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拿了就走,躺着挣钱?
中国版的 无人便利店 来了,而且来势汹汹。
与 亚马逊 这样谨小慎微的业界大佬相比,中国版的无人便利店似乎一夜之间遍地开花,7月初,国内无人便利店在一周内2笔融资超1.3亿元。
在上海长阳路,缤果盒子欧尚店。这个15平米的小店位于路边,看上去像一个颇具科技感的大号报刊亭。通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玲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只需要扫描玻璃门上二维码,店门方可打开,顾客可以自由选择货架上的商品,然后放到收银台上,不到1秒时间能自动识别商品总价,选择支付宝等几种支付方式付款,站在门口等待几秒,识别出商品付款后,门会自动打开。如果有商品没付款,店内会用广播提示,有未支付的产品。
就在数天之前,这家店因为室温过高而暂时关门,“巧克力的甜甜圈好多都化了。”尽管缤果盒子如今在上海仅有两家,全国加起来才10家,但按照缤果盒子的计划,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这种街边的“临时建筑”要在全国开到200家。在7月初完成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后,这家已成立四年的公司宣布要在一年内铺设5000个网点。
类似缤果盒子的故事正在上演。F5未来商店对外宣布已完成3000万元的A+轮融资;娃哈哈与深兰科技签订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的协议。
自从阿里巴巴不久前推出无人店“淘咖啡”后,业界就掀起一股讨论的热潮。不论是看好还是唱衰,都没有阻挡入局者的野心。
从无人机、 无人驾驶 汽车到无人工厂,越来越多的领域和业态趋向无人,而从项目可行性、技术应用、用户覆盖范围以及推广前景,无人便利店更具有迅速落地和快速复制普及的可能。
资本的涌入让无人便利店迎来春天,然而被“ 黑科技 ”加持的无人便利店真的会成为一门好生意吗?
1、资本和黑科技
7月20日,上海天气炎热,两个来自便利店行业鼻祖日本的同行,站在上海长阳路上的缤果盒子欧尚店门口,一边拍照一边仔细查看。他们冒着酷暑,来学习中国在便利店业态上的新技术应用。
缤果盒子采用人脸识别进行购物安全保障,当消费者进入商铺购物,一旦发生偷盗行为,系统会主动记录其偷盗过程,偷盗者将不能再进入任何一间缤果盒子店。店内商品的识别全靠贴上了RFID的标签,如果不结账,出门时,门不会打开。这种电子标签,在中国的成本是4毛钱,而日本同行介绍说,在日本只需要几分钱人民币。尽管标签成本比日本高,但缤果盒子的整体运营和科技投入,还是得到日本同行的赞许。
更重要的是,它也得到资本的认同。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告诉AI财经社,财务顾问把缤果盒子介绍给她时,就觉得这个模式比较新。“去到店里,发现降低了人力成本,觉得是比较好的商业模式。”黄是一位明星项目的投资人,曾投资摩拜、土豆网。今年3月份接触后,她只用1个月就决定投资。7月3日,联合纪源资本、源码资本、银泰资本投资缤果盒子1亿元。
4年前,F5未来商店创始人兼CEO徐海成谋划做无人便利店时,市场上找不到一个玩家。4年后的今天,无人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让他感到既兴奋又有一些担忧。
兴奋的是行业关注度高,成为一个新风口;担忧的是,竞争加剧下,从业者会盲目跑马圈地。
徐海成的F5未来商店是一家无人便利店,从2014年10月第一家开业至今,已布局3家门店。6月26日,经老股东介绍获得创新工场A+轮3000万元融资。
徐海成清晰记得,无人便利店关注度高,始于去年12月亚马逊无人店Amazon Go的发布,不久前无人店 “淘咖啡”的出现又添了一把火。
据居然之家怡食家超市总经理安利英观察,她6月在展会上推出无人便利店——怡食盒子(EAT BOX)时,没有发现会引起这么大关注。在她看来,市场突然火热与马云推出“淘咖啡”密切相关。
7月8日,无人店“淘咖啡”一亮相就吸粉无数。5天时间,共有6000人体验,产生7000笔订单。
“淘咖啡”是阿里巴巴首次将无人结算技术应用到线下,消费者打开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就可进入店内购物,离店时通过由两扇门组成的“支付门”,会自动扣款,实现“自动识别、即走即付”。
截至目前,除互联网巨头外,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Take Go、Moby等创业企业,以及娃哈哈、居然之家、永辉超市等传统企业均已入局无人便利店市场。
入局的原因一方面是技术日趋成熟,让无人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是因为便利店是零售业中少有不断保持增长的业态,而人工成本高是其一大困境;此外,资本的进入又进一步推波助澜。
“淘咖啡”背后,就是应用集自主感知、目标跟踪和意图识别等系统于一身的物联网技术方案。这套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感知消费者在货架前停留多久,还可以感知消费者拿了什么商品又放回了什么,并自动识别出门时身上都有什么商品,进行自动扣款。
徐海成告诉AI财经社,经过4年6个版本的迭代,F5未来商店在软、硬件方面充分结合,不仅在前端实现无人店,在后端还实现无人仓。团队中有70%的人从事研发工作,投入高达2000万元。
即将在北京投入商用的怡食盒子,准备应用物品识别、RFID(电子标签)、人脸识别、掌纹识别、重量传感等多种技术。已运营10家门店的缤果盒子,运用的技术有RFID、自动结算、人脸识别、动态货架、动作识别防盗系统等。
便利店也被认为是最适合无人技术应用的业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此前发布的便利店报告显示,2016年便利店行业增速高达13%,市场规模为1300亿元,是少有没被电商冲击的业态。而人工成本又是便利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去年便利店人工成本同比上涨6.5%。
“一个24小时运营的便利店需要分班次倒班,至少需要七八个店面工作人员。”安利英认为,零售的核心是降成本提高效率,技术运用恰好能节省人工成本。
徐海成正是因为招不到人,最终一头扎进无人便利店。“便利店的人力成本不仅高,而且找到合适的人还很难。”
节省人力是企业布局无人便利店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传统便利店相比能节省四分之三的人力成本,而在人口红利结束的当下,这也是其获得资本关注的核心所在。
2、“300米一家,肯定会赢”
事实上,无人便利店解决的是消费者即时消费的痛点需求,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是便利。而与台湾、日本等发达地区或国家相比,中国便利店业态发展较为滞后,便利店布局较为分散,7-11、苏果、好德、罗森都是在自身区域内有优势,这对于无人便利店而言是个商机。
黄佩华直言,缤果盒子首要解决的是在没有便利店的地方,提供便利服务。过去,便利店在选址方面要考虑人流、坪效等各种考核指标,现在缤果盒子出现后,通过降低人力成本和投入,在人流低的地方也可以布局,如中高档小区等,能给小区居民带来便利。
缤果盒子CEO陈子林更愿意用“小区里的智能云冰箱”来形容自己的项目。“缤果盒子是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当消费者无法将大量食品放进自家冰箱时,可以随时出门去缤果盒子选购。我们通过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给消费者带来便利。”陈子林说。
安利英也认为, 去便利店的消费者目标很明确,希望快速达成交易,节省时间。无人便利店通过技术的运用,在消费者最需要的时候,例如口渴、肚子饿时,能够便捷的满足他的需求,这就是商机。
虽然涌入市场的无人便利店很多,但每家的运营思路却并不相同。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近10家无人便利店,有以技术输出为主的,有以零售为主的。
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透露,“淘咖啡”是 新零售 试验田,希望通过新技术让外界看到体验、运营、思想上的变革,阿里巴巴会根据5天运营的数据,制定下一步计划,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复制。
“未来在技术和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这套技术将展开更多的授权合作,在商业领域进行复制和扩张。”“淘咖啡”相关负责人应宏说。
与“淘咖啡”类似,深兰科技推出的无人便利店TakeGo也准备走这条路,之前该公司宣布与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签署3年10万台的新闻,就引发广泛关注。TakeGo的技术也与“淘咖啡”类似,不用排队,免结账,随拿随走。
而F5未来商店、缤果盒子、怡食盒子则走的是另一条路线,趁着便利店目前密度不够,快速复制。模式跑通后,F5未来商店准备今年在广州和深圳布局100家店。徐海成认为,无人便利店只要在密度上取得优势,就能完胜传统便利店。“消费者会为买星巴克走10公里,不会为一瓶可乐走3公里。如果传统便利店是1公里一家店,我是300米一家,肯定会赢。”
在选址上,社区是他们最为看中的地方,因为流动性小、封闭性强、安全性高。尽管如此,几家同时走零售路线的无人便利店,在运营思路上也有所不同。
F5未来商店更像一个超大型自动售货机,需要具体店铺,门店面积35平方米到50平方米,商品种类800左右,用户进入店内会看到一整片商品墙,对着墙选购支付,就能取出商品。除了方便面、饮料等包装商品外,还提供鱼蛋、车仔面等可以蒸煮的鲜食以及热饮,店内有休息区。
而缤果盒子可以移动,面积更小,15平方米左右,主要提供包装商品,种类500到800,需要扫码登记才可以进入店内,消费者可以拿着商品到自助收银台上扫描支付,付款后出门感应通过后,门会自动打开。
3、李开复:我们有商业模式
经媒体报道后,向几家无人便利店公司咨询商机的人激增。徐海成说,已经接到近4000个加盟电话。安利英的怡食盒子还没有投向市场,已有几百个人咨询加盟事宜。
面对加盟商的热情,有的选择拥抱,有的选择观望。
缤果盒子在官网首页单列出加盟选项,表明与传统便利店相比,具有多种优势如人工成本低、试错成本低、运营成本低等,一个盒子每天营业额只要300元就能盈亏平衡,而传统便利店需要2500元。
缤果盒子CEO陈子林说,缤果盒子首个位于广东中山市创业园的网点,第一天营业额就达到1000元,投放当月就能盈利,约10个月就能回本。对于加盟和自营的比例,缤果盒子不设限制,具体加盟政策会在8月底公布。
徐海成也准备拥抱加盟商。他告诉AI财经社:“未来主要靠加盟模式发展,期望占到F5未来商店门店总数的90%。加盟商只要找到合适的位置,交15万元,纯财务投资,不用参与日常运营管理,就能得到门店运营利润的70%。”
目前,F5未来商店门店的日销售额为3000元到3500元,接近传统便利店平均值3714元。徐海成表示,按照这个日销售额,一个加盟店12个月就能收回成本,如今正在办特许经营牌照,等办下来就能在全国各地复制。
还没有进入测试阶段的怡食盒子较为谨慎。安利英表示,要等北京东直门和金源两家怡食盒子测试成熟,才会考虑加盟的事。“不能给一个空的商业模式,得把物流、商品、配套服务做好,成熟了,能让加盟商赚钱,再开放。”
作为一个新业态,入局者们并不担心盈利问题。
缤果盒子投资方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信心满满。他在一个微信群里回复:“大家不要一棒子打死所有‘无人商店’。我们投资的F5未来商店是很靠谱、可靠的,有商业模式。无人商店并不需要立刻用上未成熟又昂贵的技术。F5未来商店是非常务实、快速盈利的无人商店,以后加上任何AI技术皆有可能。”
黄佩华同样乐观,投入成本低,后期只要运营能力跟得上,把日销售额做好,综合看想要盈利不难。
“目前盈利主要靠卖商品的差价,未来等门店数量上来后,能够记录每个用户的行为轨迹,购买习惯,形成数据化,这对品牌商而言,有利用价值,我们会和品牌商合作。”徐海成介绍说。
除差价之外的盈利模式,要等无人便利店规模化后才能展开。在安利英看来,无人便利店的成本很低,一个盒子只有10万元左右,等规模化后会更低。早期靠商品差价盈利,到一定规模会开发 大数据 、在店内做广告等新模式。
4、是当先驱还是当先烈?
事实上,国外早已探索将无人技术应用在零售业态上,但并没有像中国这么快进入商用。一个根本原因是,技术模型还没有完全打通,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当人流激增时,Amazon Go就无法自动识别并结算。
已经进入商用的中国无人便利店也面临不少挑战。7月20日,AI财经社在缤果盒子体验发现,所有商品是靠贴上RFID来感应,如果消费者避开摄像头,将商品上的RFID贴纸撕掉,盒子感应不出用户手里有商品,门也会自动打开。
另外一方面,如果多名消费者同时进入盒子内,当一个消费者结算完,剩下的消费者拿着东西不结算,能直接跟在同伴身后出门,因为出门感应识别时需要等待几秒钟。
此外,还不排除会有极端情况存在,一些“捏捏族”进去不购买却将商品捏碎减压,“乱放族”破坏货架上的商品摆放,“流浪族”为了进去蹭空调待一整天等。
对国民素质的担忧是外界不看好无人便利店的一个主要原因。上海罗森便利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晟认为,人的素质是无人便利店的最大挑战。目前业界对它们的判断不是成为先驱而是先烈。
在日本,自动售货机很发达,几百米就有一个,总量达到近500万台。反观中国从1999年自动售货机进入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扩张,截至目前只有10万台左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习惯不成熟,消费者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而比起无人便利店的成本,自动售货机更具有快速复制的价值,成本只有1.5万元左右,但最终的效果却不明显。然而,一个案例是,新华都将合并友宝在线。友宝在2016年的总营收为15.76亿元,售货机总量为3.2万,平均一个售货机日销134元。
对于无人便利店的入局者们,他们对意外损耗并不担心。“我们有监控,有后置摄像头,可以设置黑名单,可以报警。但根本上解决这类损耗问题,还需要提高国民素质。如果有人非要砸、非要抢,连警察都没有办法。”
缤果盒子投资方之一欧尚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欧尚门口的盒子,人员素质比较高,不会出现撕码、偷盗等情况。况且,盒子内还有多个摄像头,偷盗成本很高。盒子外还有欧尚的保安。
但规模复制后,每个缤果盒子都能配备保安吗?陈子林认为,未来缤果盒子主要设置在封闭或半封闭的高档小区,能过滤风险人群。并且盒子内有摄像头、人脸识别技术,若有可疑人员会立刻被察觉。截至目前,缤果盒子已经运营10个月,接待1万人次,0偷盗,0破坏。
无人便利店虽节省前端店面人员,却没有节省后端补货人员。而不同于传统便利店供货,按照箱为单位来计算,无人便利店由于门店无人,货需要提前准备好,需精确到个为单位,例如需要5个脉动,3个怡宝,2个口香糖等。
徐海成认为,如果无人便利店不做无人仓,那后台压力会暴增,仓库压力至少会增加5倍。
“缤果盒子说1个人可以管20家网点,负责送货、理货,这是不可能的事。”张晟认为,传统便利店的店面人员不全是干收银工作,摆货、理货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技术不是无人便利店最大的门槛,未来更大的挑战在运营上。
此外,不能忽略的是政策层面的挑战。张晟表示,上海、北京的书报亭,早餐车都要报批,无人便利店的审批难度可想而知。目前无人便利店只看到比传统便利店人工成本低这一个优势,却忽略了外围成本,没有将国家的政策法规考虑上。
“新事物的出现难免会引起政策方面的关注,最重要的是解决用户痛点,再去评估监管部门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对症解决。”黄佩华解释说。
如今,上海城管已经找上了门。由于证件原因,缤果盒子、怡食盒子一再推迟开业日期,F5未来商店也正在等特许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