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十大关键词之“交付”:不能实现交付的企业没有“发言权”
2018年被看做是 新造车 企业 交付 的元年,此前多家新造车企业都在2018年定下了交付目标,2018年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讲更像是一场大考,是向外界证明自己能否摘掉“PPT造车、忽悠”的帽子,考验着其供应链管理、工厂产能爬坡以及制造落地能力的关键性问题,证明其能否真正踏入汽车市场。然而,面临这场大考,有人刚刚及格,有人挂了科,有人甚至交了白卷。
新造车陷交付困局,万辆“门坎”难迈
2018年以来,新造车的批量交付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如今, 蔚来 、威马、电咖、前途、新特、小鹏汽车已经成功跻身交付环节,打破了“PPT”造车的流言。但从最终结果来看,2018年的交付并不尽如人意。
一直被外界视为“中国版特斯拉”的蔚来汽车,在新造车企业当中一路发展颇为高调,在交付这件事上,蔚来也是赚足了眼球。 2018年12月15日,在蔚来ES6上市发布会上,蔚来CEO李斌宣布蔚来ES8第9727辆正式交付,而这位车主正是小米总裁雷军。但如今2018年已经过去了,外界还是没能等来李斌此前承诺的10000辆的交付。
与此同时,同为第一梯队的威马在交付这件事上也一直处于风口浪尖。自其首款产品于3月下线后,威马用了6个月的时间来为量产做准备,但直至9月才正式交付。 此前,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多次向外界传达年内交付1万辆的言论。但到了2018年12月18日,沈晖却无奈地表示,2018年年内已无法完成1万辆的交付目标。
另外,正当威马快要交付时,还发生了一起重大自燃事件。8月25日位于成都的威马研究院园区内,一辆威马EX5电动车突然起火自燃,现场浓烟滚滚,由于火势猛烈最后车子完全烧毁。这使得威马在交付进程以及信誉度上大打折扣。
同蔚来、威马处于第一梯队的小鹏汽车 也在2018年12月12日开始了交付,其在现场向24位车主交付了车辆,并收获了2000余个订单;新特汽车于2018年12月27日宣布,其已在中国71座城市完成了超过3000台DEV 1交付;电咖曾经宣布,其截至2018年7月的EV10的累计销量超过2000辆,但其中只有50%为私人买家,剩下的则投入到了分时租赁市场;2018年8月,前途对外宣称,其K50车型已经对首批车主完成交付,但其未透露具体交付数据。
可见,在这场交付大战中,各家企业虽然铆足了劲,期望拔得头彩,但无奈还是没能迎来市场期望的遍地开花,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交代。
交付难:资金与技术双重制约
事实上,早在新造车势力刚刚崛起的时候,传统车企就曾发表过言论,造车这条路其实没有那么简单,一辆汽车包含上万个零部件,其应用技术和复杂程度在制造领域都属前列,属于典型的技术、资金、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如今,这些问题全部一一找上来,新造车势力们中缺钱的缺钱、缺技术的缺技术、缺人的缺人,这些都成为新造车企业们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而作为“造车新手”,要想让汽车顺利生产并上市,摆在新造车势力们面前的第一道坎就是生产资质。于是,各大企业各显神通,有的企业通过代工生产,有的企业通过曲线购买生产资质,最终实现生产许可。
说起交付的困难,就连“传统汽车人”沈晖都不曾想到,一个交付竟然都这么复杂。 沈晖曾经表示:“不是因为生产能力跟不上,而是因为交付环节太复杂,新能源车与传统车不一样,涉及到国补、地补以及牌照等系列问题,交付复杂程度超出了想象。 ”
沈晖用“没想到”道出了新造车势力在造车过程中的种种不易。
而令“一号选手”蔚来没想到的是, 在车辆交付环节刚开始就遭到了质疑,被指交付给内部员工,引起轩然大波,也引来了同行人的嘲笑。而后,蔚来又被曝出铝制车身在技术层面存在缺陷,需要反复试验才能避免冲压过程中断裂的状况,这也拖慢了蔚来在车辆生产过程的进度,进而拖慢了交付的进程。
对于另一家新造车企业奇点汽车来说,不只面临着交付问题,在烧光70亿后,不仅推迟上市,甚至曾被传出连续三个月未能支付员工工资,企业经营已成问题。当然,就此消息,奇点汽车已经进行了官方否认。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交付这条路上,虽然各家新造车势力早已定制下交付目标,但无奈于现实发展情况,人们最终未能看到新造车势力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做出足够大的贡献。
2018的结局已经注定,2019年已经到来。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2018年的过去,造车新势力在2018年未完成的交付大关将会推迟至2019年。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2019年将成为关键的一年,在资本选好赛道后,企业靠单纯的互联网模式很难再走通。企业要想获得融资则是难上加难,所以,一大批新造车企业不得不走向倒闭。
留给新造车势力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只有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能够输出成熟产品的企业才有机会走向新的征程。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