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企业“邂逅”科创板,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编者按】对于2018年“遇冷”的机器人行业来说,科创板的开闸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活力。对于机器人行业来说,科创板虽然对行业的格局略有影响,但是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改变,最为关键的还是要看企业本身的好坏和产品的竞争。
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启动了创业板,吸引资本涌入。
十年后,中国资本市场低迷,科创板开闸,带来无数期待。
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允许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还是允许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以及允许红筹和VIE架构企业上市这些创新,对于机器人行业来说,都是利好的。在强调硬科技和创新的前提下,科创板在运作模式、注册制等上面的改革,体现了其勃勃生气,已经吸引了不少机器人企业跃跃欲试。
给机器人企业开了一扇门
对于2018年“遇冷”的机器人行业的来说,科创板的开闸至少给了行业更多的可能性和猜想,更是对“资本寒冬”的有力回击,因为这是一次自上而下发起的资本制度改革。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演讲中表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2019年3月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签出了他上任以来的第一份主席令,科创板在深夜正式诞生了。
从政策提出到落地,不到半年时间,足以窥见政府和相关机构的重视程度。这背后的原因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一方面是留住好的企业在中国上市,一方面是希望海外红筹股回归。
科创板定位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交所方面表示,科创板设立就是希望资本市场能够支持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或者战略新兴产业,并且达到一定条件的企业上市。而机器人及 人工智能 是“硬科技”的重要组成。
事实上,在细则出台前,证监会就对此划出了重点:科创板将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试点注册制、淡化利润指标;各个标准均不要求盈利,从市值、研发、收入、投资机构等维度筛选。机器人企业作为技术研发型企业,还未到大规模盈利的阶段,但存在大量高市值、高研发投入、知名机构投资的独角兽企业,正契合科创板扶持方向。
“目前机器人行业的盈利状况实际上都不算太好,坦白说纯机器人公司或者说纯系统集成商,真正赚钱的企业真是屈指可数,科创板的开闸给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上市的机会,因为它允许没有盈利的公司上市,但是又有一个门槛,比如他规定市值超过10个亿,拦了一些还没有上轨道的公司在外面,而这些没有盈利但是有实力的公司恰恰是最需要资金的。所以对于机器人行业来说,是绝对的利好,等于开了一个门。”有业内人士表示。
相关证券投资机构也称,科创板为机器人带来重大利好,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机器人新一轮景气周期即将开启。科创板是机器人加速证券化的重大利好,产业迎来十年难遇的独角兽投资机遇。
机器人企业逃离新三板之殇
“中国的纳斯达克”之说再次被提及,但这一说法从创业板到新三板一直在提,这一次,希望科创板不会令我们失望。
对于普遍盈利能力都比较弱的国内机器人企业来说,主板上市的门槛太高,新三板挂牌曾经成为企业家的“福音”,然而,被给予厚望的新三板却在市场不断膨胀、不断扩容的背景下逐渐步入低谷。这两年,在“摘牌潮”、“跑路朝”之下,新三板一地鸡毛,机器人企业也不例外,而机器人企业在新三板市场的“不冷不热”正是出现大量企业逃离新三板的原因。
截止到2018年10月,已经有共计11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宣布终止挂牌或暂停转让,其中铭赛科技、智臻智能、凯尔达、行健智能、朗驰新创、精川智能、海威智能已终止挂牌,而艾机器人、七维航测、鑫辉精密、金石股份则发布公告,暂停转让。
在新三板企业摘牌频率加快的背后,一部分原因是证监会高层“能够转板的就转板”、IPO提速、解决IPO堰塞湖等相关话语释放的积极信号,另一方面,自2016年10月21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布后,新三板市场退市机制逐步完善,新三板企业退市也更有主动性,在企业经营不善或暂时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退市的方式重整态势。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帮不了机器人企业,虽然一些机器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一些帮助,但是普遍不如预期,在此情况下,科创板的开闸给了机器人企业新的出路。正如卡诺普营销中心总经理周大胜所说:“上新三板一方面投资人不同意,而另一方面,卡诺普自己也觉得没有意义。对于卡诺普这样估值在10亿左右的企业来说,上主板又很难。前段时间有券商过来谈,我们的首选目标还是科创板。”
此外,科创板的加快推出,给市场带来了一种不同的游戏规则。科创板与众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其本身在资本市场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下扶植科技创新企业,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向上为主板输送优质上市企业。所以,科创板包容度提升明显。
重核心技术 鼓励创新
在门槛放低的同时,科创板特别强调了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对机器人企业来说,这是比盈利门槛更加难以达到的标准。
在泰达机器人总经理陈大立看来,科创板对于机器人企业确实是一个机会,科创板看起来很宽松,其实也有一些要求,目前来看还是比较高的。“达到营收和估值其实不难,主要还是看你有没有核心技术,科创板主要强调创新性和先进性,偏研发技术类的企业更有机会。”
“从创新领域上来讲,科创板明确提出支持具有核心关键技术的企业,靠商业模式来运行的企业,比如说互联网企业等,不是科创板要面对的企业,关键是要有硬科技、硬实力。”埃华路总经理黎广信表示。
前不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论证专家组组长、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赵杰教授在公开演讲中表示,2019年及以后,应该是中国机器人的转型年。他认为中国机器人在2019年面临三大转变,即由虚向实的转变,由量向质的转变,由泛向专的转变。中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国家机器人产业的一个最大隐患,如何攻克这些核心技术,实现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可控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关键攻克点。
“所以我觉得政策的偏向对于实实在在做事的公司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支持作用,以前上市是看你的市盈率多少、回报多少,现在不是了。”黎广信进一步指出。
可能上科创板的机器人企业
3月18日,科创板开门迎客,首批申请企业也成为焦点,据悉,民生证券在科创板申报首日已经完成广东利元亨和江苏天奈科技两家科创板企业的申报材料提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14家企业明确公告申请科创板上市,其中包括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江苏北人。
此前,网上盛传首批上科创板的企业名单,后经证监会辟谣说不存在首批名单之说,但分析人士认为有三种潜在上市标的名单:独角兽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经进入IPO辅导阶段的企业。
前段时间,在某机构公布的独角兽名单中,物流机器人及智能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Geek+赫然在列,经高工机器人的证实,对于是否上科创板,目前Geek+还在考虑当中,GeeK+ CEO郑勇表示,主要是因为Geek+是红筹架构,如果上科创板,需要拆分架构,而科创板对红筹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另外,郑勇还担心政策的延续性。此前,Geek+本来是计划海外上市的。
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中,符合科创板定位,至少满足一种科创板上市标准的共有125家,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企业经营状况,最终筛选出有科创板上市潜力的公司59家。其中包括江苏北人和机科股份这两家与智能制造相关的企业。
自宣布推出科创板以来,一批硬科技公司密集披露辅导备案信息。自科创板消息宣布以来,接受上市辅导的企业中,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有19家。其中智能制造企业有精智实业。
在允许未盈利的公司上市的条件下,对于什么样的机器人企业可以上科创板或许市场应该有一个新的标准。
“科创板允许一批更早期的公司上市,PE倍数没法用来估值了,是需要形成新的标准。”郑勇说。
事实上,前两年,机器人概念大热的时候,企业高估值现象普遍存在,以估值作为重要衡量标准的投资法则显然已经不适应现在强调价值回归的资本市场愿景,特别是近两年,因为高估值而被资本追逐的机器人企业纷纷跳水,也给了市场一个很好的教训。
上海君屹总经理马翌鑫说:“关于科创板定位等并没有完全定稿,初衷是好的,是其它板块的补充,但是核心还是要企业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和可期的未来。”
郑勇认为,一方面,科创板能够给一批有发展前景的机器人企业以及像Geek+这种规模的企业上市的机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快速发展,加快行业的洗牌;但另一方面,科创板虽然对机器人行业的格局略有影响,但是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改变,因为就算上不了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也是很好的选择,总体还是要看企业本身的好坏和产品的竞争力。
谁在引领中国制造?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亿欧将在2019年6月的上海,于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期间举办制造新动能峰会,讨论中国制造创新的未来推动力。在这里,你会看到 国内外大型制造业企业的观点经验 、 新技术与制造业间的对话沟通 、 不同维度先进制造参与者的思维碰撞 。
亿欧新制造频道,希望成为连接工业制造领域和新技术赋能力量的一座桥梁。
峰会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08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