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包”到“支付”,微信7.0改版背后马化腾对支付定位有何变化?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从“钱包”到“支付”,微信7.0改版背后马化腾对支付定位有何变化?

前几天本来想写一篇关于银行 支付 市场的痛,但是久久难以下笔,因为可写的内容实在不多, 毕竟市场几乎固化,剩下一些关于 云闪付 的大额补贴,银行继续挖掘线下商户做聚合,抓一些平台型商户做线上聚合, 也没什么太多可以描绘的。

国内各个机构已经开始精耕细作海外的移动支付市场, 国内确实基本已经饱和了,收款工具实在太丰富了,所以已经变成了买家市场,即便通过关系挤进去了,也很难抵挡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对品牌的粘性。

其实对于商户来说,其不论使用哪个收款产品,增加他的消费受众、尽快创收都是商户最关注的需求,能增加消费几乎有三种方式:

1、给店铺做宣传。

2、给店铺做消费补贴。

3、支持信用消费。

除此之外才真的考虑支付速度,成功率,手续费率,结算周期,退款的问题。

而用户视角,支付无非考虑几个因素。

1、少付点钱。

2、少等待少麻烦。

3、支付错了赶紧退款。

大家总说安全意识问题,从实际生活的观察中来看,用户还真未必特别关注,看起来安全的,大众心理上就默认安全了,毕竟安全问题应该是执法机构负责的问题,而不应该是用户承担的问题。(当然有些银行做的支付界面,比山寨的看着还山寨我就不吐槽了)

微信 支付宝 大战旷日持久,云闪付强势插入怒搏份额。

云闪付APP虽然推的狠,但是 定位于 钱包 概念,基础场景缺失,虽然想努力构建消费平台场景,却整体功能重心和品牌定位存在一定冲突,整体看起来更像是没有电商体系的支付宝,基础粘性无法靠场景支撑,只能靠补贴和APPLE PAY粘性硬拉支撑, 但终究还是难以与跨OS自带场景的平台软件匹敌,一路发展可谓艰辛。

而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竞争看起来更像是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但是从软件粘性来看,微信粘性确实可怕,前段日子IPSOS发布了一个2018年Q2的市场调查统计数据,几张有代表性的图如下供参考:

从“钱包”到“支付”,微信7.0改版背后马化腾对支付定位有何变化?

从“钱包”到“支付”,微信7.0改版背后马化腾对支付定位有何变化?

从“钱包”到“支付”,微信7.0改版背后马化腾对支付定位有何变化?

从“钱包”到“支付”,微信7.0改版背后马化腾对支付定位有何变化?

从“钱包”到“支付”,微信7.0改版背后马化腾对支付定位有何变化?

从“钱包”到“支付”,微信7.0改版背后马化腾对支付定位有何变化?

从“钱包”到“支付”,微信7.0改版背后马化腾对支付定位有何变化?

两家支付机构其实都有各自的粘性支撑场景,只是目前看起来,微信的高粘性,更具有想象空间。 所以我们更关注微信改版7.0以后,平台上支付和金融构想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其他的那些例如又土又有禅意的花朵开屏我们就不说了,最有一个意思的变化,是“我”页签中,原先的“钱包”,被修改为“支付”,在前几个版本中,统统是以钱包作为入口标识,而这次改为了支付。

从“钱包”到“支付”,微信7.0改版背后马化腾对支付定位有何变化?

模块内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将零钱、零钱通、银行卡、亲属卡统一纳入新的钱包。

从“钱包”到“支付”,微信7.0改版背后马化腾对支付定位有何变化?

这个小细节的变化其实挺有意思的,似乎背后逻辑总结而言,是“ 用户到底因为支付所以需要一个钱包,还是因为一个钱包去触发支付 ”的问题。

一直以来,无论是银行还是一些新的机构,都在试图做钱包, 在这一点上其实一直很难让人找到逻辑支撑,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钱包”或许真的不是撬动用户支付的出发点。而对于钱包的定义,也很难界定,到底是一个常规余额的管理,还是绑定银行卡、各种储值卡、会员积分卡的管理,这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卡片,只有线上充值功能, 实际应用还需要线下实体卡使用,钱包的概念似乎就太过宽泛了。

而越是宽泛的大概念,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理解起来就越复杂,何况钱包这种概念,在线下都已经逐渐模糊过时,线上看起来就更有点奇怪了。

所以这一次微信的产品逻辑看起来很清晰, 支付是比钱包理解程度更高的产品形式。聚焦于“支付”这一子品牌,也比构建一个“钱包”品牌要更有效,也更符合监管上对其“支付工具”的角色定位。

最后再说两句银行移动支付。

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核心目标其实就是提升账户的动账水平,包含金额和频次。整个支付链路里面,一边抓C端尽可能用自己银行的账户付款,一边抓小B端尽可能用自己银行的账户收款,一边抓中收,一边抓存款。

至于是自建、银联,还是其他第三方生态,似乎都没有太大的不同,无非是支付流量管理权大小的问题,但是既然第三方崛起已经是不可逆的事实,那么聚焦于账户使用的权益设计,可能是更有效的方向。

毕竟目前的支付市场除了向3、4、5、6线城市下沉,把现金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的市场做一部分转化以外,已经不再是多么汹涌的开疆破土跑马圈地时期(海外市场另说),整体更像是一个平衡术。

银行通过对支付机构手续费的调节,和自身补贴的设计(运营玩法上的创新),获得对方场景支付流量上的补充权益支持,最终获得支付整体面上更高的手续费收益和账户资金的净流入,再去延展小微金融服务。

看起来比纠结于银行自己做什么样的钱包打向市场更有效些, 毕竟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家都很难带一身的钱包驰骋卖场。

随意打赏

qq和微信马化腾微信摇一摇红包微信支付系统微信全新改版马化腾微信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