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内忧外患,程维拿什么打破共享汽车魔咒?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上个月,成立三年多的 共享汽车 品牌途歌陷入困境,稳住用户上演了一幕金蝉脱壳的好戏。300万注册用户的30亿元以上的押金至今尚无着落。
途歌并不孤单,此前一年,友友用车、EZZY先后因持续亏损而倒闭或解散。去年5月,麻瓜出行共享汽车也宣布停止服务,就在途歌爆雷前一个月,美团亦已暂停共享汽车试点。
近日,滴滴却逆风出击,加码共享汽车业务,并宣布试行免押金政策,并表示未来滴滴共享汽车将以开放平台的模式拓展至更多城市。在整个共享经济风声鹤唳的今天,程维真的能修成正果吗?
看上去很美的共享汽车
传统汽车销费大多以家庭为主,消费者购车后,基本限于家庭成员之间使用,使用率很低,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但拥有者却不得不承担所有购车费用与养车成本。
汽车共享则打破了这一模式,用户对车辆只具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多人合用一辆车,共同承担养车成本,不仅可以省钱,且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及道路的磨损,减少空气污染,降低对能量的依赖性。
自Robin Chase与Antje Danielson 2000年在美国波士顿共同创办了第一家分时租赁互联网汽车共享平台Zipcar后,这一概念备受关注。Zipcar在2011年上市前共获得超1亿美元融资,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0亿美元,最高峰时达20亿美元。
共享经济的盛行使共享汽车进入中国创业者与投资界的视野。2015年,途歌诞生,两年后,共享汽车第一次迎来创业高潮,一个个共享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问世。
政策的加持与全国7000万持牌无车驾驶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普华永道认为,未来几年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将以超过50%的增幅发展。贝恩有关消费趋势的调查则显示,若其他出行方式更为便捷,受访者中有23%的私家车车主和21%的潜在购车者表示愿意放弃购买汽车。
看似风光无限的市场引无数资本竞折腰。截至2017年12月末,共享汽车以764.6亿元的业绩成为该年度获投金额最高的共享经济领域。
共享汽车身上的三座大山
各方的推波助澜并没有换来期待中的美好一幕。不仅如此,共享汽车的重资产模式很快让创业者们背上沉重的负担,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现有共享出行公司大多选择与整车厂合作,采用经营性租赁、融资租赁、直接采购等方式,在整体车辆运营成本中,仅汽车采购一项就高达40%。即便以10万元/辆计,一家1000辆汽车规模的共享出行企业在车辆端就需要投入一个亿左右,但要想达到一定的体量获得规模效应,至少需要数百亿资金。
不过,有了车辆以后,共享汽车的运维也是一大问题。
烧了几百亿的共享单车最终一地鸡毛,在相当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精细化管理的缺失。小黄车们一次又一次花上千万级的资金采购来昂贵的单车,但投放市场后鲜有人负责后续管理,以致大量车辆被市政城管收走后堆在郊外空地等待生锈,行色匆匆的用户好不容易找到一辆单车扫码后却发现无法使用。
对于共享汽车而言,用户使用的半径大得多,运维更为困难,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支持,调配车辆需要大量的熟练司机,在后勤保洁等方面亦具有强烈的需求。你应该很难接受被前一个用户弄得肮脏不堪的车子。
此外,在大型城市,目标用户比较集中,容易获客,但停车难、难车贵始终无法回避,而中小城市容易停车,用户群却又极其分散。
这几个因素的迭加导致一个最为致命的问题:盈利难。盈利难已经成为整个行业难以攻克的阿喀琉斯之踵,目前分时租赁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很难达到盈利所要求的阈值。
Zipcar苦苦耕耘了十几年,也没有成功解决这个难题,上市昙花一现后,最终以4.91亿美元的价格卖身于传统租车公司安飞士。
Zipcar在大洋彼岸的追随者们更是来去匆匆,不到12个月,资本市场就历经盛夏与严冬。2018年上半年,共享汽车共13家企业获得融资累计15笔,融资金额约有12亿人民币以上,不足六个月前的2%。
滴滴的困境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滴滴押注共享汽车本身就是一步险棋,何况眼下的程维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这家成立于2012年、历经7次融资总金额超2000亿的独角兽在接连吃掉快的、吞并优步(中国)后,一度在网约车领域所向披靡,视线之内找不到一个对手,但接连不断的乘客遇害事件却将滴滴推到风口浪尖,不但受到媒体与公众的口诛笔伐,而且引起了监管的强烈关注,不得不无限期关闭顺风车,并加强网约车业务的整顿工作,导致去年上半年巨亏117亿元,创业6年总亏损400亿左右,普通员工过去一年年终奖减半,高管则无奖金,对于整个公司士气构成沉重打击。
当滴滴忙于救火时,竞争对手却在趁虚而入,嘀嗒出行利用出租车的不满情绪,2018年迅速崛起,阿里巴巴旗下的高德和哈罗出行陆续进入网约车行业,神州则成功抢占了一部分高端市场。
主业不稳时,滴滴却急切开辟命运未卜的新战线,程维这一步棋走得让人有点不明白。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滴滴共享汽车在杭州、宁波两地上线了超过1500辆车供用户使用,取还车点超过450个,覆盖了商超、办公场所、机场、火车站以及小区等。粗步估算,这两个城市就需要数十亿元投入,如果延伸到国内主要城市,所需的资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已经巨亏了400亿的滴滴拿什么来继续这个烧钱游戏呢?
有人说,“共享汽车养活了周围一圈企业,但唯独自己活的不太好。”这似乎已成了整个行业的魔咒,滴滴拿什么来打破吗?
编辑:杨雅茹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