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O2O:项目与软件整合的制约因素及案例分析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餐饮O2O、餐饮软件整合,是近几年颇为新颖的话题,但餐饮O2O与软件整合的制约因素却不少,因此,餐饮O2O与软件整合的失败案例也比比皆是。本资料介绍了餐饮O2O与软件整合的制约因素以及失败案例介绍,供参考!

最近餐饮管理软件因为餐饮O2O的大热,也跟着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许多投资人在评估餐饮O2O项目的时候,往往把餐饮O2O项目是否能够与餐饮软件整合打通作为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为此,餐饮O2O与餐饮软件的整合打通与否成为业内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那么,餐饮软件究竟是不是餐饮O2O项目的关键环节呢?与餐饮软件整合打通的紧迫性如何?如何看待餐饮O2O项目与餐饮软件之间的关系呢?

餐饮O2O与软件整合的制约因素

从理论上说,餐饮O2O项目与餐饮软件的深度整合,的确是餐饮O2O项目的必然方向,未来如果没有与餐饮软件的深度整合(不能仅仅是打通这个词,因为打通有不同层面的打通,差距非常之大),最终是不能形成方便、快捷、流畅的业务流程,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也会影响餐饮商户的业务效率的。

但是,从实际操作层面以及业内之前的一些类似的努力、尝试的经验来看,与餐饮O2O项目与餐饮软件的整合还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整理、思考、逐步解决这些制约因素无疑对该领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我们大致从技术层面、业务层面、营运层面和合作层面等几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技术层面因素

这个相对比较好把握,只要 根据餐饮软件现有的结构并且考虑到店面的网络环境 ,还是比较容易做出判断的。目前餐饮软件多使用C/S架构,较少使用B/S架构,当然B/S架构对做技术接口来说更加方便,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餐饮软件的主流一定仍然是C/S架构为主,而C/S架构软件与O2O的互联网做接口,在技术上虽然不存在任何难度,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制约以及对业务的理解会影响接口的方案,所以技术方案本身永远不是孤立的。

业务层面因素

对业务的理解是一个 不断深入的过程 ,如同餐饮软件一样,接口本身也一定会随着用户和商户不断提出的新需求会做不断的调整,会越来越深入。举例,一个手机点菜的O2O项目如果没有考虑到菜品是有不同规格的(大、中、小、例、份),那就没法同餐饮软件做接口;又比如,如果没有考虑到餐饮会有不同的时段(早茶、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且不同时段菜品项目、价格、优惠方法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也无从与餐饮软件做接口;再比如,会员的身份与优惠,遇到退款该如何操作等等不一而足,业务越深入,这类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运营层面因素

业务层面的打通并非代表系统整合的万事大吉,运营层面的问题会接踵而至,比如,由于网络不稳定消费者来到店内无法验单该如何处理?到了店内菜品沽清了需要退款该如何操作?网络点菜到了现场人员和菜品需要增减又应如何处理?目前中国餐饮门店的网络环境在三五年内依然是一个不确定因素,这对于餐饮O2O项目如何与餐饮软件完成对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许多知名连锁品牌餐饮,虽然门店通宽带、上Wifi都号称是标准配置,等到实际上项目的时候发现网络不稳定,如果只是解决一般的预定、排队都还好说,但是如果涉及到 点菜、支付、交易,那么网络的不稳定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这些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都必须在营运层面去考虑。

合作层面因素

还有一点需要做整体考虑的就是在合作层面的 长期驱动力问题 ,前面说到接口本身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一定会随着业务的深入不断地进行优化、调整,这就是涉及到餐饮O2O项目与餐饮软件,当然还有餐饮商户,这三方长期合作的驱动力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也是很难有成效的开展合作的。餐饮商户直接推动应该是最有效的,但是真正找到三方共赢的方案并非那么容易。比如,餐饮O2O项目方通常会很积极地要求与餐饮软件打通整合,但是餐饮软件的利益点在哪里呢?仅仅依靠未来可能的赢利点,没有现实盈利的动力可以长久吗?又比如,在餐饮商户的要求下,双方将接口打通,但是如果打通之后所带来的订单并不如预期的那么多,那么商户对打通所费人力物力评估又会做出怎样的评估与判断?对未来进一步完善接口又会抱有怎样的态度?

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在业内有先行者做过努力、做过尝试才逐步得出来的,非常值得我们这些仍然在此领域内的探索者记取的经验教训。

餐饮O2O与软件整合案例分析

案例一,网络端发起

曾经有一家网络订餐公司,立志做中国的opentable,自己打造一款餐饮软件,自然可以与自己来自互联网端的订餐信息无缝对接,免费送给餐饮商户,希望以此作为打造中国版opentable的切入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项目最后以失败告终,简单分析原因如下,首先,网络公司并非软件公司基因,软件开发并非一次性完成,免费送给餐饮商户时可以,但是,后续的软件功能升级维护实在不是一个网络公司可以持续下午的业务,同时,免费送对餐饮商户来说也是有成本的,对于大量成熟的客户已经使用习惯的擦餐饮软件,免费也不会替换的,这样大量的新餐饮商户使用了免费的餐饮软件,新的餐饮商户在一年内关门30%,有品质的餐饮商户依然没有进来,结果可想而知。

案例二,软件端发起

记得三、四年前,业内一个比较知名的餐饮软件公司,希望在与互联网端的打通带来对餐饮软件销售的一个大的提升,他们花费了好几百万、组建了一个新的部门,建设了一个专门接受来自互联网端的订单信息的接口,这家公司的不少餐饮客户也非常配合,希望从这个新的尝试中得到业务的增长,互联网端的订餐公司也更加积极配合,在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几十个品牌好几百家门店展开了推广,结果却非常令人失望,原因是该项目从消费者需要改变通常电话预定的消费习惯,并非一个强的需求驱动,商户端也有重重顾虑,不管是生意好商户、还是生意不好的商户,都有自己的理由不愿意使用该系统,最后自然经营不下去了。

案例三,餐饮商户发起

有一个知名餐饮品牌商户主动发起餐饮软件与网络端订单的对接,费时费力做好后,发现来自网络端的订单寥寥无几,几乎无法承担开发此接口投入人力物力,项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案例四,投资公司发起

时间就在1-2年前。主角是一家上市公司,公司投资部需要寻找合适的机会将上市所圈到的钱投入到优秀的项目上,然后给股民讲更加美好的故事以便可以圈到更多的钱,这是资本层面第一次认真审视这个领域,这家公司花费近一年的时间,在中国做了认真的市场调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跑了数十家餐饮软件公司做调查,希望打造一款可以一统天下的餐饮软件,最终的目标也是建设一个类似于opentable的与餐饮软件深度整合网络订餐平台。该项目至今应该已经悄无声息、无疾而终,直接的原因是因为资金层面的问题还是业务层面的问题不得而知。但是有一个原因是肯定的,如果没有餐饮商户的主动参与和推动,没有来自消费者端的订单刺激,只是在餐饮软件层面上下工夫,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目前的结果也不算意外。

说了这么多的案例,并不是想否定餐饮O2O项目与餐饮软件做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就是想提醒至今在此领域的探索者,要备足足够的粮草、做好足够的业务准备与心理准备,慎之又慎地在此领域去开疆拓土,相信一定可以获得最终的成功的!

本文作者 王济民 ,亿欧网专家作者,哗啦啦创始人兼CEO;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字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此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