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并不是结束,其或将成为出租车公司
专车新政的出台促使滴滴优步迅速合并,大部分人认为市场格局已经确定。滴滴、优步也开始减少司机和乘客补贴,并提高价格,可见滴滴、优步也认为大局已定。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前景却并非如此。合并之后并不能成为减少补贴的理由,但是,在减少补贴的行为之后,一个简单的事实浮出水面: 就现有的专车市场而言,专车的竞争对手不是彼此,而是出租车。 专车之间的补贴战争掩盖了这一点,当专车格局基本已定,补贴减少,专车市场才刚刚回到商业本质上,即如何面对出租车市场的竞争。
专车无法形成垄断,竞争对手是出租车
当很多人担心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之后补贴会减少时,这一担心确实成为了现实。但是,这一行为对于专车公司来讲,却是非常糟糕的。因为,从一开始,专车市场就定位为和出租车竞争的低价市场。因此,专车本身无法垄断市场,当专车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就会转向出租车。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而当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急于减少补贴是不明智的,这将会造成市场份额的大幅下降。
一方面,专车市场本身就没有行业壁垒,专车平台之间依旧有竞争。专车市场没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其竞争结果是囚徒困境。虽然滴滴优步占有绝对市场份额优势,但是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壁垒,当易到等专车的价格低于滴滴优步时,能够很快吸引大量客户。而滴滴要想把顾客拉过来,就必须重新补贴用户。
另一方面,由于定位的问题,专车市场主要还是从出租车那里抢来的,而非差异定位的高端用车(虽然有,但不多)。因此,专车市场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垄断。专车和出租车提供的是一样的服务,两者谁占优势主要是价格和服务的问题。
因此,补贴必然带来客户的流失,长久下去,客户大量流失不可避免。不过,滴滴优步有一个优势是,能够通过价格快速调节供求关系。当发现用户流失时,滴滴能够快速投放补贴挽回用户(近日我就收到了6张10元快车券)。
出租车的反击
当理解了专车市场的商业本质之后,那就是专车和出租车之间的竞争了。在这种竞争之下,归根到底是成本的竞争。然而,与很多人的理解相反,出租车占据着较大优势。出租车的优势体现在:
1、车辆成本低,利用率高(一天两班倒)。而专车一般是私家车,本身较贵。另外,在北京等地,车牌本身就有交易价值;
2、出租车动力是天然气,成本比汽油低三分之一左右;
3、出租车是专职的,全职工作的人工成本较低。对路况的熟悉等也会降低成本。
当然,出租车也存在着劣势,这也是长久为人诟病的原因。从成本的角度来讲,出租车的垄断导致出租车牌照的交易,由此产生了份子钱。另外,出租车管理不善导致服务质量等严重下降。最后,相比专车,出租车不能较容易地通过网络预约。
但是,在专车的竞争之下,出租车的这些劣势在不断减少。比如,各地清偿出租车的有偿使用。出租车的市场化将会导致份子钱的大幅降低乃至消失。伴随着客户的流失,出租车的服务质量明显有提升,部分出租车公司也在不断整改。并且,很多出租车公司已经开始自建打车APP,然而目前依旧缺少一个打车平台将各地出租车都能接入。
如果说出租车的缺点在不断改善的话,专车面临的问题就较为严重,即如何降低成本。当补贴减少时,专车就需要降低成本实现盈利。很多人的经验表明,专车的车的质量在不断下降,这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在北京等地,外地牌照越来越多,因为本地牌照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有专车司机让用户取消订单线下付款,这是为了规避较高的平台佣金。
所以我们看出,当补贴不再而回归到商业本质之后,专车首要面临的就是成本问题。为了降低成本,专车司机采取了以上的种种做法,这些做法会导致平台质量的下降,比如外地牌照的专车在北京不得不绕路,这就产生了诸多纠纷。
另外,虽然专车新政对专车认可度很高,但是也设置了不少障碍,比如可能限制数量,办理手续等,这些也增加了专车的运营成本。因此,我们估计,平台型的专车估计无法坚持下去了。
专车的未来预测
虽然现有专车市场与出租车直接竞争,并处于劣势,但是专车市场其实是有机会的。专车的自身属性就导致了其高端定位,在差异化市场下可以有所作为。但是,滴滴、优步等面临的问题是,一旦定位为高端市场就无法与现有的估值相匹配,这将导致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从而面临崩盘的危险。可以说,专车市场已经被搞砸了。
滴滴优步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相反,一直在进行调整。比如,滴滴逐步向自营车辆倾斜,加盟的私家车主将面临淘汰。但是,即使是自营车辆,专车在成本上依旧高于出租车,正如我们之前所预测的( 七宗罪 | 为什么说优步、滴滴被严重高估? ),滴滴可能将成为一家出租车公司。有传言滴滴正在收购出租车公司,虽然被滴滴否认,但大概率是真的。
而当滴滴经营一家出租车公司时,是否采用动态计价等还难以知晓,但专车发展的经验表明,互联网思维不太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