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面对孩子被取代的AI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我是一个作家,但是现在在做儿童 教育 。为什么?
这与我上一篇获奖的小说《北京折叠》有关。
在《北京折叠》中,我提出了两个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 人工智能 技术导致的就业取代、教育的隔离和穷困的代际传递。
这两个挑战,越来越可能变为现实。
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准备好了吗?
去年白宫发布的人工智能报告预测, 在未来10-20年间,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取代47%现有工作。麦肯锡2016年的报告,对此数字的预测是49%,而且对中国和印度的影响最大。 Siri之父、人工智能专家Winarsky的预测是70%的工作将被取代。
不管哪个数字准确,这都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未来社会将会经历剧变。
按照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与《北京折叠》的预测相同的是,工厂工人是最容易被取代的职位。而与小说有所不同的是,目前看来,一些体力服务业可能还会有所保留, 人工智能最容易取代的是低层次脑力劳动,也就是重复性、标准化的白领工作 ,例如数据文档录入、整理、行政、财务、推销、客服、收银员、银行柜员、医生助理、律师助理、秘书……
这些重复性服务业是很多人接受了多年教育之后能找到的理想工作,而这种理想工作不再能提供人生的庇护所,但凡是重复性标准化工作,未来都容易被取代。
这种剧变,我们准备好了吗?
另一方面,目前教育正日益变得昂贵而小圈子化。好的教育理念、优质教育内容、特殊的教育资源,都以越来越贵的价格推向市场,只要有需求,就有价格新高。学区房拼地产,国际学校拼学费,好的教育成为了身份特权的壁垒。在个别城市,进一个优质幼儿园都需要拼父母实力。
在另一极,有成千上万的孩子,从小没有教育的土壤。出生之后父母就可能不在身旁,缺少人的关爱与言语交流,缺少智力的资源与鼓励的环境。一直到上学之前,都没有读过书,大脑发展和心理健康常常滞后于同龄人。他们被教育排斥在外,简陋的山村,很难有高质量幼儿教育资源和内容。
前几天我们被Scott教授的文章刷屏,他说幼年是孩子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源差异带来脑发展和智力的差异。贫困地区出来的留守儿童,有一些连基本的初中教育都无法完成。而即便中学毕业,做着简单的入门级工作,他们现在面对的将是人工智能的竞争冲击。
如果未来人工智能造成大量失业,这些失业人口必然买不起昂贵的教育,他们的孩子就更没有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会继续失业,继续贫穷,继续无知。
这样的循环,我们准备好了吗?
一方面教育越来越隔阂昂贵,另一方面即使是昂贵的教育也没有对技术的挑战做出足够的应对,那我们何去何从?
我们要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我既是一个科幻前瞻者,也是一个社会政策研究者,我自从博士毕业,就一直在基金会做贫困地区儿童发展项目和政策研究,我希望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得到好的教育。
同时,我还是一个妈妈,我想给我的三岁女儿准备好面对未来的教育。
所有这些前瞻性预测让我感觉忧患,这些因素加起来,让我决定采取行动。
未来已至,我提出的问题,要自己应对挑战。
我们想要的理想教育,
到底什么样?
我想做面向未来的教育。
未来所需要的,是教育创新、教育共享。 我找到有共同志愿的人,想创造出面向未来的优质教育内容,再把这样的教育内容分享给更多的孩子。
我们希望,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被时代淘汰。
· 什么是面向未来的优质教育?
我们心目中的理想教育,是要懂爱、懂世界、懂创造。
生活在未来的孩子,想要有未来时代的竞争力,需要有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在我今年将出版的新书《人之彼岸》中,我对此做了分析。
人工智能与人类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不懂情感,缺乏对世界的常识和创造力。
人工智能运算很快,但是它们没有主观感受,缺少人类的情绪情感,也无法理解人类的情绪情感。 它们可以模拟交流,但是永远做不到人类真正的情感交流。
人类具有综合能力,而人工智能只是狭窄领域的工具。 人工智能只能在特定的知识范围中应用,无法跨越知识的边界,就像是埋头在自己方栏里吃草的马,无法看到全部的赛道。
人类有世界的全景认知,人工智能只认识世界的碎片。 人工智能具有超强的学习既往经验的能力和模仿能力,但缺乏真正的创新能力。它们可以学到数万本畅销小说的常规套路来写作,但是它们没有出于自己内心情感和想象力的写作。
情感沟通、综合看世界的能力、发自内心的创造,才是人超越于人工智能的独特优势,也是我们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
· 我们如何做呢?
我们希望从学龄前教育开始,逐渐向学龄教育过渡。
2岁到7岁是孩子大脑突触发展的高峰期,也是皮亚杰区分的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认知发展对孩子形成符号和抽象认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这个阶段让大脑做好准备,才能在小学阶段进入抽象学习。
我们希望给父母和其他看护者,一套得心应手的陪伴素材,让陪伴更快乐更丰富。
父母和看护者的情感陪伴,是孩子学会情感沟通的课堂。情感交流能力在未来必定是职业的刚需。而父母和看护者有时心里希望陪伴孩子,但在一起的时候却找不到方法,我们希望给出好的素材,让亲子之间的交流更频繁自然。
我们希望进行真正的融合式通识教育,带孩子全景看世界。
学科分割安排学习内容固然有清晰的好处,但是缺乏对世界的综合认知。人类的常识系统就是综合所有学科,建立世界的全景模型,而这正是人类智能的竞争优势。我们希望带孩子站到更高的地方,俯瞰世界,对世界有多角度、跨学科的立体认知。
视野不是你记住多少碎片,而是你如何串联它们。
我们希望给孩子鼓励性的环境,让他们把天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转化为持久的创造力。
每个孩子都是世界的精灵,他们在年幼的时候头脑中都充满天马行空,充满大胆尝试,只是成长的过程中,能力的缺失、压抑与忽视让很多孩子变得胆怯、保守、僵化。
我们希望抛出创造性任务,给孩子脚手架的支持,让他们从小感受到探索的乐趣,体验到尝试的自信。
爱、世界、创造力,这是我们对教育的信念,也是我们希望传递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