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工在设备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加速商品化速度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再加工在设备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加速商品化速度

  “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再加工在医疗技术行业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性的问题。原因在于一些大型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认为设备使用后处理会导致其收入流失,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盈利能力,进而也会影响对产品研发和创新进行投资。但是,许多医院一直面临金融方面的困境,这会使他们重新思考医疗技术的创新的本质已经应该怎样更好的实施,而后处理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次性医用设备的来源

早20世纪80年代,医疗器械制造商发现了医疗器械市场的根本问题。由于这些医疗用设备实在太耐用,所以就能被医院医生重复不断的使用,这无形中降低了对设备厂商的需求。

因此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制造商开始将设备标记为“单次使用”或“一次性使用”,也进而停止了对重复使用设备承担任何法律方面的责任,这么做的好处在于,厂商不必发布设备清洁指令,并且可以在设计环节中就让设备变的更加不耐用。医院必须为每一次使用购买新设备。但是,作为医院方也是有应对措施的,许多医院开始自行清洁和重复使用这些“一次性”医疗设备。

至此,FDA正式将其监督和立法提上了议事日程。一直到2000年,该法规有效地从医院中删除了“一次性”设备后处理,并将其置于后处理公司手中,并通过监管和技术手段来实现FDA批准重新处理“一次性”设备。随后,FDA对后处理的验证并不一定是OEM所能欣然接受的好消息。

从那以后,大型全球医疗器械公司利用其庞大的研发和营销引擎来设计和销售医院以外的小型设备。但是,这些他们也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再处理实际上可以在设备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

缩短技术生命周期

再加工的过程加速了商品化的速度。当再加工商获得设备许可并以原始设备价格的50%提供给供应商时,制造商一直以降低新设备价格作为回应,以帮助缩小这种价格差距。

经典的例子是活检钳和套管针,其价格迅速下降,并且在后处理商抢占了30%的市场份额之后。在用于大批量过程类型的技术中,制造商通过提高创新速度来响应这种商品化,以便可以在“新型和改进”设备上要求高价格。

这种“新的和改进的”状态实际上意味着更好的患者护理或整体价值,后处理在商品化中扮演的角色实际上推动了更快的技术创新。但是,相反的情况也时常发生。例如,在心脏病学领域,一些马蹄形导管已有20多年历史,因为后处理者尚未将目光投向这些领域,制造商也没有看到蕴含其中的(经济)创新需求。

符合创新需要

当今医院和医院系统面临的财务的问题将会对其采购理念发生重大变化。医院可以真正控制短期的成本只有两种类型:劳动力成本和医疗用品。更好地控制供应支出正日益成为财务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

因此,设备制造商无法继续其目前的发展轨迹—迅速推出新设备,这种设备不会为医院带来太大的价值,反而会医院带来成本的上升。而现在有许多医院拒绝采用新技术,因为他们负担不起。他们没有采用最新的超声波导管,而是使用老一代的设备,这些设备价格更实惠,可以重新加工。

在像EP /心脏病学这样的行业,随着手术量的增长和医院遭受成本压力的增加,使创新技术更加实惠的问题变得更加难以回答。与设备使用后处理配合以启动可重新处理的设备可能会减少售出的设备的数量。

抢占市场份额

医院越来越多地把重点放在设备投资的价值上,而使用后处理肯定也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设备制造商就会在市场中创造利润空间,这些设备制造商敢于采取更加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从而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这种方法可能包括来自OEM的愿意尽早与使用后处理协作,确保设备可以并且将被重新处理。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医疗设备制造商通过后处理,将能够以较高的价格提供新的和改进的技术,同时通过使用后处理将医院的成本降低到合理的水平。只关注最大化每设备盈利能力的技术创新者如何与其竞争?鉴于这种潜力,或许是时候重新思考OEM和后处理在单次使用设备使用后处理方面应该存在矛盾的问题,并且能意识到它们在推动创新方面的共同作用。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亿欧大健康聚焦丨FDA两大信号:多基因全面检测推动精准医疗未来

专访丨复宏汉霖刘世高:创新药市场空前好,从投入产出比驱动企业发展

首发丨博厚医疗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基层诊疗入口网络加速布局

松力生物发布会:再次发力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

AI创业黑帮:人工智能全球竞赛中,奔跑的浙大力量

随意打赏

创新是关键创新关键词加大创新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