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餐饮O2O模式:未必非要苦逼,细分很重要!
2014无疑是O2O渗透的一年,O2O成为了时下创业最好的切入点,任何行业都可以用O2O的概念重新定义一遍,甚至很多创业者被“O2O”,做了多年才知道自己原来在做O2O。涉及O2O的创业,可谓是史上最苦逼的行业之一。大多数的创业项目中间的“2”靠密集劳动力来完成其闭环的衔接。大众点评、美团都是几千人的团队规模,美团之所独占56%市场份额,靠的是极强的执行力和强大地面部队的管理能力。尽管美团13年年底,宣称盈利,完成160亿交易额,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交易额,而不是营收,盈利仍只是微利,O2O之路道阻且长。餐饮O2O真的必须如此苦逼吗?让我们先看几种 餐饮O2O模式 。
第一类,信息整合交易平台
以美团、大众点评为代表,扮演生态架构师角色,搭建平台,餐饮成为其本地化服务的其中一部分。国外典型代表Yelp,美国最大的点评类网站,目前市值60亿美金,仍处于亏损状态。
第二类,点餐服务
以饿了么、淘点点为代表,提供点餐服务,需要商家自行配送。国外典型代表GrubHub Seamless,由GrubHub和Seamless两家外卖配送服务商在2013年合并而成,2014年上市,目前市值32亿美金,2013年有600万美金的盈利。
第三类,第三方配送服务
以点我吧、到家美食汇为代表,扮演搬运工角色,为餐厅增加服务半径,节省人力成本。国外典型代表日本出前馆,日本最大规模的外送订购网站之一,配送品类已不限于餐点。
第四类,订餐服务
易淘食、大嘴巴、美味不用等为代表,以订餐、订台、排队点单等服务为切入点,提供便捷的到店服务。国外典型代表OpenTable,今年6月,在线旅游巨头Priceline亿24.4亿美金的价格对其进行收购,2013年实现3300万美金的净利,同时英国今年上市公司Just Eat,市值14.7亿英镑(约合24亿美元),净利1410万英镑。
第五类,品牌商户自有运营
俏江南、KFC、麦当劳、必胜客为代表,此类品牌类连锁配送业务只是为提升品牌形象及服务意识,目前全部处在亏损输出状态。而俏江南之类的品牌连锁,无疑是对业务扩展的尝试。
各类模式国外都已有成功案例,O2O餐饮相关的各个环节,只要有痛点,就有创业机会涌现的地方,除了第一类的几个巨头,靠体量规模取胜,离上市不远之外,其他几类创业全部在苦逼亏损状态,拿不到风险投资,就意味着看不到黎明前的曙光,而以上谈及的例子都无一例外的拿到风险投资,正在黎明前的摸索和尝试。
餐饮O2O必须苦逼吗?细分市场定位很重要,分享一个奇葩案例 。
一家叫sherpa’s第三方外卖配送公司早已营收过千万,盈利可观,其切入市场也非常巧妙。客户极度细分化,sherpa’s只为在异国他乡打拼的外籍客户提供专门的高档西餐外卖配送服务,直接切入金领用户。只为高档西餐厅做第三方配送,点开其配送页面,选择配送餐厅,跳出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日本、墨西哥等各国餐厅。极高配送服务费,45分钟服务半径,配送起步服务费15元,而60分钟服务半径的配送服务费跳至30元,最高配送服务费可达150元。极高单笔订单额,西餐厅餐品的客单价远远高于其他餐厅,随便点开一个餐厅,一份酸奶就可以要价30元,再加上老外的餐酒和啤酒习惯,随单附带瓶百来块红酒或者一打进口啤酒很正常。
长尾理论式的定位,让sherpa’s很轻松就突破其他第三方配送公司的短板。
一、配送费与订单量成明显的反比趋势。
对用户调查,影响配送选择的第一要素是配送费,用户对配送服务费的敏感程度比较高,一旦配送费上升就毫无忠诚度可言。而对于sherpa’s的客户消费习惯,给几美元的小费非常正常,对配送费高低没那么敏感。
二、依靠跑量取胜
第三方外卖配送需要极高的日订单数来覆盖运营成本,因为薄利所以需要以量取胜,依靠配送人员的劳动力输出养活整个公司团队。而sherpa’s的订单单价优势及商家丰厚的佣金提成,轻松覆盖其运营成本。
三、人员管理精细化
配送团队过百很正常,需要极强的线下管理能力和互联网辅助技术,依靠一整套复杂管理方案提高配送员效率。而sherpa’s不需要太多人,简单的管理系统足以支撑其发展。
四、配送即时
配送最要命的是黄金时间集中在中午及傍晚,顺路并单增多及天气状况直接影响送餐即时性,一旦配送时间超出用户预期,用户饿了还吃不到餐,对客户情绪波动影响比较大。而sherpa’s高的配送费,保证其配送时间的控制,给用户优质的用户体验。
本文作者 周侃奇 ,亿欧网专家作者 ; B座12楼联合创始人; 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