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专家:我国智慧城市初具规模,但没有成熟模型城市
“未来的 智慧城市 一定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城市的各类空间有效而深度的融合。在具体的形态上,可以是智慧小镇,可以是智慧城市,包括智慧城市群、城市带等等。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对智慧城市未来应如何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澎湃新闻注意到,此前冯奎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时表示,建设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其他应用型技术与城市紧密连接,是推动城市治理更高效、产业更发达、城市更宜居的重要手段。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已经全面展开,90%以上的地级市和基本上所有的省会城市,都已规划建设智慧项目。
冯奎表示,“从数量上看,我国智慧城市布局已初具规模,但高质量的智慧城市还没有成熟的模型。”
冯奎认为,对于中国城市来讲,有一个经验教训需要注意。一些地方在智慧城市发展当中只注意去引进一些所谓高大上的技术“求大求洋”,但是对于智慧城市发展并没有更多地去关注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对于智慧城市意味着什么?冯奎认为,一座有当地特色的智慧城市,可以让市民感受到这是他们自己的城市。不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有人文温度的智慧城市。
“目前的问题就在于在发展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对于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产业需求,对城市发展的痛点、市民的需求往往重视不够。未来的智慧城市发展既有很多共性的要求,也要结合地方城市的特色,要真正能实现的以人为本。智慧城市的温度,应该让市民能够感受得到。”冯奎说。
现如今,智慧城市的建设,已成大潮。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调研员栾婕在此次峰会上对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做了陈述: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品质、增进居民福祉已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
科技强国
、网络强国、
数字中国
、智慧社会等发展目标,作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
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战略部署。中国正在按照分级分类推进智慧城市理念推进智慧城市发展,主要是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栾婕说。
如何在智慧城市建设大潮中走出自己的特色?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认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但还需要注意新技术开发企业的产品思路,创造能力。
此外,赵白鸽还表示,智慧创造过程当中市民的参与同样非常重要。而且智慧城市在宣传的过程中,应该让市民清楚,智慧城市、文明城市不是仅仅与城市管理者相关,而是与市民本身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关系到子孙后代。这一点,是政府层面必须要深刻思考的。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科技创新带动资源集聚等方面着力颇多,创新机制、产业升级、人才引流、协同发展等带来了多方面的机遇。相应的,人工智能、人才赋能正深刻地影响着商业步伐。
2018年10月18-19日,亿欧将在深圳举办 “引擎·引领” 2018大湾区国际科创峰会(BATi) ,集合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慧交通等一众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分析科技创新未来趋势,盘点技术革命下的发展契机。
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64?herkunft=6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