资人损失十几亿美金。阿里已经明确全力支持哈罗了,哪个投资人愿意继续赌一把ofo?

戴威,还是太年轻,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有野心,没谋略,还欠缺执行力。管理能力欠缺,供应链贪腐,不能控制成本,提升效率,亏损严重。 在2017年ofo亏了60-70亿,摩拜20-30亿,哈罗是亏损最少的,小几亿,加上2017年底融资,哈罗手持现金最多的共享单车公司。而哈罗启动全面的免押金成了“压垮”ofo和摩拜最后一根稻草,跟还是不跟?再加上ofo和摩拜融资遭遇挑战,才有了现在的收购,真的很艰难。

同样的是大学生创业者,饿了么的张旭豪显然水平高很多。见机行事,虽然一开始拿了腾讯和京东的钱,但最后还是果断抱了阿里的大腿,最终成功把公司卖给了阿里,自己和投资人也都算是功成身退。

互联网创业越来越依赖资本,上半场是谁融资多谁赢。BAT不融资,也早就挂了。但资本只是必要条件之一,还不够玩家撑到决战。 最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创业早融资、融资多就能一定赢吗?

谁才是最终的收割者?

另外成功的收割者又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谁才是最终的收割者?

最近有三个经典案例,讲得都是领先者被跟随者反超逆袭的案例。

一个是美团。 不防再来回顾一下美团的逆袭:

先说说美团和点评的那段:按成立时间看,点评成立最早,拿钱最早,2003年就上线,做团购是在2010年,最终却被美团吞并。

美团2015年10月吞并点评,有了点评的几亿用户流量,才有今日美团出行出击滴滴的可能。你可以不用美团,但你很难回避点评。点评,真的是非常非常优质的资产。

其实点评还不是团购最早的玩家,国内玩得更早的是冯晓海的满座,但在当时那个阶段拿钱最多的玩家老大是吳波的拉手。然而最后这些玩家的声音越来越小,最终或被收购,或消失了。

在出行市场,滴滴也不是最早的玩家,也不是最早拿钱的玩家,成立于2011年的摇摇招车,北京市场的绝对老大,很早就拿到了真格和红杉的350万美金A轮融资,那个时候滴滴和快的连天使轮都没有拿到。但最终,滴滴吞并快的,又吃下了uber中国,成为了网约车老大。本以为江山坐稳了,然而还要被“打”,美团出行才是最终的收割者吗?

第二个案例依然是出行市场—— 哈罗单车

2017年3月和哈罗单车创始人杨磊聊过。但那个时候,包括东哥在内的所有人几乎应该都不会觉得哈罗单车有机会,入场太晚了,2016年9月份才上线,而且在资金,品牌,技术等各方面都没有优势。

从美团收购摩拜看行业收割者的模样

2017年5月时哈罗的订单量也只有摩拜和ofo的五分之一,杨磊和我说那个时候,账户里的钱也就“刚刚”够发员工工资。做的时间晚,品牌弱,钱也拿的少,那个时候滴滴和阿里已近入局支持ofo,腾讯和高瓴支持摩拜,哈罗凭什么还有机会翻身呢?

从美团收购摩拜看行业收割者的模样

而到了今年3个月哈罗的日订单量到了1500万次/天,而ofo只有1200万左右,摩拜比哈罗多个100万单,但哈罗超过摩拜估计也就是这一个月的时间了。 哈罗是如何逆袭的,是个非常值得研究学习的经典互联网逆袭案例。

第三个逆袭案例是京东

京东的成长和融资有着直接关系。但京东电商真正开始成立发展时间是2004年,2007年拿到了今日资本徐新2000万美金,2010年拿到了高瓴资本张磊的3亿美金融资。

论到出生时间,京东没赶上最好的“点”——当当是1999年成立,2004年就盈利了,而且已经拿到了几千万美金老虎基金投资,2010年也率先到美国上市,现金储备比京东多得多。也是在2004年亚马逊收购了雷军的卓越进入中国市场。在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劲敌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新蛋网中国,也就是说京东所做的类目已经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另外就不提后来被苏宁国美阿里围剿了。到了2007年,2008年,最热门的新电商公司还不是京东,而是用户粘性更强的母婴电商李阳创办的红孩子。

论销售规模,到2017年京东GMV是1.2万亿元,营收2632亿,当当不会超过200亿元,收入不超过100亿。只是看图书音像,京东也在2017年反超了。而在京东的成长历程中,被干趴下的竞争对手包括新蛋网(2009年),当当网(2016年宣布退市),易迅网(2014年收购),1号店(2016年收购),而苏宁和国美已经不再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商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唯一阻挡京东的只剩下了阿里巴巴。

好了,问题来了, 具备什么样特质的互联网公司会是最终的行业收割者,供创业者和投资人参考!

首先是追求用户体验,和成本效率放在第一位的公司。 简单的说,就是烧钱必须更有效率,能够沉淀用户,沉淀能力不会被融资更多的公司搞死。这是苏宁易购不可能打过京东的根本原因,不是苏宁没有钱。

其次至少是第一梯队的公司,融资不能太少,成立时间不能太晚。 京东虽然成立时间不是最早的,但晚两年的老卜的易迅网和王治全的库巴网,就没有那么好运气。老板能力上,并没有那么大差距。哈罗、美团、滴滴、京东几家逆袭的公司,至少都是第一梯队,受到资本宠幸的公司。

其三核心创始人团队是有创业经验的, 无论是杨磊,王兴,还是刘强东在创办各自公司的时候,都是多年的创业者了。中国创业环境太恶劣了,创业者没有历练过很容易被搞死。管理就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其四创始人都能够主导公司业务发展的人,而不是资本。 当年刘强东坚定要做物流,扩家电,而徐新都反对过,还是觉得“小富即安”,稳扎稳打比较好。所以 徐新当年投京东刘强东,就没想到过京东能够给今日资本带来这么大的荣耀和利益。 其实东哥身边就有特别多的创业朋友,被“资本”坑过,就是自己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主见,被资本牵着鼻子走,好好的业务,越做越差。钱越拿越多,业务越来越不稳定,心也越来越不安,心虚的不行。


【精彩推荐】4月20日,亿欧汽车将在北京车展前夕在京举办 “预见·科技出行——GIIS 2018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峰会” 。本届峰会将邀请来自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汽车供应商、科技公司、自动驾驶服务商、动力电池企业以及智能出行平台等企业代表,围绕科技出行的现状与趋势展开探讨和分享。报名咨询: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534

从美团收购摩拜看行业收割者的模样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摩拜37亿美元卖身美团美团全资收购摩拜美团收购摩拜单车美团收购钱袋宝摩拜单车 美团ofo收购摩拜摩拜卖身美团美团投资摩拜美团收购摩拜美团被收购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