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试点政策,是一大利好,还是一纸空谈?
【编者按】5月13日,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发布的一纸政策点燃了诊所行业的热情。目前,政策的整体战略方向已经在了,下一步是要了解医生的痛点,解决痛点,做关键举措了。医疗行业由于发展滞后、群体信赖感低、技术壁垒高,利益相关方复杂,导致很多政府的手段和政策都会受到质疑,但我们不能因此就看衰或者轻视任何一个变化,创业者最大的能耐就是在夹缝中找生存空间。
本文发于轻松开诊所,作者为Coco;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5月13日,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发布的一纸政策点燃了诊所行业的热情,可能有很多同行都关注到了,也有许多行业内外的人并不明白这到底是大利好,还是将一纸空谈。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不要高兴太早,漂亮的政策下有很多大坑。
这里也来划个重点,欢迎大家交流不同观点,一起完善、思考。这次《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提出:
将在十城市放开新办诊所的审批,简化准入程序,取消规划对设置诊所的限制,将诊所由执业许可改为备案制管理。
鼓励在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的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专科诊所。
调整诊所基本标准,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医疗机构,从审核设备设施调整为注重对医师资质和能力的审核。
鼓励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与第三方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将符合条件的诊所纳入可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机构范围。
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执行与体制内同等补助政策。
促进诊所全职医生执业发展,诊所执业医师申报高级职称时,可实行单独分组、定向评审。
建立信息系统记录诊疗信息,并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及标准要求,将诊疗信息上传至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系统。
本次“意见”很明确的说明,核心是要从诊所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为基层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更大作用,形成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诊所,成为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
大型公立医院在重大病、疑难病领域,在学术科研领域具有绝对的优势,民营机构则需要在医疗服务可及性、便利性和优质服务体验的维度下打差异化,这就给更多基层医疗医生机会,释放医生的内在服务动力,给大众更多就医的选择,提升整个社会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确实,从几个关键条款看来,政府对于诊所的发展,更多是希望落脚于社区,服务于家庭,放——设置标准,管——医生技术/质量安全,服务——第三方配套/人才机制/支付体系,目的是吸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而我们所说的民众对健康需求提升,服务的场景就是在诊所。
从2014年的多点执业、分级诊疗,到健康中国2030计划,到现在的试点政策,政府对医疗改革的决心是很明显的,方向是不变的。
许多医生都担心这又是不可执行的政策,毕竟审批不是一个卫健委的事儿,还有工商、消防等各个相关部门的环节配合,就单单机构名字这一点,就会有统一不了的问题。
反观几年前的多点执业等政策,在刚出现的时候,也是伴随着一阵质疑和吐槽,公立医院掌权者也只是嘴上笑嘻嘻,实际上你懂的,医生更是觉得那是当局者站着说话不腰疼。
而今回头看,这些政策确实是执行了,被推动了,也对行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江浙、广东、川渝一带有了明显改善。
当然,还有绝大部分地方还做不到,我国政策发展方针一直都是“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后续其实也不一定带动其他地方发展,而是那些不改变的地方/人或将面临淘汰了。
我们也可以这样讲,任何一个重大提案想要落地执行,必须得有一个牵头方,就像一个业务要做战略方向的调整、新产品要推出,都是基于一个痛点或者普适性的需求。那么在确认将要落实时,通常会先丢到一个小范围去做测试,或一个部门先行动,而这个小范围会是具有共性的、更容易获得反馈的、推动更加容易的。
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政府绝对不可能做到对于医疗步子迈得很大,毕竟这是民生,但可以给到的是方向和政策的支持,有了这个支持,可以做很多事情,你需要推动政策执行,推动行业发展。这很难,但如果容易,就不需要我们干了。
总体来说,该政策确实在与国际接轨的,这个方向非常好,给了医生很大的信心。
但是,医生没能勇敢的走出体制,或者兼职开诊所,有很大原因来自医院的阻拦和对编制职称的“牵挂”;现在体制内的医生在专业技能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人愿意走出来尝试多点执业,这样操作风险会更低。
我认为在以下医生个体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体制内的医生可能会开办或者兼职拥有一家自家的诊所:
不阻拦,所在的医院开了方便之门
有客群,已经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有资金,现有的资源还能继续放大价值
目前,政策的整体战略方向已经在了,下一步是要了解医生的痛点,解决痛点,做关键举措了。
医疗行业由于发展滞后、群体信赖感低、技术壁垒高,利益相关方复杂,导致很多政府的手段和政策都会受到质疑,但我们不能因此就看衰或者轻视任何一个变化,创业者最大的能耐就是在夹缝中找生存空间。
无论当下环境怎么变化,我们都要保持谨慎乐观,做行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开拓者,不能因为环境而麻木,也不能因为不确定性而动摇了前行的信念。
永远充满热情、希望和质疑,随时准备填坑。
往期文章推荐:
阿里健康2019财年营收50.96亿元:医药电商生猛,医疗服务板块待突破
「医药新势力」专访康爱多焦宝元丨医药电商想盈利,需自问价值几何?
通化金马“屯兵”东北,牵手政府能否打造工业大麻地方龙头?
超500万元投资池州康视,欧普康视能否搅动安徽眼视光市场?
“吃下”安徽省医药集团,国药控股稳坐当地医药流通第一把交椅
「医药新势力」专访晶泰科技马健丨“AI+制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2019年7月25日-27日,亿欧大健康将主办 “GIIS 2019第四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 ,峰会以“雁栖健谈——从【规模】到【价值】的医疗变革”为主题,围绕医疗大数据、医药创新、非公医疗和科技医疗四大细分领域的市场环境、投资热点和产业变革等话题展开探讨。
活动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85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