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产商业智能BI上下二十年,大数据时代的新故事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年,情怀不曾褪去

还记得是在2013年,在天善智能还未正式成立的时候我们组织了一次名为“国产 BI 工具巡展”的线上直播活动。彼时邀请了三家国内BI工具厂商(永洪、ETHINK、奥威智动)一同参与,每周一款为期三周,展现各家的工具平台及解决方案,以期为国产BI工具摇旗呐喊。印象中当时一次直播大约还只是不到两百人在线的规模,也实在未想到后续几年工具厂商们的各自迅速前进,以及天善团队自身与时俱进的同步发展。

是的,必须说笔者本人对于商业智能(BI)前端工具,尤其是国产商业智能前端工具,有着持续且深切的关注,天善团队其他伙伴亦是。十余年来,笔者曾为商业智能(BI)工具厂商服务过,后续从事于业务行业软件厂商又选型OEM过BI工具,再之后又以甲方的身份选型过BI工具,因此于这一领域而言,可以说是一直未曾远离。

近日参加美云智数上海峰会,欣赏其靓丽的 大数据 方案的同时,听得美云智数的许多管理者之前都是从事商业智能领域,又见同事吕品介绍老牌商业智能工具厂商润乾公司许多年后转身再来的文章(十七年的润乾,壮士断腕的变革,报表到计算的转身),便有一种恍然的感觉。及至2017, 国内前端工具厂商的发展也约有20年,虽然历史不如整个国际工具市场流长,也没有那么大体量级的厂商的冒出,但是国内市场自有其复杂情况及波澜起伏,值得一书。

1997~2001年,萌芽阶段

国内商业智能(BI)工具市场,起源于什么时候,我们只能试着去考证。

国际市场的信息相对比较确定,在20世纪80、90年代初,已经有一批的商业智能工具厂商成立。譬如2000年初进入到国内的广州泓维,在美国是1989年就成立了,加拿大的Cognos在1995年前后也已有一定建树了。

那个年代国内互联网是不发达的,张树新的瀛海威都是95年才创办,因此国外的新事物传导到国内的节奏远不如现在。结合广州菲奈特公司在97年的时候已经从金融行业业务系统开发转而投入将商业智能引入国内,笔者判断国内BI工具萌芽期应该是97、98年至2000年左右,这期间有先见的一些IT人开始从事商业智能领域的研究、摸索与实践。

在早期面世的国产商业智能(BI)工具,值得一书的必然是1999年广州菲奈特推出的BI.Office,这应该是土生土长最早的本土BI前端工具了之一。而在后面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其公司也近乎成为国内"BI人才摇篮",或被业内人士戏称为BI界的黄埔军校。

华表于1999年成立公司,以CELL组件开始走向市场,成为解决报表问题的热门方案。而其在2001年被上市的用友收购变为用友华表,依托于用友集团而一直立得一隅。

另外一方面,在国外的华人,新事物的跟进节奏总是可以快一步,在这早期,就有两款有中国血统的产品:

1.1998年,由华人在美国创立的金峰软件推出的JReport,其在2000年左右回到国内在昆明建立研究院。

2.1998年,同样是华人在美成立的InetSoft推出Style Report,进到国内后名为思达商智,在国内也有部分BI公司的创始人、核心团队成员出自该公司。

以上两款均是基于Java技术,也较早进入了国内,为企业级报表开发提供了选择。

后来的本土报表软件双雄,也始于这一时期,润乾,2000年成立,于报表工具这一方向尝试,而帆软,2001年开始摸索报表工具。

在走报表软件这方面,借鉴于有着国际化大名的Crystal Report、俄罗斯的FastReport大名鼎鼎,以及JReport、Style Report,在最开始的许多年,国内也萌生了许多的小型公司,如如意报表等,在此就没有一一列举。

2000年,有一家尚南科技在广州成立,它也是一家专门研发商业智能(BI)产品的公司,由于其在2010年被用友华表收购,从为数不多的资料可以看到在2001年的时候推出BlueQuery。

经历过商业智能早期阶段的人基本上都了解,有很长一段时间,商业智能作为一个新的、不是太好理解的概念,给身边的人、给客户介绍起来都是颇为费力的。要知道那时候数据分析这一类岗位都远远没有发展起来,在业务和IT之间承接的角色也是极为稀缺。早期商业智能的定义非常广泛,在介绍PPT中,总会有一页给人介绍商业智能,通常是会包括,数据仓库、ETL、OLAP(多维分析)、数据挖掘。那个年代,商业智能还包括了数据仓库这块的,而不像如今在很多场合仅代指前端展现部分。更为让现在的朋友会惊异的是,连数据挖掘都置于商业智能概念之下,没错,那时候真的是这样的。

因此,这个时期的商业智能(BI)前端工具,大致有两类功能方向:一类是支持多维分析(OLAP)这一功能的,简单说就是连Cube,这一块也成为可视化及即席分析方面的核心功能。另外一类就是报表系,由于国内企业对于报表需求的刚需释放,以及对于格式的纠结和坚持,解决格式较为复杂固定报表功能也时常成为选型重点需求。

以菲奈特BI.Office为例,包括了多维分析、复杂报表、少量数据挖掘功能,可以说是齐全的标杆功能配置了,足以满足当时许多客户企业的统计分析、可视化和固定报表需求。

另外源自萌芽期的特点是:在很长一段期间,国内商业智能前端工具厂商多是自己来交付项目,产品相关生态圈没有成气候。前期项目多大型,从收入上看起来不错,但是现金流角度未必好,同时兼顾交付也对于厂商聚焦于产品研发有较大的影响。

2002~2006年,市场初成

从2002到2006年这段期间,国内商业智能(BI)市场竞争仍然可算是蓝海,与国外工具也有拼杀但并未激烈到刺刀见红的状态。这一期间拓展到国内市场的国际工具们,多见的工具有BO、Brio、Cognos、Crystal Report、Microstrategy、Actuate、Arcplan、Discovery等。这段期间2003年BO收购了CrystalReport,Hyperion拿下Brio,2006年Oracle收购Siebel后面推出OBIEE。

为何笔者将2006年设为国内市场初成的节点?我们来看一下:

1.润乾,02年推出润乾报表,中国首款不需要写代码就可以制作复杂报表的工具。

2.帆软,05年产品Finereport报表雏形形成,2006年帆软公司成立。

3.2003年,位于西南的重庆宏信成立,有推出一款极光商智的BI前端工具,其创始人是从微软出来的,这款工具近几年已经无音信,官网亦不复存在,是笔者凭着记忆中的印象收集补入本段。

4.2005年,在美国成立于2001年,华人背景的的StrategyCompanion进入中国,它打了一个微软商业智能体系展现端的空档,基于微软商业智能平台提供了体验较好的可视化分析方案。由于在后续在国内市场一直有一席之地,按进入国内市场时间来看,也纳入到这一部分。

5.2006年,亿信华辰成立,后续推出BI@Report。

6.2006年,奥威智动成立,推出颇具特色的Power-BI产品,后总部从北京搬迁至珠海。奥威智动Power-BI的推出,基于用友和金蝶的数据源,可以有标准模板以加速部署,相当于是去提高行业化产品的程度,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7.2007年,象形科技成立,推出其商业智能平台ETHINK,时间相差不远,笔者亦将其归入这一期间。

基于这一段纷纷初现峥嵘的本土BI前端工具企业,加上之前的菲奈特、尚南等公司,我们有理由认为:2006年,可以称之为国内BI工具厂商们初成的一个里程碑。

(2006年记忆-在德国世界杯中意大利击败法国夺冠)

总的说来,这一段时间, 商业智能项目仍是以大项目为主,如政府和大型企业,产品与交付打包。 但是在与国际工具竞标时,国产工具产品的价似乎在逐渐错开。从产品功能角度来看,未有太多新特征凸显。作为新生市场,国内厂商并没有出现极其强大的,而菲奈特的市场表现相对较好,公司一度入围软件行业百强。

2007~2011年,黄金时代下,隐忧初现

将2007年划为一个新期间的起始,一方面是前面所述大量工具厂商纷纷在此之前成立且初具规模。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在国际市场上在2006~2007年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并购案,使得商业智能(BI)市场的黄金时代大幕开启,这一系列的并购事件有:

1.2007年4月,ORACLE以33亿美元收购Hyperion Solutions。

2.2007年10月,SAP以68亿美元收购Business Objects。

3.2007年11月,IBM宣布以50亿美元收购Cognos。

真可谓是跟并购比赛一样的大戏连连。

随着07年拉起的这一大幕,商业智能(BI)市场顿时进入了一个的黄金时代,许多行业的企业都纷纷在商业智能系统建设开始投入。

这一切,让国内许多BI人心血沸腾,商业智能领域的岗位变成媒体报道中的热门高新职位,会用大厂工具来做交付的实施顾问薪资水涨船高,各路相关论坛社区也纷纷成立,学习气氛也如火如荼。

大厂携势而来,在此期间陆续在国内市场上斩获丰厚,而国内工具厂商们也有一番繁荣景象,诸多厂商在此期间营收都有较大的增长,

以报表系为主攻的润乾和帆软在这期间因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坊间一度有“北润乾南帆软”的美誉。

但冷静看来,国内独立前端工具厂商,在销售渠道及交付合作伙伴等生态圈建立不完善的情况下,要取得迅速发展是非常有难度的。短暂甜蜜过后,我们可以从这些事件看出其中的不易:

1.2010年,拥有Bluequery的广州尚南被用友华表3000万人民币收购。

2.元老级的玩家菲奈特,在这一期间,也没有“幸运加身”。于2007年并入东南融通。在东南融通纽交所退市之后,由思迈特2011年接过其商业智能(BI)工具的旗帜。从此SmartBI登上舞台,继续演绎一方故事。而从菲奈特及东南融通散落出来的明珠,后续很多年仍然活跃在商业智能及之后的大数据领域颇有建树。

3.润乾公司,经历过几年较好发展之后,由于在聚焦于产品还是产品与交付全线作战的路线内部分歧上,也进入了一个低谷盘整期。

需要提一下的是,慧都控件网,约从此期间开始,直至后面一些年,推广了如FastReport、Dundas,以及不少其他报表、多维分析、仪表盘的控件,为众多企业在标准商业产品之外,提供了许多选择。

在此期间,各方对于商业智能项目交付的方法论的认知日趋成熟,而前端工具平台的功能变化。印象中应是经典走Cube的MOLAP路线逐渐式微,而基于语义层这类的工具产品日益成为主流,为后续的敏捷BI、自助式BI铺下了基础。

2012~2015年,新与旧的交替

在这一段期间,国际商业智能(BI)工具市场,有了几个新的趋势:

1.内存式BI

与此概念相关的进入到国内的三款工具,Qlikview、Tableau、Spotfire,自2011年起风行了一阵子。后续Spotfire几近折戟国内市场,Tableau主打自助式,大数据迅速升温,内存式BI概念随之淡去,这方面国内厂商似乎没有跟进者。

2.自助式BI

随着在企业中,商业智能服务的对象慢慢衍生至部门级,以及数据分析师等岗位的普及,自助式BI的概念便顺势而起,而从原理上说,自助式有点脱胎于前期即席报表(ad-hocquery)的概念。Tableau自不用说,而2014年Qlik Sense亦推出,与国内永洪、BDP等公司一同促使自助式BI日渐成熟,得到众多企业和用户的认同。敏捷BI作为一个迭代实现的概念,也常与自助式BI一同进行表述。

3.移动BI

移动BI算是此期间内的一段值得我们思考的插曲。受到带有国际&移动BI&高价等几个标签的Roambi的激发,在国内也陆续有人将思路落地于产品。约莫于2013年左右推出的威数、河狸两家,便是此中代表。遗憾的是,这一块细分领域的技术壁垒性并不是太高,后续随着众多原来布局PC端工具厂商开始发力于手机端、大屏等多屏,国内移动BI的独立工具厂商,很快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市场被挤压,业绩想要长足发展就很难。

4. SaaS BI

在国际市场上,SaaS BI的发展要远远走在国内市场前头。国内各行业的企业对于上云,总是保持着那么一丝顾虑。Domo的横空出世,高达20亿美元估值,必定是让许多人艳羡不已。是的,纵览国际的BI展现工具市场,无论新创SaaS BI工具,还是SaaS厂商切入BI领域,抑或是传统国际BI工具巨头厂商推出云端版本,都可以佐证云化确实是一个大趋势。眼见国内的 BDP 也顺势跟进,包括在日本市场做到第一的中国公司铂金智慧推出的Data Deck也开始全球化跟进,相信不少企业也希望成为中国的Domo。

笔者称这一期间是“新与旧的交替”,一方面是产品功能特性上,传统BI与自助式BI频频交锋,且云化趋势稍显,另外一方面,亦是指的是此期间,又涌现出一批新的玩家登场,与前面那些企业的前期摸索相比,这些公司,更受到资本的青睐,我们来看下。

2012年,永洪成立,2013年Pre-A,14年A轮,15年B轮。

2013年,海致成立,发布BDP,2013当年便获得A轮,次年获得B轮。

成都数之联,2012年成立,推出可视化平台xDataInsight。

武汉赛思,2012年成立,推出BI工具平台SuccezBI,并于2015年上市新三板。

值得一提的变化是,这期间成立的公司,虽然BI仍然是其中核心的一块,但是多会定位于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等领域。

此外,帆软在2015年销售额破1亿元,笔者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事件,BI前端工具做到这个量级,是相当不易的。

而用友华表2013归入拥有集团UAP,自此可以视作已不再独立于BI方向。

一个重要的开源产品,百度Echarts,在2013年面世,它虽不局限于商业智能(BI)领域,但是可视化呈现美观度较好使用较容易,成为了许多可视化项目的一种轻量级解决方案被众多企业所选择。

本文开篇所说天善的小型活动便赶在这一波,虽然只是一个小石头扔入湖中,但是确证明了自己在商业智能领域的专业性,也一直持续至今。

2016年后,大数据时代下的新生

进入到2016年后,商业智能(BI)前端工具市场的变化有:

1.云端化发展明显

立足于阿里云的阿里数加平台自不用多说,网易的网易有数,新生力量还包括从国际市场载誉而归的铂金智慧推出的Datadeck,而腾讯云推出的数智方略,也是加载了其投资的永洪的产品。还有和我们天善团队接触过的一些SaaS BI初创公司例如马达数据,都有这种云端化的趋势。

2.解决方案化

业务方案一直是商业智能(BI)工具厂商头疼的。在此期间,厂商们明显更为注重选择部分行业切入,打造自己的优势行业,这有助于弥补过去工具厂商对于行业业务理解和积累的深度不够的问题。打开各家厂商官网,基本上“行业方案”这个菜单已是标配。在这条路上,SmartBI选择金融与教育作为重点行业,笔者觉得是为一个较好的案例。

3.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在经过前几年的迅速升温,市场亦开始理性,无论大数据还是小数据,一切数据平等化的概念开始提出,于是更多的厂商开始谈大数据分析。

4.功能全面进一步提升

譬如SmartBI和ETHINK推出数据挖掘功能,帆软推出Fine BI 和 Fine ETL,均是此方面的表现。

5.资本市场更加活跃

2016年,永洪获C轮2亿元人民币,海致BDP获C轮3000万美金,2017年数之联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可见一斑。

这一期间直至现在,时间不长,但是市场动态频频,竞争愈发显得激烈。

2016年,阿里云数加平台推出Quick BI。铂金智慧(Pt mind)推出Datadeck,并率先在国外市场获得好评。

2017年主要的事件有:

1.象形科技ETHINK亦大步迈出安徽进入北京,以期布局全国市场。

2.网易将其服务于内部的BI工具平台推向市场,名为网易有数。

3.出身于美的集团大数据的美云智数隆重起航,将其多年数据建设的心得推向市场,源于企业,服务于企业,其开普勒产品体系中的水晶球,便是由传统商业智能(BI)发展而来。

4.涅磐重生的润乾,推出28000元10套报表工具,近乎结束其报表工具的使命,转身幕后英雄,推出集算器,主攻大数据时代中后台数据处理难题。

新的故事,正在不断的上演……

结语

20年,这个市场里,初创者激昂,守业者求变,资本方逐热,退场者黯然,合并时有发生,起起落落,就是一幕大戏。

文字敲到尾声,笔者已经无意于再论工具的功能特色、厂商的生态圈建设这些,而仅仅是一来希望纪念那些已经存于记忆或在不久后将被忘却的名字,二来祝愿国内的商业智能(BI)、大数据可视化的厂商们在下一个10年、20年,出现更多更好的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随意打赏

2016年大事件盘点2015年大事件盘点2014年大事件盘点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bi商业智能分析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什么是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大数据大数据商业模式商业智能bi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