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5.5亿美元投资京东,双方能否擦出火花?
刚过去的6.18,大家都剁手了吗?
成功发起、创立6·18购物节的 京东 ,已经对外发布2018年购物节的官方数据:京东618全球年中购物节累计下单金额已达1275亿元,再创新高(这个新高是年年必须创的)。
同一天凑个“双喜临门”,京东不仅公布创新高的购物额,还在官网和官方微博公布了重磅消息:全球科技公司巨头 谷歌 公司将以5.5亿美元现金投资京东,并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
拉上了谷歌的京东,不仅成功霸占了各大购物狂的屏幕,还瞬间抢占了中美各大科技媒体的头条。然而,这场投资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密探今天就来带你分析分析。
投资对京东意味着什么?咱们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自然是牵动眼球的“5.5亿美元”本身。5.5亿美元是一笔巨款,可是放在625亿美元的京东身上,就只能算“毛毛雨”了,连其市值1%都不到。对谷歌来说,投资占比小,获得的又是A类普通股,在京东机构持股排名中,都挤不进前五,因此话语权很小。
因此这事儿就是“看着很壮观,细思然并卵”。有个类似例子,就是2016年,苹果公司投资给滴滴十亿美元,当时宣称两者“强强联手”的不在少数,现在你还记得这件事么?
(注:京东设立了AB股的双重股权制度。 刘强东 所持股票属于B类普通股,其1股拥有20票的投票权;而除刘强东之外的其他股东,所持股票属于A类普通股,其1股只有1票的投票权。因此刘强东持股虽然只有15.8%,却拥有公司80%投票权。)
此外,伴随这笔投资,双方达成了一系列计划和协议。第一,“结合京东在 供应链 、物流领域的专业能力与谷歌强大的技术优势,双方将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个性化、流畅便捷的购物体验”。
同志们, 谷歌最强的技术优势在哪?搜索广告啊!
“京东计划优选一系列商品”,通过Google Shopping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领域销售。所以,以后你在谷歌搜索商品,很可能会看到来自京东的推荐。
但是除此以外,谷歌能给的帮助还真不多。 谷歌自己做 电商 和购物成绩平庸,又不像 亚马逊 那样有大规模的线下仓储物流布局。即使京东想走出海外,恐怕还得靠自家的物流。
京东发展的核心在于供应链管理,包括物流建设,是其重中之重。上个月初电话会议中,刘强东自豪地说:“京东物流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竞争对手。”
虽然国内物流建设起来了,京东也得布局海外业务找机会啊。但是今年以来,京东主要动作都集中在东南亚,且以投资为主要手段。步伐相较于 阿里巴巴 慢了很多,并且在东南亚市场,谷歌和京东都算“门外汉”。这俩公司联手后的第一步大旗,真不是那么好下的。
最后,我们再说说京东的企业文化。一家公司设想的目标远景和战略规划再完美,最后拼的还是具体执行。事儿做到什么程度,是“做了”、“做好了”、还是“做的太棒了”,得看企业文化是不是有凝聚力,能否调动主观能动性。
京东最近因为“杀熟”(越是资深会员,同一款商品看到的价格反而越贵)、“618商品涨价再降价”,和刘强东亲自手撕自家快递“兄弟”,屡屡登上社交网络热搜,迎来铺天盖地的差评。
此外听闻东哥性情中人,带的公司也很有“江湖味道”,具体就是知乎上经常提到的“内部斗争严重”。
小探的看法是:如果10万员工的大型企业,没有成体系的规章制度,没有领导以身作则的企业文化氛围,那它会难以井井有条地良性运转。
谷歌瞄准811亿美元零售市场
据京东方面透露,谷歌这次战略投资将获得京东2710多万新发行的JD.com A类普通股作为回报,按照原始发行价格20.29美元计算。这么算下来,已经相当于5.4亿美元了。但这次出资5.5亿美元并非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投资部门,而是谷歌自己的业务投资。
与京东相对应的,我们来看看谷歌方面发布的官方消息。
在谷歌发布的官方新闻里,谷歌完全不避讳,瞄准的是亚太地区这个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
谷歌表示,预计到2025年,仅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将在网上花费811亿美元。谷歌希望联合京东,探索消费者轻松购物的新方式,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购物。这可以说是谷歌跟京东展开战略合作的最大动力。
苦心经营零售,不敌亚马逊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天(美国时间周一),京东股票开盘价格为45.03美元,但中途一度跌到43.17美元。相反,谷歌却在开盘后,一路上升,达到了每股1173美元。从股市反应来看,似乎美股市场认为谷歌在这次投资中,更占优势,更有利于自身业务发展?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谷歌母公司Alphabet总市值为8172亿美元,已经被亚马逊8364亿美元市值超过。
危机感非常重的谷歌,如今有一个迫切任务,那就是:持续发力零售业,来对抗另一零售巨头——亚马逊。
2014年,时任谷歌董事长Eric Schmidt在柏林的一次访问时就指出,人们不认为亚马逊是搜索工具,但是,大家要是想买什么东西,一般会直接在亚马逊上找。他还附了一个研究数据说明: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希望直接从亚马逊搜索——购买东西;这些购物人群的数据,是通过谷歌查询商品人数的两倍多。
当亚马逊越来越像搜索引擎的时候,自然对谷歌造成了威胁。
谷歌在零售业铺展了两个很重要的渠道,一个是Google Shopping,另一个是Google Express。
Google Shopping虽然翻译过来叫做“谷歌购物”,但它的前身是Google Product Search,简单说,是一种产品比价机制,只要你搜索某个关键词,比如“bike”,出现的就是各商家在售的自行车,供你选择。
对于商家,尤其是外贸商家来说,任何公司都可以提交产品资讯。谷歌购物不仅不收取任何销售佣金,还拥有极大曝光量,确实是更快把自己产品卖向全球的重要举措。
但是,欧盟在2017年惩罚谷歌,开出了24.2亿欧元的天价罚单。惩罚理由就是:谷歌在首页展示商品时,更倾向于展示自家比价服务里面的商品,与其竞争的比价网站通常只出现在搜索结果的第四页。这明显对其他竞争对手不公平。
借助于自家的搜索渠道,再加上比价服务,当更多商家把产品在谷歌曝光后,谷歌还实打实发起了线上线下“联手”零售的举措,那就是Google Express。
早在2013年,谷歌推出了Google Express。
刚推出时,它允许会员从美国37家知名连锁零售商店订购商品,比如Costco,Target,Walgreens等(官网显示目前零售商店数目达到61家),递送时间为当天或者两天,或者一周内。也就是说,比起亚马逊99美元的Prime会员服务才能够两日达,谷歌速度还可以快上一整天。
为了打通线上线下购物,谷歌还不停琢磨其他办法。
在美国市场,亚马逊就宣布与沃尔玛合作,不仅在Google Express中提供沃尔玛的产品,还让用户能够在谷歌的虚拟助手和扬声器Google Home上订购零售产品,这是对亚马逊Alexa服务直接发起挑战。沃尔玛与谷歌的联盟,实际上就是双方联手抵抗贝佐斯帝国的威胁。
在欧洲市场,谷歌这个月早些时候宣布与欧洲最大的零售商家乐福一起,向法国人民的家庭提供当日交付的食品,这也越来越像Amazon Fresh提供的生鲜送货上门服务了。
但是,残酷的现实是,Google Express虽然开始交付新鲜农产品,但是目前根本无法成为谷歌盈利的构成,主要由于物流成本高昂。但这一部分对于谷歌维持产品搜索流量,并通过产品广告带来收入至关重要。所以说,谷歌算是“赔本赚吆喝”。
更气的是,Google Express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曝光中,摆脱不掉的title,还是“亚马逊的替代品”。面对亚马逊的王者姿态,谷歌只能算是众多挑战者之一。
用福布斯下的结论是,“尽管我们认为Google对Google Express的投资长期内应该能显示出效果,但该公司直接威胁亚马逊的能力尚未得到证实。”
最后来波总结吧:
谷歌投资京东,是其对抗亚马逊的一部分。 亚马逊市值一路上涨反超谷歌;在语音助手语音搜索业务方面,带给了谷歌极大压力;更不提其安身立命的电商业务,是谷歌难以望其项背的。而在中国范围内,谷歌选择“老二”京东,就是站在了阿里巴巴的对立面。
在美国,亚马逊是科技公司中对自己最狠、看来最能“成大事”的企业;而国内,如小探分析,京东自身颇有不完善之处。而谷歌和京东的结合,对双方既不是极为“隆重”的一件事,也不像特别能擦出火花的样子。
最后结论部分——至少从本次谷歌投资京东来看,短中期内的结果仍然是:谷歌争不过亚马逊;京东也很难翻身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