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云平台副总裁崔宝秋:小米云服务用户突破2亿,AI驱动新零售
近日,小米云平台部门举行了一次媒体沟通会, 小米云平台副总裁崔宝秋宣布,小米 云服务 最新激活用户已突破2亿, 这个数据量级在手机云服务行业处于领先水平。此前,小米云服务用户在2015年突破1亿。
小米云服务对小米手机用户来说就是Mi Cloud,即小米用户的个人数据中心。崔宝秋介绍,小米云其实包括三部分,第一块是Mi Cloud,手机上的个人数据中心;第二块是小米融合云,满足内部的MIUI互联网服务、小米的 大数据 、小米的AI、小米内部的运维、研发、测试需求等等,所以也叫小米内部云;第三块是小米生态云,面向小米生态链合作伙伴。Mi Cloud是to C的,小米内部云(或者叫小米融合云)和小米生态云是to B的。
他还介绍,小米云服务整体架构其实都是一样的,小米云是偏向于PaaS和SaaS,底下会接入金山云,在海外用也会用亚马逊云服务,这些都是公有云服务,我们更多地把它们当成IaaS,就是基础设施层。未来小米不仅有平台级服务,软件级服务,就是PaaS和SaaS,将来还有AI级服务。
而且,小米要通过小米云把其AI能力云服务化。如果说过去 云计算 和大数据像水和电一样,未来AI的能力,比如说图象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也可以变成了水和电,小米将来会通过云服务把自己的AI能力提供出去,首先提供给自己内部的各个部门用,也会提供给生态链合作伙伴去用。
如今,小米AI技术已经逐渐落地。
3月21日,小米发布全新电视产品系列——小米电视4A。新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 人工智能 语音交互,小孩和老人不用遥控器,仅凭语音就可以操控电视。
7月26日,在小米5X发布会上,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发布小米AI音箱,价格299元。小米AI音箱可以听音乐,查天气,设置闹钟,查日历,播音乐,播放控制,记录备忘,查找手机等70多种功能。
小米AI音箱采用开放平台的打法,在语音技术上,小米AI音箱语音技术以小米大脑为核心,并与Nuance、搜狗知音、思必驰、猎户星空、声智科技、海知智能、三角兽等公司合作,在内容上,小米AI音箱与新浪微博、新浪新闻等合作。
王川曾说,未来小米AI是开启智能家居的“钥匙”,小米AI音箱将与小米扫地 机器人 、小米净化器、小米充电宝、小米电视、小米插座等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 而在本次媒体沟通会上,崔宝秋透露,小米AI音箱已经与小米这些家居产品实现互联互通。此外,小米AI技术已经应用到 新零售 业务,比如 小米之家的选址、货架摆放、客流分析等。
以下为未改变原意的采访内容整理:
小米云服务用户突破2亿背后:小米的忠实用户在很健康地增长
记者:小米云服务的用户突破两亿了,这两亿的用户体量在整个行业里面的数据质量处于怎样的水平?这两亿的用户对小米来说意味着什么?跟同行业相比,目前来看,它能给小米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崔宝秋:今天这两亿用户是我们小米云服务中一部分,叫Mi Cloud个人数据中心的用户,它代表着小米的核心或者重要用户,不是全部,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在用这个Mi Cloud的服务,这些数据包括个人照片、个人视频等,对每个用户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一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为用户存储这些数据,但是不会去使用这些数据。
崔宝秋:我觉得从云服务角度来说,现在在中国,我觉得我们还是比较领先的。
记者:云服务对小米来说,这么大的用户,两亿用户意味着什么?
崔宝秋:对小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里程碑。对团队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同时也说明我们小米的忠实用户在很健康地增长。对我们来说,这些意味着我们可以留存更多的用户——他们喜爱小米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长期使用后会形成比较强的粘性。
记者:MIUI联网激活用户是2.8亿,小米云的用户现在也突破了两亿,这是不是全都是MIUI的用户,或者说小米手机的用户?
崔宝秋:应该都是的。Mi Cloud现在还没有跨平台提供服务,只不过可以导入数据,既然用这个,应该都是小米手机用户或者MIUI用户。
记者:从2015年的1.1亿到现在的两亿,中间差不多一个亿的增长,是不是跟小米手机今年上半年环比大幅度的增长,出货量破纪录有关?
崔宝秋:总体来说,这个跟手机销量还是大体成正比的一个趋势,这是很明显的,跟手机销量是比较贴切的。
记者:您刚才说到Mi Cloud的架构,我想问一下小米手机个人中心这块,因为我自己也在用小米手机云服务,从5G升到25G的空间,这一部分从2015年到现在一年,Mi Cloud这块的营收方便透露吗?
崔宝秋:我们不指望盈利,这个只是给用户提供一个便利,避免用户手机资料丢失。
记者:您刚才说第三部分是生态云,现在这个小部门大概有多少人?
崔宝秋:生态云团队本身并不大,可以说是冰山一角,直接负责生态云的有十几个人,隶属小米云平台部门,服务了40多家生态链企业。生态云团队背后有云技术(包括存储、计算等)、大数据、人工智能、账号、安全、运维等团队。
记者:小米生态云部门怎么把近一百个生态链公司的产品绑在一块?比如我在家里说小爱同学,帮我把这些都打开,它们真的就能打开吗?里面是什么样的逻辑?
崔宝秋:可以的,技术实现完全没问题。小米生态链产品可以直接接入生态云,或者通过WiFi模组和MIOT 智能硬件 平台接入生态云。在云端,我们可以通过统一的账号,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统一的推送服务,统一的交互协议等将这些设备互联互通,并且很方便地接入小米音箱。
记者:咱们小米大数据的能力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比如说我们刚才讲到很多,假如618大促的时间节点,我们的大数据平台能不能提前预知或者分析到一些东西,为各个部门做一些预测?因为现在都在讲实时的数据分析,刚才您提到的用户行为,我觉得那些都不是隐私数据。
崔宝秋:很多用户行为是匿名上传的。说到大数据的能力包括好几层,包括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还有模型训练能力。我觉得从存储、计算到分析,过去五年多来,小米云平台在这块我们觉得还是做得非常到位的。小米云平台过去几年的发展,从存储、计算到数据分析,完美地满足了小米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从人数的增长、流量的增长、设备种类的增长,到大数据的快速增长。
小米过去几年积极拥抱开源,大力吸引优秀工程师,优秀的数据科学家加入小米。从底层的云存储、云计算技术到后来的大数据团队,我们一直在大力推动大数据。我五年多以前加入小米,就说小米是一个大数据公司,当时很多人还不太理解,现在大家都比较清楚了。我觉得过去几年云平台在大数据能力方面是交了一个很好的答卷的,满足了公司的需求。
记者:您觉得未来随着大数据平台越来越往好的方向发展,除了对内部的一些支持以外,会不会开放给其他的企业提供一些技术支持或者支撑服务呢?
崔宝秋:一个简单的答案是会的,但是一个更详细的答案是我们首先会把自己的大数据存储计算与分析能力提供给小米内部使用,小米内部有手机、电视、生态链、MIUI等各种业务。第二,我们要把大数据能力给生态链合作伙伴使用。前段时间跟一些生态链企业的CTO们开了一个会议,我正式提出小米云平台不仅仅是小米的云平台,也是生态链兄弟企业的云平台。目前我们只给生态链企业提供服务,未来会更加开放。我们将来要打造小米的大生态,这些都在计划中。
小米对AI人才很饥渴,会持续大力投入
记者:在人工智能这块,您也提到过人工智能是未来非常热的一块,我们通过哪些方法,或者接入哪些数据把人工智能这块的东西往前推一步,或者让用户体验做得更好?
崔宝秋:现在的人工智能的火热,后面是因为深度学习,再往后也是因为大数据,全生态、多样性的大数据。小米云服务里的数据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量,但我们不会用它来做AI上的东西,因为这是个人数据。我们现在用来做深度学习的是其他的数据,像用户行为日志等,大部分来自MIUI的互联网服务,有些是用户体验计划上来的,都是匿名数据,我们通过这些大数据来提升小米的各种AI能力。
记者:可以跟我们再分享一下小米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一些具体布局吗?
崔宝秋:小米做AI有三大优势,有的人说小米是用AI,其实小米是做AI,我们有优势不做的话太可惜。小米的愿景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最新的AI技术通过小米在硬件、大数据和生态链上的优势和布局,可以帮助小米更好的实现这个愿景。小米在AI布局上,目前还在不断地演进和迭代。
首先我们是要重点落地产品,这是小米的优势,围绕产品和业务,我们要快速地打造自己的研发能力,积累自己的AI技术技术,同时,为了快速推出产品,也会跟提供AI技术的第三方公司合作,我们的重点是快速推出解决用户痛点的软硬件产品,同时把自己的技术落地。在这个期间,我们会不遗余力地打造小米自己的AI研发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大力招人,招方方面面的人,各个垂直领域的人才,各个层次的人才都需要,我们还是处在一个饥渴状态。
记者:AI人才这一块有没有一些规划?
崔宝秋:现在小米真的很缺人,我们还需要引入更多的专业人才,欢迎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加入小米,尤其是在业界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
记者:可以讲一下现在的小米在人工智能这方面的最新进展吗?
崔宝秋:最新的一些进展,您也知道,上次我们发布了小米AI音箱,目前已经在公测了,当天预约人数超过100万,目前我们还在不断地打磨音箱的能力。另外我们有个水滴计划,是小米的智能服务开放平台,可以接入很多AI技能,现在已经接入了70多个技能,近10种设备,包括手机、电视、音箱,米兔故事机,还有小寻儿童手表、华米手表等。这个是我们最新的一些进展,未来会不断地打磨产品,接入更多的智能设备。在技术储备上,在AI的打造上,我们也有些进展,研发力量在增强。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上我们做了很多大量的尝试和基础技术的积累。
记者:您刚刚讲到水滴平台,这块业务是小米云服务在负责还是其他的业务线?
崔宝秋:是我们团队负责,“水滴平台”这个名字最早是小米电视团队王川总提出来的,这些服务是我们在做,由一个叫智能服务的团队在负责。
记者:能谈一下我们深度学习这一块吗?小米现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崔宝秋:去年AlphaGo唤醒了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对深度学习的重视,小米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开始真正在深度学习上加大投入,从那时候起组建小米深度学习团队,现在也初具规模,我们很快推出了基于开源技术的小米云深度学习服务。我们在深度学习算法和平台上,都有了一定的积累。
小米AI音箱已经与小米自己的设备和生态链设备都打通
记者:现在做智能音箱还挺多的,像阿里、京东都在做,您觉得小米做智能音箱和其他厂商相比,核心优势在哪?
崔宝秋:小米在AI上有三大优势,第一是硬件优势,硬件的设计、制造、推广、渠道、用户体验,小米这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小米内部,我们音箱做了很长时间,基于我们对用户的了解,在用户体验上的经验,从音箱的外观设计、功能设计到APP设计,这些在业界还是比较领先的。所以,整体上来说,在硬件上小米有优势,首先我们肯定可以做一款很好的音箱。
第二个优势就是大数据,小米有各种各样的数据,通过已有的音箱,电视等产品,我们可以获得很多语音数据,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训练模型。
第三个优势是小米生态链优势,我们做智能音箱不是跟风,我们是有自己的需求,我们本身一直在做音箱,智能音箱是我们自然的一个延伸。更重要的小米对音箱还有另外一个定位,我们有一个很广的生态链布局,用音箱语音交互的形式控制智能家居、智能设备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水到渠成。如果说在国外,人们有那么两三个原因来购买亚马逊智能音箱这种产品的话,在中国,一个用户即使不是小米手机用户,他可能已经买了多款小米的智能设备,可能有十多个原因来购买小米AI音箱,因为它通过语音交互可以很方便地控制电视、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等。
黄龙中:我特别同意。前两天小米816的时候促销,我买了两个空调伴侣,以前我调空调温度的时候还得拿手机看一下,现在我用语音的话,直接说“小爱同学,帮把我空调调到25度,大风”,它立马就能完成。
崔宝秋:对,这个语音交互在很多产品上是非常便捷的,是用户的刚需。比如说在汽车里面,语言交互体验是一个刚需。在家里面,我们认为也是有刚需的,在家里面,很多设备可能操作比较麻烦,现在通过远场语音,交互起来很方便,在沙发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动。
记者:现在小米AI音箱已经跟扫地机器人互通了是吗?
崔宝秋:对,可以对接。
黄龙中:将来的场景非常多,而且这些设备都可以串联起来,比如我让小米AI音箱帮我把空调打开以后,还自动帮我把窗户关上。
崔宝秋:刚才讲到小米水滴平台,一方面是接入外面的技能,另外一方面是对内接入更多的设备,小米自己的设备和生态链设备,所以是两层开放。外面接入各种自定义的AI技能,对内我们要通过它打通各种设备。所以像扫地机器人这种小米生态链的东西我们接入应该很方便。
小米借力AI技术驱动新零售
记者: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您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和AI技术在小米内部未来的应用,或者说现在大家都在谈转型,互联网业在转型,都在接触AI转型,请您谈一下这块您自己是怎么想的?
崔宝秋:这个问题很大,五年前我加入小米的时候讲小米是大数据公司,这句话今天还是对的,早期有人说做大数据太早了,其实不早。现在有些人说大数据过时了,我觉得也没有过时,未来很长时间小米还是一个大数据公司。今天说小米是不是转型做人工智能公司呢?我觉得不能这样讲,这不是一个转型,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已经使用了很多机器学习和AI技术。我只能说赶在AI的一个春天黄金时段,小米可能会受益很多,我坚信在这波AI浪潮中,小米可能是最大的赢家之一,可能会落地最多的产品。所以,这是我非常看好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仅在大数据上要大力投入,在AI上也要大力投入,而且是全力投入。
记者:小米的AI技术在金融上有哪些应用么?
崔宝秋:小米在去年开始重视AI,不仅是深度学习,也包括一些我们一直在做的传统机器学习。我们最新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小米金融上也已经被用了,刚才我讲的深度学习平台已经用在了小米各个业务线上。我们前段时间也成立了内部的小米金融大脑团队,就是想把自己的AI能力应用在小米金融这个业务上。
记者:具体的一些应用是应用在金融的哪些环节?
崔宝秋:很多环节,有两个例子可以讲一下,比如说风控,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可以对风险控制做一些好的模型训练。还有一个应用场景是反欺诈。
记者:AI技术在小米新零售这一块会不会也有一些应用?
崔宝秋:有。简单讲,小米之家的选址、小米之家的货架摆放,小米之家的客流分析,小米之家的科技感全部都可以用AI来做。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