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城市电商背景下的农村物流三大机遇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随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三农”话题再次回到了大众视线。中央一号文件在政府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由此看出,我国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2015年1月,淘宝大学第一期县域电商服务提升班以“助力县域,服务电商”为主题,对几十名企业家进行了培训并讨论,看来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在农村市场逐步发力。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超过68万个行政村,农村人口为9.4亿,常住人口为7.5亿,网民人数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188万人,23.7%上网,数字及比率在未来呈看涨趋势。一般来说,发生了线上交易行为,势必引起线下的物流行为,故县域电商的发展必定带动农村物流的发展。

机遇一 冷链物流

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改革创新,发展农村电商也必少不了农村物流建设。目前整个中国的农村物流仍以常温物流为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问题需要加以重视。损耗意味着部分农产品被丢弃,有些单品损耗较小的又不易被直接丢弃,影响农牧产品商品形象,直接影响销售量(额),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买卖行为,进而影响农民或经销商的利润,宏观上来看,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贸易流通数字。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可以通过改善保鲜技术等方法手段来实现。农牧业产品原产地是冷链物流的起始端,运输具有时效性,农村“新鲜出土”的农牧产品销往相聚几千公里的外地消费市场或者海外,对于农牧产品生产地到接收地的一体化冷链运输配送具有一定要求,农村市场的冷链物流建设一片蓝海。

物流企业深入农村开辟冷链物流市场所需资金和管理成本较高,农村电商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或自建物流的运输成本也较高,政府方面势必会出台发展县域电商相配套的政策,比如降低收费、对物流企业配送车辆给予通行便利、清理不合理的收费站点、解决城市中转配送难、配送货车停靠难等问题的相关政策。由于冷链物流的资金方面的投入比常温物流要大,价格也相对偏高,物流企业和农牧业电商企业可以通过申请当地的政府补贴来缓解资金压力。

机遇二 物流节点建设-完善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第三方物流还未完全深入到农村村镇,无法完全实现“门到门”服务。实现农村物流“门到门”服务,尚需建设新的物流节点。比如,建设农村社区服务站,方便村民在线上购物平台上购买生活用品和其他农资,同时,农村的优质农产品和县域本土特产也可通过线上平台输送出去,形成县域农牧业O2O闭环。通过孵化农村传统农民企业家及农场主成为农村新网商,将更多的农村打造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通过农村新建设的物流节点进行信息分流与汇聚,逐步完善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门到门”服务,进而助力发展县域电商。

机遇三 整体供应链规划

进行供应链规划的出发点可分为以下两方面:

被动式规划:以市场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进行拉动式的供应链规划

主动式规划:以县域主打商品为中心,进行推动式的供应链规划

以县域电商为背景的供应链规划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县域农牧产品商品组织形态(比如市场分析、地域产品分析、供应商分析等)、县域农牧产品标准(比如生产标准、产品推广标准等)、县域农牧产品品质检测监控(比如选择第三方检测、检测流程标准等)、品牌传播方案(比如事件营销等)、渠道建设(比如市场容量分析、制定渠道管理机制等)、适合农牧业产品的营销、仓储配送、售后反馈等。

围绕县域电商的农村物流以及相配套的整个供应链体系设计规划势必将会成为今年县域电商的重点及热点。

本文作者李凌寒, 亿欧网 专栏作者;硕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曾就职于沃尔玛做运营助理;微博:@钠家寒仔;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