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泊车哪家强?适应世界的机器视觉VS改造世界的自动化设备
记得前两年滴滴刚崭露头角的时候,不少二、三线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们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纷纷联合起来抵制网约车,一款O2O软件就这样成为了出租车行业的公敌。可是,的哥们万万没想到,真正颠覆出租车行业的自动驾驶已经在路上了,
人工智能
俨然要成为出租车司机们的终结者。
说到自动驾驶,我们现在讨论的已经不再是能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多久落地的问题。不过,自动驾驶是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今天谈一个有望更早实现的技术: 自动泊车 。
在谈自动泊车之前,先想象一个场景,一个原始人被一条河拦住,但他想去河的对岸,那该怎么做?把这个问题抛给众人,答案无非两种:第一种,学会游泳,游过这条河;第二种,造一座横跨两岸的桥。
其实这个答案背后折射出不同的行为逻辑:一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另外一种则是改造世界。 在自动泊车这件事上,也分为两派:适应世界的机器视觉派和改造世界的自动化设备派。
机器视觉解决方案
机器视觉方案最依仗的就是摄像头了,普通摄像头又叫非景深摄像头,原理是通过捕捉图像数据,然后从图像数据推算距离信息。但是非景深摄像头又分为单目摄像头和 双目摄像头 ,单目摄像头是通过图像匹配进行目标识别(各种车型、行人、物体等),再根据图像大小去估算目标距离。
因为存在识别这一步,所以问题也容易出现在这一环节,视觉识别对于数据库和图像质量的要求较高,一旦识别不出来,将导致估算距离的错误。反面案例就是特斯拉撞车事件,在强光的条件下,特斯拉汽车上的摄像头将白色货车判定为云,没有减速行驶,最终酿成惨剧。
而双目摄像头方案不同于单目的模式,通过两个摄像头分别获得前方图像,然后计算两幅图像的视差得出前方物体的距离信息。这种方案模拟了人眼对于3D信息的获取方式,虽然成本相对高一点,但是精准度提高,也是现在比较常用的解决方案。
在2017年消费者电子展(CES)上,宝马联合赛格威推出了一款停车助理 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配备双目摄像头,在汽车前面捕捉距离信息,引导宝马车的自动驾驶系统缓缓地把车开进停车位。
不过,双目摄像头也并非是完美的,因为它毕竟是依靠图像数据来获取距离,所以在强光或阴暗的场景下,双目摄像头表现也不够稳定,这便促使了 深度摄像头 方案的发展。
方兴未艾的深度摄像头
所谓深度摄像头,是在双目摄像头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结构光(激光)发射器,通过激光测算前方物体的距离。为此,亿欧请教了 图漾科技 副总经理徐韬,图漾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深度摄像头的公司,目前已经有针对机器人、安防领域的解决方案,也在同某汽车厂商共同研发针对于自动泊车的解决方案。
徐韬表示,深度摄像头用于自动泊车还是比较初期,距离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由于技术、成本等因素影响,当前深度摄像头提供的激光强度较弱,工作距离有限,而且依旧会受到太阳光的干扰。但是,在地下车库这种阴暗环境中,安装在自动驾驶汽车上的深度摄像头,可以对周围环境做出更详细的判断,比当前常用的超声波方案的体验感更好。
所以如果该方案要商用,除了要等待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还要消除室外强光的影响。具体的解决方式可以是加大激光强度,但是在商业上由于成本过高,目前还没有最合适的方案落地。这背后其实需要激光雷达行业整体的发展,等成本下降后,深度摄像头的解决方案就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了。
总而言之,依靠机器视觉的自动泊车需要配合着自动驾驶技术,双目摄像头和深度摄像头都是给这个过程增加安全性的筹码。 在实际应用上,自动泊车并不是单纯依靠某一项技术,往往是多种技术相融合 ,例如特斯拉最新Autopilot2便是非景深视觉+超声波+传感器。因为机器视觉着重于适应世界,所以对环境改造的需求较少,整体方案的灵活性更强。
自动化设备解决方案
相比机器视觉方案的行为逻辑,自动化设备方案就截然相反:自身不需要改变,而去改造环境,一劳永逸。
怡丰自动化 是一家致力于使用自动化设备完成自动泊车的企业,目前已推出一款泊车机器人,使用激光导航,并运用全自动控制技术。定位精准度误差少于5mm,行驶速度最高可达1.5米/秒,平均载重量2.5吨。用户只需要将车停入自动泊车库,接下来便由机器人完成搬运,节省了大量找车位的时间。
那么汽车会被搬运到哪里呢?怡丰自动化除了这款机器人,还推出了多种的停车设备,例如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设备、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设备等。汽车就像模型一样被“珍藏”进一个个停车空间。
这种方式既完成自动泊车,还解决了某些区域停车难的问题。据了解,国内城市通常有15%到30%的土地被用来停车,某些区域更是寸土寸金,例如市中心的住宅小区、学校、商城,所以怡丰自动化的解决方案未来也有很好的前景,只是为了一劳永逸,公司要付出的成本也更多,包括对场地的改造和对后续设备的维护。
综合对比下,两个思路的自动泊车解决方案各有千秋,初衷都是在简化停车这件事。就如同人类的发展历史一样,我们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自我进化。
本文作者宋少卿,亿欧专栏作者;微信:zzb093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