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丨2017年电影市场发展的八大趋势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预测丨2017年电影市场发展的八大趋势

【编者按】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上的泡沫逐步被打碎,整个行业更趋理性。那么在回归理性后的2017年,影视行业又将会有怎样的发展?本文中提到了八个发展趋势,包括票房增长动力;院线排片、收入及发布情况;版权及资本等方面,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

本文发于“艺恩网”,作者诸葛闹闹;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2017年的元旦在雾霾中降临,仿佛昭示了2017年整个电影市场的走势,让人看不清楚。在不尽如人意的票房增速、超越美国的银幕数和失效的粉丝电影中,中国电影迎来了2017 。2017年更好或更坏,谁都没有确然的把握,好在我们知道,非理性增长终于在泡沫破裂中放缓,接下来是潮水退去,抱朴守真的一年。

趋势一:票房进入结构化增长阶段,动力主要来自四五线城市

与之前从一线到五线城市票房普涨的情况不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电影票房进入结构化增长阶段。根据2016年的数据,一二线增速保持稳定和微增,四五线城市的票房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五线城市票房增长高达16%),直至人口红利消失。

趋势二:影院排片差异化增强  

2016年,院线上映电影超过500部,平均一个周有超过9部电影上映。中国目前无成规模的轮次放映、分区放映或艺术院线(建立了一个松散的艺术院线联盟)的多元放映形式,数字拷贝又降低了发行成本,几乎每部电影都是全国统一上映。密集的上映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很多电影沦为一日游、一周游,票房潜力还未充分释放就被新片挤掉。一刀切也让全国上下内容供给高度同质化,一线城市抱怨艺术片排片过少,四五线城市认为青春片排片过少。

另一个事件,年底华谊和万达多次就排片比例问题进行论战,引起各方关注。虽然这一事件的根源剑指华谊挖角门,但其成立的基础也在于丰富的电影资源让万达不至于无片可排,以及万达投资与发行放映一体化的格局。

中国的48条院线,定位、地理位置、目标人群均不相同,但却要放映同样的内容,这从根本上说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但是中国现在没有分区发行和艺术院线,排片都是各家院线在统一片单的基础上,根据各家实际情况自行调节。虽说名义上是全国统一发行,但落到排片上,五线城市对电影的选择一定与一线城市有很大差异,这在无形中已经形成了分区发行的事实。

而针对万达的垄断,短期内国内应该没有出台“派拉蒙法案”的征兆,因为从目前票房占比来说,万达院线不过在13%左右,前三名也才不到30%,距离垄断和寡头尚有差距,而且这种方式或许可以让院线更早获得电影自主选择权,如同万达,只要市场占有率不超过某个范围,国家应该暂时不会干预。

趋势三:影院非票房收入占比增加

票房已经不是影院收入的唯一渠道,而且未来,票房在影院收入中的占比会进一步降低。根据此前美国放映协会提供的官方数据,美国影院年度纯收入里,食品占40%,而在国内,卖品收入常年维持在10%-15%上下。

除了食品外,贴片广告、阵地广告,以及基于阵地的多种多样的的新玩法也成为影院新的收入来源。以万达为例,2016年上半年,万达院线非票房收入为17.22亿元,占比32%,而2015年同期非票房收入为6.36亿元,占比18%,占比增长14个百分点。

万达院线总裁曾茂军在万达传媒成立当日透露,“在并购慕威时尚之前,万达院线的总收入里面有5%-6%是广告业务,2017年这个比例大幅度提升至10%左右。”他还表示,等票房收入占比低于50%,万达院线的转型升级就完成了。

趋势四:院线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起始于院线制度改革前分省发行的历史遗留问题,国内院线的市场集中度较低,国内目前共有48 条院线,形成了以万达院线为首的,一超多强的局面。2017年国内院线CR3的市场占有率不到30%,比2015年还降低了0.5个百分点,CR4为37%,而北美CR4院线占比为60%,韩国CR3院线占比96%,院线集中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实际上,2015年,院线的并购重组已经逐步开始,阿里影业投资大地影院、博纳影业和杭州星际;完美世界收购今典院线及旗下的217家影院;中影股份5.53亿元控股大连华臣;新华联控股1.5亿入股博纳。预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电影院技术升级的要求,2017年,院线集中度还会进一步增强。

趋势五:新媒体版权价格持续增长

新媒体版权价格在前两年跟随电影市场和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经历了几轮价格的涨跌曲线,但是在整个2017年,电影版权价格,尤其是头部内容价格依然看涨。根据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版权采购及运营方华视网聚预测,2017年头部内容价格会有30%-40%的增长,甚至个别内容会超过50%。而且电影版权采购也不再是单纯竞价,而是是靠多方合纵连横的资源整合共同推进影片的新媒体渠道收入,以此获得议价能力。

趋势六:热钱涌入减少,股权及项目投资或均遇冷

相比2014年和2015年资本争相进入影视圈的如火如荼,2016年资本已经冷淡了很多,电影行业并购数量和金额都比去年有下滑。加之2016年多个影视重组案例失败,资本的热情再遭重创。2016年9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涉及R、游戏、影视、互联网金融等纯概念题材的并购审核日渐趋紧。2016年以来,唐德影视、乐视网、万达院线、华谊兄弟等多家公司的并购重组计划失败。单纯为了买进影视公司甚至包装影视概念来提高市值多方套现的模式将走不通。

股权投资之外,项目投资也将遇冷。2016年票房市场走势将极大打击热钱对电影行业的信心,在短周期内,热钱流入会减少,电影项目找投资的难度会增加。但不会改变的是,优质稀缺内容永远不缺资金,但粗制滥造的项目会越来越难骗到钱。

趋势七:围绕电影收益的证券化运作收敛

票房造假是2016年的一大热门话题,也是中国电影市场2016年最大的丑闻。票房造假的本质是对电影预期收益进行证券化运作,以P2P金融为杠杆,不断放大成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最终泡沫破裂,也是2016年票房降温很重要的原因。

票房造假本身的基础就是市场对电影行业的信心,如果标的本身出现问题,围绕电影的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也成了无本之木。

电影市场并非不能有保底发行这样的金融创新,但一旦目标是利用观众对电影的预期不择手段获利,而非利用金融手段提供电影本身质量,就会破坏行业的发展。

国家已经颁布法律法规依法打击票房造假现象,预计2017年,以票房造假为代表的对电影票房的证券化运作会收敛。

趋势八:互联网电视、视频网站与大银幕争抢用户时间

与新媒体版权价格暴增相对应的是新媒体领域收入的增加。一方面互联网电视,IPTV正在迅速占领客厅,另一方面,视频网站付费会员爆发,腾讯视频付费会员2016年突破2000万,优酷3000万,爱奇艺年中就宣布突破2000万,乐视宣布全生态会员5000万……

版权保护的加强、付费习惯的养成都为电影在新媒体渠道的发展打开了局面,亦喜亦忧。

中美电影市场很大的一个差异是,中国电影新用户和网络视频用户同时崛起,露天影院与网络影院之间留给现代电影行业独自发展的时间并不多。 也就是说,电影行业刚刚起步就正面迎上在线视频这一个强劲对手。以美国市场为例,netflix等视频平台让电影在线点播收入迅速增长,达到两位数的增幅。

观众的时间和在影视内容上的投入是有限的,在线视频付费用户和收入的增长对应的一定是其他渠道内容消费的减少,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电影行业必须面对的现状。但是要打开的思路是,不要狭隘的把电影产业理解为大银幕票房本身,更应该看到以电影为核心带来的产业链上下游和各个发行渠道收入的增加,未来票房不一定会持续高速增长,但是电影的非票房收入会增加,无论是新媒体版权还是衍生品。

弥合关系  重建信心

电影行业的声誉和尊严需要全行业去维护,近几年为什么黑国产电影成为一种风潮,就是因为一些粗制滥造的电影透支了观众的信任。一个烂片可能用审丑营销的方式暂时获得了几亿票房,但损害的可能是上百部影片、上百亿票房。

中国的文化传播环境尤为不同,一元、敏感、严苛,这更需要从业者小心维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一个观众对国产电影信任分为负的起点,片方、影评人、普通观众三方断裂,互相怀疑。前一段时间,乐视与撕影评人之间的争端已经向全行业昭明,观众对猫眼评分、百度糯米等评分彻底失信。

还好,我们对电影对本身的爱一直都在,自122年前,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徐徐打开后,它就再也没有关上。希望2017年是信心重建的一年,让潮水退去,电影回归本真。

相关阅读:

2017年电影市场:危机大过机遇,四五线城市院线难以为继

2016年中国电影行业九大关键词

随意打赏

2017年发展趋势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