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航资本:航天器制造领域投资窗口期将在三年内关闭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元航资本:航天器制造领域投资窗口期将在三年内关闭

元航资本 是一家具有深厚北航基因的,聚焦于高科技领域 投资 的机构。公司的创始人、合伙人均出自北航。核心管理团队由资深投资人和来自北航的技术专家组成。其属下的基金的LP也多来自于北航校友和相关机构。公司的专家团队和人脉圈遍及中科院各研究所,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电科等院所;北航、清华、北理工、北邮、电子科大等知名院校。

对于一家投资机构而言,核心创始人的背景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本身所关注的赛道以及业务布局。 北京 航空航天 大学是国内的顶尖理工科院校之一,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在国内更是首屈一指。有着与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研究布局,其研究的项目和成果基本上代表了国内的最高水平。因此,作为具有浓郁北航色彩的元航资本也天然的具备了明显的北航风格。

目前,元航资本投资的赛道主要聚焦在两大领域: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其中包括 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新型工业软件(大型工业设备运维管理、数字孪生设计技术)、新一代通讯设备及网络;二是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包括运载火箭和卫星等航天器装备、卫星应用服务、新一代机器人系统、高端医疗科技设备、大型增材制造设备。尤其在 商业航天 领域,元航资本已成为国内主要的投资机构之一,所投项目基本覆盖了运载火箭,卫星研制以及测控和运营的初创企业。

自2014年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和鼓励,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发展春天,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经过3年多的发展,我国的民营航天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从运载火箭和各类 卫星制造 、卫星测控和运营服务以及配套通讯设备的完整格局, 在商业航天领域已基本形成了和美国构成双雄并立的态势, 前景光明。

近日,亿欧记者拜访了元航资本创始人 张志勇 先生、联合创始人 王新河 教授、以及合伙人 陈东 先生,与他们重点探讨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以及投资机会,此外还交流了他们对于技术驱动的硬科技领域投资方法论。

专注技术驱动,聚焦底层硬科技投资 

从成立之始,元航资本便定位于投资以技术驱动的早中期创业企业。 目前已投资的企业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智能家居硬件、高端传感器、激光成像雷达、人工智能芯片、新材料、机械手、新一代音频技术、运载火箭、卫星研制,航天测控等硬科技领域。

多年来,国内大部分的风险投资机构都集中在消费互联网行业,也就是说,以投资商业模式为主。从2017年开始,随着国家引导政策的转变和消费互联网投资红利的式微,国内投资机构的投资重点开始从以商业模式为基本特征的消费互联网转向以技术驱动为本质的工业互联网转变。而在这类投资机构都面临着投向和团队基因转型的问题的时候,作为长期聚焦硬科技领域投资的机构,元航资本却已在它们即将转型过来的科技投资领域深耕了4年。

在谈及硬科技投资逻辑的时候,元航资本合伙人王新河分享了以下几点主要的思考:

随着硬科技概念的提出,目前其内涵和外延都大大扩展。我更愿意按照比较狭义的方式理解。硬科技主要是以信息物理系统(CPS)为特征的科技类型和产品。相比纯信息技术(以软件产品为主要代表),硬科技的主要特征是:以硬件载体为产品的主要形态,产品的功能性能在物理空间体现;产品是跨学科多元技术的融合,产品核心技术进展受限于物理/数学定律或自然规律;技术和产品的进步主要靠长期积累,很难做到快速迭代;任何一点创新和突破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自然具备高技术壁垒的属性。在硬科技人才培养上,获得一个合格高级人才需要投入的时间,费用远远高于软科技,同时更需要的是团队协作,很少有单打独斗。从企业角度看,一家合格硬科技企业必然是技术积累深厚,产品具有独到功能和先进性能,企业的商业模式本质是靠产品本身盈利,企业的成长稳定而长久。这类企业多半是“慢公司”。

硬科技术和产品创新都可用可度量的物理指标评估,这使得以硬科技创业为主的项目其技术的真实性和先进性的判断更为可见和客观。 这一点明显不同于以代码编程为特征的软件、网站、App和商业模式为主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后者由于开源环境的便利导致很难判断项目的先进性和独创性,而且由于项目壁垒不高以及市场的需求快速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对项目的判断已经不在于项目本身,而在于对社会资源的掌控、社会环境条件和产业政策的变化。

当下国家未来的确定的战略发展方向将根植于实体制造业,硬科技企业的本身就具备了顺天时的条件,在这些方面恰恰是元航资本的长项。

硬科技项目的投资特点是技术难,风险高,周期长,技术难是其产品开发涉及到多学科和多种技术融合,同时研发技术路线本身的选择也是困难重重;风险高是指项目会面临双重失败:产品本身就可能无法做出来而导致项目完全失败和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而导致的失败;周期长是指硬科技产品和技术的迭代周期远大于软科技产品和商业模式项目,一次迭代的周期和投入是软件产品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企业的发展“道阻且长”很难会有爆发式的增长。这就需要投资人是关注价值投资还是快速回报。

谈及如何判断一个硬科技项目的价值以及如何进行风险控制时,王总认个 项目的价值的判断有几个重要因素:

一是项目是否来自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二是项目的产品是否属于西方国家禁运、国内不能生产或者有很强的的进口替代性;三是项目本身的水平是否达到国内领先或者国际领先;四是这类项目是否已取得实验室成果。此外,元航资本在选具体的项目是非常关注创业核心团队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时间和获得的成果,这几点基本可以保证项目的先进性和国家的需求性,保证项目的基本技术难点已经攻克,基础技术开发的高风险已经释放,这样在产品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如何发现和挖掘这类项目,王总说,元航资本的基因和人脉圈决定了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在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获得比较充分和及时的项目信息,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同时,,好项目的判断需要技术的理解以及自身在这些领域中的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元航资本的北航背景带来的与高校、研究机构、国家重点高科技企业建立的密切联系和深厚的人脉关系是及时获取好项目的关键。

商业航天航天器制造领域的投资窗口将在2~3年内逐渐关闭

元航资本创始合伙人张志勇先生介绍说,总体来看,商业航天产业链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航天器的制造,发射和测控服务,卫星的运营和数据应用。目前我国商业航天事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商业航天在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测控、卫星运营及应用等多个产业链环节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业企业。这一方面得益于航天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成熟,具备了走向低成本商业化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国家经济的强大使得商业活动已经对航天产品的需求变得现实急迫。技术的成熟和市场需求的出现两方面的配合,导致商业航天行业应运而生。通过民间商业航天产业的兴起,一方面可以快速弥补国家队在发射产能,卫星数量和品种以及多种工业和商业应用的缺口,同时还可以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和巨大的商业价值,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张志勇认为,由于航天领域本身具有的高科技、带动效应强劲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各领域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在当下形成了一波新的创业热点。并快速追赶美国的民营商业航天的创业步伐。 这与2000年前后在中国蓬勃兴起的互联网和近几年的人工智能创业浪潮很类似。随着这波民营商业航天创业的浪潮兴起,五年或十年后,将有助于我国在太空频谱资源还是轨道资源占有和控制方面取得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取得更多的制天权。商业航天具有天然的国际化市场特征,目前,民营商业航天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中美双雄的格局,已把欧盟,俄罗斯,印度,日韩等其他航天大国远远甩到了后面。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内这一方面的被投企业中只要有一家在特定领域取得突破,其相应的技术成果将具备面向全球化输出的优势,这也是目前商业航天领域投资所具备的重大机遇。

我们坚信,我国的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在政策红利、民间资本等助推之下,结合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庞大的市场等相关优势,长远来看发展势头良好,前途光明。

谈及如何在商业航天领域进行投资,张志勇评价说: 商业航天作为一项壁垒极高的高科技领域,属于典型的硬科技产业。由于历史、政治和资金的原因,航天产业在各国都属于国家层面控制的产业,所以这导致了技术、产业链、人才都有高度的封闭性,这对从事这一领域的投资团队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投资机构和投资人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淀,了解商业航天领域整个产业链环节和关键技术,并梳理出合适的投资方向和投点,另一方面投资人还需要有深厚的行业圈人脉,了解商业航天领域的人才分布甚至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并且能够与他们建立有效的联系,让他们愿意接受你的投资。与此同时,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商业航天产业作为一项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投资门类,决定是否投一个项目的成本以及代价都非常的高,无论是投资机构,LP和投资人都要具有价值投资的观念,要有耐心和信念。

张志勇说:商业航天目前的创业投资主要热点均集中在航天器制造方面,主要包括运载火箭发动机和运载火箭研制,微小卫星的研制这两个领域,下一步将逐渐转向卫星测控和运营,卫星各类数据应用以及地面设备等方面。 再远一点机会可能出现在在航天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其他应用方面。下一步还有一个很有价值的投资点——运载火箭发射场服务产业尚未启动,这是由于国家政策目前还不明朗,尚待时机成熟。

张志勇表示,目前来看商业航天领域普遍存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况,还有着大量的投资机会,适合VC持续加大投资布局,还在热点期。但在两三年之内,商业航天领域特别是航天器制造领域的早期投资窗口将逐渐关闭。 这是因为航天产业的特殊性带来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有限的人才资源,由于航天产业的封闭性和非市场性,各类资源长期以来均封闭在国家队内,也是通过国家的航天任务培养出来的,资源有限,随着商业航天的兴起,与国企争夺人才资源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未来的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后来创业的人才获得会越来越困难;二是资本助推的不可缺特点,商业航天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航天产业没有资本持续推动是不可能生存和发展的。三是资本壁垒效应明显,资本投入形成的壁垒效应类似商业模式项目,后来投资者的投资效率和作用会明显降低而风险会大大增加。最后,由于商业航天特别是航天器研制领域的本身的特点,不可能容纳太多的厂家。随着商业模式的逐步清晰,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格局会较快的定型。这一切的情形会在两三年间发生,从而导致这一领域风险投资的机会也会逐步减少。而热点将转向航天服务领域。

商业航天:拓展与延伸

话题在商业航天上继续,元航资本合伙人陈东先生表示,元航资本成立以来一直坚守硬科技的投资方向,而对一些模式创新的风口不为所动,在当前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这一坚守显得更有意义。当下美国政府对尖端技术的限制管控越来越严,我国必须全方位的培育并且构建本国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而航天科技作为典型的高科技行业,具有产业和技术上强大的带动效应和溢出效应,也是国家实力和荣誉的象征,一直是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航天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不能再由政府主导和包办一切,模式、思路、管理办法必须深刻变革,单靠政府投资的推动效率不高,难以适应航天应用市场对航天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商业化是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SpaceX等美国商业航天公司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与美国在2000年以来的商业航天风潮中提早布局密不可分,而我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商业航天的窗口刚刚打开不久,蕴藏着无穷的可能性,但这个窗口期并不会太长,机遇也许稍纵即逝。元航资本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窗口,遥望远方,迎接趋势,快速布局,果断进入了商业航天的赛道。

认识到商业航天长周期、长产业链的属性,因此元航资本非常注重商业航天的全产业链投资,目前已在卫星制造、运载火箭、测控技术、卫星应用等商业航天涉及到的众多领域广泛布局,成功投出了包括微纳星空、星河动力、航天驭星在内的多家商业航天公司,后续元航资本也将持续加强在商业航天及其关联领域的投资布局,发现更多的优质企业,培育出更加具有本土化优势的商业航天企业,使它们成为国家硬实力的组成部分,同时也通过投资为股东获取可观的回报。 

陈总笑谈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一个行业出现一两家出类拔萃的独角兽公司不足为奇,出现一系列星光耀眼并具有雄心壮志的企业才有改变行业乃至改变世界的可能。商业航天天然的行业带动能力和技术溢出效应使得行业的延伸性很强,如果我们将目光移动到火箭、卫星和测控等商业航天的硬核领域的上下游,就能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投资领域,比如上游的航天器的设计与制造,下游的卫星应用都是元航资本所关注的。

航空航天制造属于典型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而北航在航空航天制造工程专业领域具有强大的实力,拥有“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实验室。张志勇表示,元航资本将珍视北航这些宝贵资源,助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持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博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同时将资金投向增材制造、液压成形、蒙皮拉形、复材成型、热气胀+快冷强化成形等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制造领域,支持创业公司开展先进制造核心工艺装备研发、成套设备研发与系统集成。

关于卫星应用方面, 陈东先生强调卫星应用是商业航天可持续发展和最终落地的基石,元航很重视在卫星应用领域寻找投资机会。除了通讯、导航、遥感等卫星应用的传统领域,元航相当关注新一代卫星互联网、卫星物联网与地面5G宽带移动通讯网络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应用场景。

在商业航天资本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卫星领域正发生着从高轨大型卫星向低轨小卫星星座的演进,国内外已经发布了多个星座计划并已发射了实验星,而5G网络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基础性战略性平台,但是地面无线网络的覆盖面积通常低于地表10%的面积,如果地面5G网络与卫星星座天然的广域覆盖特性结合在一起则有望建成“全球覆盖、随遇接入、按需服务、安全可信”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无论是高速宽带多媒体通讯还是窄带M2M/IoT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将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和投资机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投资从模式创新领域向技术驱动领域的转型趋势强劲,元航资本团队的优势也将越来越明显。目前,元航资本已投资和计划投资的领域涵盖人工智能芯片、航空航天、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医工交叉等众多领域。张志勇表示,元航资本团队期待着与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一起努力,将各自的核心价值最大化,共同推进国家科技实力和人文精神的建设。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亿欧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元航资本资本领域资本投资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