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鑫:理念驱动,学而思第三次变革在路上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张邦鑫:理念驱动,学而思第三次变革在路上

【编者按】在学而思成长史上,经历过三次变革。其中,以教育理念驱动的第三次变革,让学而思开始从对“教”的打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教书”的追求转向对“育人”的思考,从学习背后的发生机制研究如何激发每个独一无二的孩子。

如果说教育是一条滚滚向前的大河,那么理念就是大河之下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也是一家教育机构的灵魂。7年过去,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学而思的教学、产品、服务等各个层面,有些已经落地,更多还在路上。这篇文章是张邦鑫在2012年关于学而思教育理念的内部讲话,7年后的今天读来,仍有很多引人思考之处。

本文发于“好未来”微信公众号,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最近半年,我们在进行学而思发展史上的第三次方向调整,这也是学而思推动行业的第三次进步。

在中国,学而思并不是最早做小班教学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培训机构刚刚出现时,几人或十几人规模的辅导班就已经产生了。但在行业内部,大家公认学而思是中国小班模式的创新者,是因为我们把这个模式规模化了。

规模化的同时,学而思第一次创新了小班授课模式。

第一,小班教学。20个学生一个班,报不上班也不随便增加名额。

第二,开放课堂。我们把培训机构和家长之间的墙拆开了,把家长请进了教室,他们可以坐在后面旁听。在此之前,没有机构这样做,直到今天,很多机构也没有做到。

第三,随时退费。如果第一次课不满意可以全额退费;在三分之二的课程结束前可以按比例退费。

第四,有针对性地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安排不同的班次。请有经验的教师负责统一教研,学生不管在哪个教学点、哪个老师的班上上课,学习内容都有保障。

第五,聘请名牌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

这么简单的几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尤其开放课堂和随时退费,会给学校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但是通过创新小班教学模式,我们推动了这个行业的透明化,把退费压力留给自己,把投票权交给家长,逼迫我们自己狠抓教学质量。

更重要的是,我们改变了这个行业的人才结构。原来培训机构主要聘用公立学校老师做兼职老师,而我们更多是培养大学生进入这个行业。截至前年年会时,学而思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职员工超过700人。对一家机构而言,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现在,教育培训业已经吸引了数千甚至上万个毕业于211、985大学甚至北大清华的学生。

所以,2003年我们刚做学而思的时候,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给行业带来了第一次推动,让这个行业变得更规范、更透明、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优秀人才的进入。但是,坦白的说,也正是因为这个模式还不错,接下来好几年我们躺在功劳簿上,没有做更多的创新。一直到2009年,我们才意识到问题,开始有危机感——很多机构都在学习我们。我们需要继续创新,因为行业和社会都需要创新去推动。

第二次变革是真正加大教研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教育的理解逐渐加深。我们发现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优秀的老师、专业的讲义,还要有生动的素材,让学生易于接受,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趣味教育。

于是,我们成立了教研学院,把教研成果和IT成果结合,投资数千万元推出ICS(智能教学系统),在行业内部引起不小的震动。2011年,我们又推出ICS2.0,把静态PPT升级为动画课。为使教学体系连贯统一,我们还专门投资数百万开发了大型动画片《摩比传说》。

当然,在一系列尝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ICS2.0在有些年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高年级效果不够显著。应该说,第二阶段我们是在曲折中前行。

这几年,学而思在新模式、新技术、新观念方面走在行业前列,通过我们的努力,这个行业开始有些技术含量了。当然,第二次变革还在路上。

第三次变革,是教育理念调整。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讲“教不好学生等于偷钱和抢钱”“讲课不好就是人品不好”,我们总是在强调老师讲课要好,服务要好,环境要好……但是学生有没有掌握知识,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直到今天,在我们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说明学而思只是致力于解决“教好”的问题,不管“学好”的问题。老师讲得好,但是学生可能走神了,或是家庭环境不好,或者是校风问题……最后没有学好,我们认为这不是自己的问题。

其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真正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最起码也要找到他们学习效果不好的症结所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或多或少也在运用一些方法和理念,其中很多始于2003年,但是不够具体和体系化。最近我和部分伙伴开始系统地研究教育理念的问题。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教育理念。相信它们会指导我们的研发、师资培训、教学服务、学科宣讲,以及与家长的沟通。

3小时创造的价值

大家想一个学生一周有多少个小时?7*24=168个小时。但是我们一周给他上课几个小时?只有3个小时。

如果一个学生在我们这里上课后来考上了清华或北大,我们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办学成绩。在这里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周168个小时,他在我们这里只学了3小时,我们如何能够帮助到他?所以我们要真正帮助到他,必须借助这3小时以外的力量。

通过3个小时的上课时间,我们不仅要教会他知识和方法,还要改变他对学习的兴趣,改变他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一个学生在这里上了3个小时课,学会了如何复习,学会了每天回家先复习后做作业;一个学生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逐渐爱上了学习,周一到周五的校内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这就是3个小时创造的价值。

事实上,很多家长之所以愿意把孩子送到学而思,是因为他们看到很多学生在这里成绩提升很快,但这只是结果。有时候,他们花了钱和时间,可能仍然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

花钱花时间给孩子报班,甚至报1对1的班,只能解决找好老师教的问题,但孩子要想真正吸收知识,至少还面临三个制约因素,它们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第一个是学习动力。说到底,这是孩子爱不爱学、想不想学的问题。有的家长只知道请好老师给孩子灌输知识,但忽视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孩子对学习既没有兴趣,也没有信心,更缺乏乐趣、成就感和积极的人生目标,当然学不好。

第二个是学习环境。如果一个孩子有好老师教,也愿意学,但是他的圈子不支持,也不行。比如家里没有自习室,父母打牌每次三缺一都叫他,周围朋友上课都不认真听讲,那么他很难学好。

第三个是学习能力。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方法不对,比如不会复习,每次都是对着课堂笔记做作业,或者一边学习一边听歌,那么也很难学好。

下面就这三个因素,我为大家具体展开阐述。

学习动力

分享一个小故事。我有一个好朋友,家庭条件比较好,孩子也很聪明,但是报辅导班、请家教,进步都不明显。他便请我跟孩子交流一下,我一聊发现他的孩子一直在疑惑“为什么要学习好”的问题。孩子觉得自己学习好与不好没有区别,在他的认识中,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不少是喜欢拍老师马屁的人,所以他完全不想学习。此外,他的爸爸有能力,他将来不管上什么学校都可以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学习好也带不来成就感,所以他没有学习动力。

那什么是学习动力?它由四部分组成:兴趣、信心、成就感和榜样效应。

兴趣:帮助孩子打开世界

一个学生如果连学习兴趣都没有,那么他很难学好。其实这不能怪学生,大部分时候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缘于老师教学枯燥所致。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学习经历。我上小学时特别讨厌语文,因为语文老师每次布置作业,无非是在课文中挑出词汇,让我们抄写二十遍。那时,我把两三只铅笔绑在一起抄写,抄到最后很崩溃,干脆不写了。所以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好。

后来,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语文成绩。一次,学校组织拔草活动,我跟班上语文最好的同学分在一起,便请教他怎么学语文,他告诉我“可能武侠小说看多了”。我心想,还有这么好的事情,便向他借了很多武侠小说,燃起了阅读的兴趣,语文成绩果然渐渐提高了。小学升初中考试时,他的语文成绩全班第一,我是全班第二,比他少2分。

很多时候,学生的兴趣也会被家长扼杀。比如,很多家长反对孩子看故事书、看动画片、玩游戏,他们觉得那样浪费时间,这些也是当年我父母反对的事情。

这些年,我一直在做跟踪研究,观察了很多孩子。我发现那些学习特别好的孩子,他们也一样会看动画片、玩游戏,但是这些并没有把他们毁掉。这其实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问题,反过来看,一个学生离开了这些会变成什么样呢?让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只会讨厌、抵触,然后趁你不在时偷偷做这些事情。

为人父母,你可能非常希望孩子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很多顶尖人才都有每天阅读的习惯,但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难。随便拿一本名著或者散文给他,孩子不容易看进去。你让他自己挑一本,很可能是故事书。你让他选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可能是看动画片或玩游戏。或许你觉得这些对他没什么帮助,其实只有这样有趣的情节,他才会感兴趣。

故事书、动画片对孩子的大脑发育,相当于鸡鸭鱼肉等蛋白质对于他身体营养的补充。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身体健壮,会给孩子买很多好吃的;那么一个孩子小时候多积累故事书、动画片这些素材,对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思维模式的健全是非常有帮助的。

孩子没有丰富的社会圈子,也不太了解这个社会,动画片很多时候塑造了他们最初的价值观。小时候,我看过的那些动画片到现在还影响着我:《雪孩子》让我们看到人世间的爱,《葫芦娃》和《黑猫警长》让我们知道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机器猫》让我们拥有梦想,《圣斗士星矢》时常给我们内心力量……小孩子容易接受这些东西,他们是通过动画片认识这个世界的。

现在也是如此。很多学生的地理知识是从《赛尔号》学来的,很多学生对三国时代的了解是从玩《三国群英传》游戏开始的。你让他认真看书,他常常不愿意,这些才是他喜闻乐见的形式,前提是你给他看的东西是健康的。

当他通过漫画、童话、趣味故事书把信息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会转向那些更高雅的读物。当他看了几十本《安徒生童话》之类的书之后,也许突然有一天他会打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反之,我们用极限分析法,把一个孩子从小关在一间屋子里,天天给他吃各种好吃的东西,那么他长到20岁仍然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把一个孩子通过故事、动画片、游戏、社交等了解世界的渠道切断了,他很难有所成长,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你给孩子保留社会交往,那么他只能从别人身上学习。在这个信息时代,他获取信息的渠道会比别人少很多。一个孩子一旦离开了这些渠道,只能按照你的意愿学习,那么他就不容易产生形象思维,不容易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信心:递给学生一把椅子

前面提到我小学语文后来学好了,其实还有第二个原因。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我们县的一个民办教师把他们班的好作文收集起来出了一本书,我至今记得书的名字叫《幸福的小芽》。倒不是那本书写得有多好,而是书里的文章很一般,我觉得这种水平都可以出书,是不是自己也可以写书?原来我不敢写文章,从那以后敢写了。

那时,我的作文得分总是不高,但我觉得只要坚持写就会出成果。后来果然如此,虽然老师给我的作文打分从来没有高过,但我参加作文竞赛获了市级奖项。

告诉大家一个我的研究发现:很多学生的信心是在学习中被打击掉的,真正重视保护学生信心的老师不多。

一个好老师一定要时时刻刻维护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不管你讲哪个学科,都必须一点点破解,否则学生接受这些知识点时,因为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方法,他会受到打击。我们要告诉学生,很多人一辈子只想出了一个公式,但是今天的他们有更加重要的使命——一辈子要学习无数公式,所以他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学习,就能站在前人肩膀上继续探索,甚至超过这些科学家。

有的学生上完一节课还是不会做,不是因为笨,也不是题目本身难,而是因为他学习的是前人浓缩的精华。这样,他的成就感会逐渐积累起来。

如果学生想爬上桌子又很难,做老师最好的方法不是把他抱上桌子,而是悄悄给他递一把椅子。他第一步跨到椅子上,突然发现自己再跨一步可以爬到桌子上,当他爬上去了,会充满欣喜的说:看,我自己爬到桌子上了!

老师的成就感来自于这种默默的甘为人梯、没有炫耀的付出。让学生超过老师,也正是教育的意义和老师的伟大之处。

成就感:将影响孩子学习与人生

培训老师时,我们经常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主人,让他通过你的引导自己探索出知识,而不是直接教给他。所以,做老师不能只顾自己讲课爽,要通过互动让你的学生爽。

这一点对家长同样适用,有的家长也会跟孩子抢成就感。一次老师提问,一看学生都在思考,突然一个家长举手了。也有的家长坐在孩子边上,看到孩子不会做,一会指点一下,一会替孩子写两笔,孩子还不会,他就着急了,骂孩子“笨蛋”。这就是家长不给孩子成就感,只顾自己感觉好。

很多家长喜欢上课记笔记,回去之后如果孩子不懂,他可以给孩子再讲一遍。其实正好弄反了:家长不仅不要给孩子讲题,而且应该让孩子给家长讲题。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请教别人,是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和向一切人学习的能力。

孩子请教别人有时会觉得不好意思,尤其是被拒绝的时候。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小时候很愿意给别人讲题,感觉跟别人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所以请教别人也从不含糊。有个成绩好的同学不愿意分享,我还厚着脸皮请教他。有同学不理解,我说反正难受的又不是我。

第二,孩子能给父母讲清楚,一定是自己深刻理解了,而且越讲越有成就感,也锻炼了口才。孩子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来自与人分享知识以及由此带来的荣誉感。

我们在课间也会请同学讲题,一般给会做的同学布置一个任务——必须把别的同学教会,也给不会的同学一个向别人请教的机会。任务完成后,我们给每个人发一个积分卡。我们每两节课或三节课会安排这么一个任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会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增加大家的课堂参与度。

我自己对此深有体会。我的父母都是很朴实的农民,父亲小学五年级毕业,母亲是小学二年级水平。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说:我们教不了你什么,你不会的去问老师。我只能自学或请教别人,否则没办法获得知识。

长大后进入社会,我才意识到,父母不给孩子讲知识,真的也不会耽误孩子。父母一定要放弃对孩子的控制,不要什么事都帮助他,你能帮助他的地方在于,成为他为人处事的表率。在学习问题上,家长一定要建立孩子的成就感,不要把自己的成就感凌驾于孩子之上。

再比如定目标,假如一个班50人,一个孩子在班上是15名的水平,家长通常喜欢这样给孩子定目标:考到前10名,奖励你一辆小汽车;考到前5名,带你去三亚玩;考到前3名,带你去美国玩。如果考第1名,简直要带孩子上月球了。

本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结果变成了父母给定的目标。这就弄反了,以物质奖励和绩效考核来管理孩子,对孩子的成就感破坏极大,把一个无价的东西变成有价的东西了。当父母不能给孩子奖励时,他为什么还要为父母的目标努力学习呢?这是最大程度扼杀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手段之一。

第二个问题是目标设置的合理性。我跟很多家长探讨过这个问题,发现大多数父母给孩子定的目标都会略高于孩子的实际水平。假如一个孩子上次考到15名,大部分家长给他定的目标在10-15名,几乎所有家长都期望孩子下次考试比上次要高。那么,有一半左右的家长该失望了,因为有人进步就有人退步。如果这样定目标,家长们在无形中又一次拿走了孩子们最宝贵的几样东西:兴趣、信心、成就感。

最好别设定目标,如果一定要定目标,那么定低一些会更好,比如20名,这样孩子不会有太大压力。你要让他即使发挥失常,仍然在家长面前很有面子。

给孩子尊严、面子,这样他即便考到18名,依然超出你的期望,他依然很有成就感和自信。家长放心,他才不想考18名呢。他心里想的一样和你一样,是高于上一次的成绩。但那是他心里的目标,而不是你强加给他的。

所以,你要给孩子尊严,如果表扬他,多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多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扬他。让他不只在你面前,而是在其他同学、亲戚、朋友面前依然很有面子,很有尊严。你给他尊严,他会努力去维护。但是很多家长会毁掉孩子的尊严。有的家长说,你怎么这样,你看隔壁家的小明怎么样,王叔叔家的孩子怎么样。这让孩子觉得他在爸爸妈妈心目中很没有地位。孩子内心的尊严、兴趣、信心、成就感,什么都没了。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中国式的教育窘境。

一个孩子如果比较努力,考多少都是正常结果。我读书时,父母从来不跟我谈学习目标,跟我谈的更多是人生目标和理想,我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好管理。

刘亚超老师讲过一个他自己的故事。他小时候学习很不好,也不听老师的话。一次,老师提问一个课后知识点,依次叫同学们回答,没有一个答上来。碰巧,他前一天晚上看了书后的知识点,等老师叫到他时,他回答对了。老师表扬了他一番,他心里非常高兴,趁着被表扬的劲儿,回家又复习了当天的知识。他想万一第二天老师再提问的话,自己能够答上来。

果然,老师第二天又提问大家,还是挨个问,同学们又答不上来。轮到他时,他又答对了。老师又表扬了他。从那以后,他不再有侥幸心理,每天回家认真复习功课,后来书后的作业连标点符号都记得一清二楚。他的成绩直线上升,考上了市里最好的中学,后来又考上北大,再后来我们一起创办了学而思。

他告诉我,自己之所以改变就是因为那件简单的事情。有时,改变一个学生命运的通常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你给孩子面子,给孩子尊严,给孩子成就感,真的会影响他的一生。

有的家长过于追求完美,不希望孩子走弯路,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发展。什么叫过于追求完美?有的家长希望从孩子上学第一天开始,就是第一名,如果考第二名,回来就得跪地板。最好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路领先,大学进入北大、清华,然后出国,出国也必是哈佛、耶鲁。

我们知道,一个人一辈子会受到无数挫折。假如你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这么优秀,是一件值得担心的事情。有时候长期的优秀会因为没有经受过风雨的洗礼而产生悲剧。跳楼不是富士康的专利,北大清华等名牌学校也有学生跳楼。我在北大读书那几年,不时地听到学生跳楼的消息。这些学生,有的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全班第一,到了北大,不能总是第一了,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没有及时化解,结果走了极端。这是多么悲剧的事情。

事实上,一个人的成绩和他的成就不一定完全相关。正如大家所知,近代散文家朱自清考北大时,数学0分,被破格录取;知名学者钱钟书考清华时,数学只得15分。企业家马云第一年高考数学考了1分。他高考考了三年,虽然梦想是北大,但只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据说,他起初只考上杭师范学院的专科,由于当年该校外语系本科没招满,部分英语成绩优异者获得了升本机会,这样马云才上了本科。

可见,成就和成绩不完全相关。考上北大、清华是一条出路,但是不见得只有上了这样的学校,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2009年,有统计机构对高考状元追踪调查,最后出了一个报告《改革开放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全军覆没是什么意思呢?不是说真的全军覆没,而是这些人后来在社会上取得的成就与他们当初的光环不够匹配。

其实这并不奇怪。打个比方,高考相当于短跑,人生一辈子相当于马拉松。50米、100米的冠军,跑马拉松不一定比得过一万米的冠军、亚军甚至第十名。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如果从来没遇到过沟沟坎坎,不见得是件好事。大家都听过马加爵的故事吧,他其实是个学习不错的学生,曾经得过县里的物理竞赛二等奖,只不过家庭条件比较差,当然还有他的个人原因,当时可能受到欺负,最后走了极端,用锤子砸死了同学。

很多时候,我们会重视孩子一个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但是当他进入社会以后,他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注重一个方面,长期来看可能酿成悲剧。这一点,大家一定要重视。

榜样:发现孩子独特的优势

一个人的学习动力有时也很简单,就是他到处看到榜样。学而思是一个很年轻的团队,因为有榜样,有些人成长特别快。他们会带动很多人,大家觉得只要我努力做到了,也一样有机会。

对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很多学生不好好学习,也是因为没有榜样。他从来没见过学习好的学生是多么幸福和有成就感,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之前糟糕的学生也一样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所以无法激发内心的动力。

我们准备做一个榜样库,通过视频和文章的形式,把孩子心中榜样的故事记录下来。有一点尤其值得注意:孩子的榜样要多元化。

榜样不一定都是学习好的,也可以是进步快的。比如,一个班50个学生,一个学生考了38名,但他是从49名进步到38名的,这就是一个榜样。再比如,一个学生学习一般,但是某个方面有特长,他进入社会以后如鱼得水,最终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发现自己的独特优势。希望我们每个班的老师花精力发掘学生的独特优势,并且公开表扬学生,将他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是对学生自己和同班同学一举两得的事情。遥远的榜样对学生价值比较小,因为接触不到。身边的榜样是最好的,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感受会比较深刻。

另外,我们研究发现,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以学习成绩论英雄。中国传统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文化,导致不只教育界,社会上也形成了“读书好能力就强,读书不好能力就弱”的意识,企业招聘也容易聚焦那些名牌大学的高学历毕业生。我们很少提到,学习不好的学生进入社会也可能有很好的发展。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知道的人很少,即便知道,应用和实践也很有限。但是,榜样的多元化非常重要。

如果学习动力、学习环境和学习能力这三个因素非要排序,我认为学习动力是第一位的,它是一个人学习的内因。

学习环境

坦白地说,如果一个学生足够有学习动力,学习环境不是问题。但是人会受到环境影响,环境有时候也会反作用于学习动力。

孩子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三个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家庭环境:身教重于言传

什么样的家庭出什么样的孩子。家庭环境会从根本上影响到孩子学习动力的几个因素:兴趣、信心、成就感、榜样。

家长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持积极心态还是消极心态都会严重影响到孩子。一个消极的家长教育不出积极的孩子。父母爱抱怨,孩子没有不爱抱怨的;父母对人不礼貌,孩子很少会对人礼貌,因为他觉得这个社会本来就应该这样。

父母给孩子讲什么道理也没用,身教远远重于言传,那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孩子很可能也喜欢跟一帮同学在外面玩游戏,他现在还没到花天酒地的年龄,到了那个年龄可能比父母还过分。

孩子学习时,大人在旁边看电视。孩子会想:为什么我要学习,你们可以看连续剧?小时候,爸妈不让我看电视,他们自己也不看。要想让孩子读书,自己也陪着看书,这是最好的榜样。

家长自己看的书,也要注意。我去过一些家庭,书柜里像样的书没有,倒是有一堆杂七杂八的杂志,都是些花边新闻,甚至不健康的东西。往往家里有什么书,孩子就会翻什么书,这对孩子的引导非常负面。

孩子最早是通过父母了解这个世界的,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的心态,父母一定要自己先做到。说到这一点,我再跟大家深入介绍一个发现:教育的双环理论。

我在研究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时候,注意到很多教育没有效果。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跟孩子说:你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两个是正常要求,为什么会出现很多事与愿违的情况呢?因为父亲只停留在跟孩子“讲”的层面。这是双环的第一个环节,教育的“教”,但是他没有做另外一环的事情——教育的“育”。双环的另外一环包含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道理要讲透。要给孩子打预防针,告诉他其实这个社会不是那么简单,什么样的人都有,他将来一定会遇到一些为了目的不诚信、不正直的人,他们可能面临特殊困难,也可能是为了占便宜。但这不应该影响孩子的判断和价值观,更不应该影响他的行为,因为他要做一个诚信和正直的人。这样当孩子见到真实的社会时,他会有心理预期。

第二件事情,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的阶段性任务,及时奖励孩子诚信和正直的行为。

第三件事情最重要也最不简单,就是家长自身要做到诚信和正直。父母是孩子心中做人做事的榜样,他们自然会去学习。

做到这三点,父母要求孩子保持诚信和正直才会得以落实。这个世界上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教育的双环理论和我们做管理是一样的。我有时候也在反思,为什么有时干部跟员工讲一个事情,员工不听。比如我们要求员工上班要投入,不要玩游戏,这只是第一环。第二环至少有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告诉员工上班玩游戏是不对的,年纪轻轻虚度光阴,不会有好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件事情,要做出员工的发展模型。告诉员工达到哪些能力,会进入什么成长通道,得到什么培养,拥有怎样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第三件事情,要有领导力素质模型。作为领导,要做的远比员工多,要求也远比员工高,领导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是员工成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这三点缺一不可,它是一个循环系统,这样才可以保持长期的稳定和持续。很多时候,我们教育孩子只做到了第一个环节——要求孩子怎样做。如果不是双环,后面没有事情持续教育他、引导他,那么这种教育很难落地。

学校环境:大小环境都很重要

我刚到北京做家教时,北京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它是关于中学生早恋的。

现在中学生谈恋爱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北京四中的学生也不例外。有意思的是,北京四中的学生谈恋爱也不一样,两人一起聊天时会问:你那个《莎士比亚全集》看到第几卷了?另一个比较差的学校学生谈恋爱,两人一见面张口就是:今天晚上去哪个歌厅?这就是学校环境的差别。学校环境非常重要,所以家长择校是有原因的。

但是,一些家长过度重视学校环境,把百分之九十的重点都放在学校上面,导致择校过热。他们希望孩子小升初考重点初中,中考考重点高中,高考要进好大学。当家长们只关注这些事情的时候,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改革开放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事情。说到底,家长们认为教育更多是学校的事情,跟自己关系不大。

为什么那么多名校毕业的学生成绩不错,但是进入社会之后不够成功?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靠知识,也不仅是动力、环境和能力,这些能够解决他的成绩问题,但是成功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最终是靠一些很好的习惯和品质支撑的。

当然,环境也很重要。相比学校环境,对学生影响更大的是班级环境,比如班主任怎么样,任课教师怎么样,同学怎么样,班风怎么样。很多时候学生学不好只有一个原因——任课老师不负责任,或者他不喜欢那个任课老师。

我从小数学就很好,因为别的老师总批评我,但是数学老师特别喜欢我。我觉得如果学不好,不好意思见他。我初中政治没学好,也跟政治老师有关。那个老师长得很有特点,我一开始总觉得自己眼睛花了,揉了无数遍眼睛之后,很奇怪怎么有人长得这么有特点呢?我和同桌讨论他的长相,笑了一节课,什么也没学到,后来就跟不上了。

多年以后,回想这件事,我就想如果我长的特别奇怪,在给学生上课时,就跟他们说:我长的有点特别,你们如果觉得好笑,给你们五分钟时间笑,笑完了必须安心上课。

事实上,更多情况是学生如果不喜欢某个老师或者因为某个老师分散注意力,这样会导致他对课堂产生厌倦,甚至会对这个学科产生厌烦。所以,家长要关注孩子对老师是否喜欢和认可。

学生所在班级的班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的学习。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我父母的话说是“跟好人,学好人”,确实如此。所谓校有校风,班有班风,连学生宿舍都有舍风。

同伴的作用不容忽视。比如,一些学生玩《三国杀》,大家往往都会玩《三国杀》,过一段时间,流行《摩尔庄园》,大家又跟着玩《摩尔庄园》了。看书也是如此,一些同学看穿越题材的小说,很快就会有很多同学跟进。

如果一个孩子所在的班级班风如此,家长很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不是说玩游戏不对,但是他得懂得做事情的度。学习动力和学习环境是动态平衡的,学习环境也会影响到学习动力。如果这个班的学生都把《赛尔号》玩得好作为有面子的事情,那么对他们来说学习好可能就不重要了,在这个价值观导向的群体里,学生很难学好。

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塑造人

这里的社会环境是指孩子在家庭、学校以外接触的生活和交往环境。

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家原来住在一个坟场附近,经常有人哭泣、烧纸、跪拜、磕头,孟子和邻居家的孩子就一起学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孟母看了觉得孩子这样将来比较麻烦,于是他们搬到了另一个地方——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孩子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母一看,这样孩子长大了岂不成屠夫了?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文庙附近。夏历每月初一时,官员都会到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后都一一习记。孟母对这个地方很满意,一直住在这里,后来孟子成了一代圣人。这就叫环境塑造人。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社会环境通常包含几个方面:父母跟什么样的人交往,亲朋好友在聊什么,周末父母带孩子去什么地方,孩子通过哪些渠道获取信息,等等。

如果一个家长一出去不是卡拉OK,就是洗浴中心,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肯定会受影响。反之,家长如果经常带孩子去名胜古迹这些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孩子的成长是不一样的。

有句话说,一个人的认识高度是由与他接触最多的五个人的平均高度决定。所以,家庭交往的亲戚朋友也会决定孩子的认识。我们注意到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某个亲戚或父母的某个朋友曾经提过一个事情,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孩子大了往往厌倦父母的唠叨,这时家庭交往的亲戚朋友的意见反而对孩子非常重要。

此外,孩子的信息获取渠道也很重要。比如,孩子经常上的网站、经常读的刊物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东西常常又是父母很难控制的,他们只能在方向上对孩子进行引导。

学习能力

我们简单的把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分为智力和方法两个层面。

智力:与基因和后天都有关系

所谓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致分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智商属于个人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测试成绩相比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

关于智商的研究非常多,有的科学家认为智商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后天无法改变;有的科学家认为两岁以前智商可以改变,两岁以后就改不了了;还有些科学家认为智商经过努力可以提高,不一而足。

我的看法倾向于:人的智力与基因、后天饮食及培养都有关系。智力训练在一定年龄和一定程度内有效,随着年龄增长,智力提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好比人的身高,一个人的身高既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又取决于后天的营养状况。成年后一个人的身高大致已经确定,但是一个人的身体经过训练会变得更强壮。

智商经常打击人,因为它以科学的名义把人的能力分成了三六九等。我给很多顶尖学生上过课,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智商很高,很多在120以上,但是我没有感觉到他们因此而自信。一旦把智力加以数字化,竞争就是赤裸裸的,智商低的有压力,智商高的也有压力。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智商肯定是够用的。大部分人不需要去研究原子弹,也不需要去研究宇宙飞船(而且我怀疑即便要研究,大部分人经过培训和努力都可以做到),应对正常的工作,一般的智商绰绰有余,所以不要因此产生心理负担。而且智商这个测评标准也是人做的,凭什么要过于相信别人做的这个标准并用来打击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事实上,智商高的人也未必有高成果。据记载,十九世纪末纽约神童WilliamJames Sidis是有史以来智商最高的人,他4岁时已精通法文。8岁高中毕业,已经能流利的使用希腊语、拉丁语、德语、俄语、土耳其语和亚美尼亚语。传说他后来一共懂得200种语言而且能互相翻译,一天能学会一门外语。7岁通过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入学测试,9岁进入哈佛大学。据说Sidis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的智力巅峰,智商在250以上。但是他与社会格格不入,一生潦倒没落,成年之后放弃了学术生涯,做了一名印刷厂工人,并以收集车票为嗜好。46岁时,他死于脑中风。

正因为如此,不断有人质疑智商的评判标准,就像很多人质疑高考标准一样,因为智商高不代表成就高。所以不断有人提出新概念:情商、逆商、多元智能理论。

当然,提高智商的研究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注意力,有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很短,上课听一会儿就走神了,老师刚讲完,他的思路又回到课堂,一看没有听懂,又不敢提问,这时他的兴趣、信心、成就感都没了。如果从上课到下课出现几次这样的情况,孩子的学习动力就没了。

注意力对思考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思考需要持续性,如果一个人不能集中注意力,那么他的思路一定是紊乱的,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不能够持续琢磨一件事情,也就抓不住重点。培养注意力就是训练孩子一心只做一件事情,学会放下别的事情。所谓“一心无二用”,不要让孩子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或者做其他任何事情。

孩子的注意力通常是怎样被破坏的呢?比如,一个孩子题目做了一半,刚有点想法,妈妈送盘苹果来了。人的注意力有点类似电脑的缓存,需要集中注意力,等心静下来,人脑的CPU使用率才能慢慢上去。问题刚想了一半,这时妈妈递过来一盘水果,孩子大脑立刻就释放缓存,CPU使用率也立刻回到最低。

过一会再学习,孩子的CPU使用率慢慢回升,刚刚使用得充分些,突然想起苹果又吃上一块,孩子的思路再次被打断。如此反复,他的大脑缓存不断被释放,大脑CPU始终不能高效运转,始终进入不了一个注意力持续专注的状态。不断中止的思维无法思考复杂问题,他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整个过程中大脑随时需要释放短期记忆的信息,记忆力也会受到影响,就像一部车不停的启动、加速、刹车一样。

这样使用大脑非常不健康,有这样习惯的学生学习时容易遇到大问题:第一,上课不容易专注。第二,读前面忘后面,读后面忘前面。不管哪个学科,不论是中英文的阅读理解,还是数学竞赛的题目或中高考的压轴题目,信息量都很大,对学生大脑内存要求很高。比如,一道数学大题5行字,有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短,读到第4行就忘记第1行说什么了,回过头来看第1行,又忘记后面说什么了。

这样来回读了5遍终于把题目理解清楚了,交卷时间也到了。由于长期以来不能形成专注的习惯,最后考试时就吃大亏了。很多人在工作中也有非常糟糕的习惯。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开着QQ,QQ和上面案例中苹果的作用是一样的。那个东西只要开着,就一直在闪,一会蹦出来一个东西,不断打断你的工作思路,让你无法静下心来思考更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一般要静下心思考问题时,一定要有一两个小时完整的时间,让我完全进入思考的状态。

学而思有不少专注的学生,他们做题的时候,你在旁边说话,他是不理你的。考试时,这样的学生很少用草稿纸,因为他的大脑缓存足够大,大脑的CPU运转足够快,一个题目从头读到尾,读一遍就理解了,每读一段他都能转化成自己脑子里的知识。有些学生甚至不用笔演算,脑子转着转着,就直接把结果写出来了。这样,他便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这就是专注的力量。我们千万不要破坏注意力,记住一个脑袋同时做两件事,是一件降低智商的行为。

方法:听课复习最重要

学习方法涉及到很多具体的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等。这里面有两点最重要:一个是听课,一个是复习。

先说预习,学生到底要不要预习,我们内部有过争论,我觉得视情况而定。如果课程简单,没有必要预习。因为如果预习的话,上课时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成就感。但对于竞赛类题目和高中课程,适当预习有助于理解知识点,更好的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尤其比较难的专题,如果别人预习了而你没有,老师未必会照顾到你的感受。

这里没有完美解。常见的情况是,老师讲一个学生预习过的知识点时,学生往往觉得老师讲的东西自己已经会了,便开始干别的事情了。老师看到学生基础不错,开始增加难度,内容一下子变难了。等预习过的同学回过头来听老师讲新东西时,他发现自己错过了上课内容。这里唯一的解法是,学生上课时务必谨记“一心无二用”。

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但很多人不会听课。其实,如果上课时没有效果,回家再努力也是本末倒置。我上初中时犯了一个错误——上课睡觉,晚上回家再补学到很晚,结果恶性循环,把身体弄坏了。身体不好是我后来下决心研究学习方法的原因。

上课最重要的是与老师做好互动,学习是一个与老师交流思想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学习者未必需要老师关注,就像你读一本书时,其实是在跟作者对话,但是作者并不知道你的存在。站在一个优秀老师的角度,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但是站在优秀学生的角度,不管老师关不关注你,你都要跟上他的思路,理解他讲的重点,与他在心里对话。

至于记不记笔记,我觉得不是最重要的,上课听懂比记下完美的笔记更重要。听到不懂的一定要敢提问,至少要记下来下课提问。

更多问题出在复习环节,很多学生不会复习,都是对着笔记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的做法是,一回家就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再翻笔记,而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首先,回家之后不翻笔记,先把老师讲的东西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中过一遍,能回忆起多少回忆起多少。回忆出来的知识是自己的。

其次,复习笔记,看看哪些地方没有回忆出来,再对照笔记把没有深刻掌握的东西复习一遍,变成自己的知识。

再次,合上笔记,像考试一样完成作业。

最后,把作业中不会的圈出来,再看笔记,看完后合上笔记再来做。如果还不会,就去请教同学和老师。

把不会的题目弄明白后,过一天再复习一遍,过一星期再复习一遍,过一个月再复习一遍。凡是圈出来不会的题目至少复习3遍以上。

已经会的题目只复习1遍即可,直接能回忆出来的题目不用再复习了。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三五个班,往往是让孩子把会的题目又重新做了一遍,不会的还是放在那里不会,这样的班报100个也没有用。

刘开给我讲过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原来的班上有个很有智慧的妈妈,她的孩子智商一般,不是那种一点就透、反应特别快的孩子,遇到问题时,他要琢磨半天才明白。但是这个孩子有个非常好的习惯,每次上课,他不在我们发的讲义上写任何字,而是单独用一个本子记笔记。

他回家后先复习一遍笔记,然后像考试一样在空白讲义上做一遍,他妈妈把孩子不会做的地方用笔圈出来,让他去问老师,弄懂了再做一遍。然后,这位妈妈让孩子把不会的题再给她讲一遍,确保他学会了,这样他的知识没有疏漏,而且他讲完了,受到妈妈的表扬,也很有成就感。

有时父母不会也挺好的,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给你讲题的能力。有人说:张老师我真的会怎么办?我说,您就不能“不去会”吗?

有的家长不注重解决问题,凡事喜欢“多”,多让孩子做题,多给孩子报班,但忽视了孩子遇到困难,关键是把它解决,而不是绕过去。孩子学习时绕过困难,造成不会的还是不会。为求心理安慰,家长再给孩子报一个班。其实一次课3个小时,孩子只要把不会的搞清楚就行了,不需要做那么多题,把会的做100遍又有什么用?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一万个0比不上一个1。使用错题本是一个办法,把做错的、易错的、还不会的题目都放进去,复习的时候重点看这些内容。

我们日常工作中也是这样,遇到难题、纠结的问题,经常会绕着走,结果今年是问题,明年是问题,后年还是问题,如果不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就很缓慢。只有坚决把问题解决了,才可能有进步。

学习的另一个密钥是,学会梳理知识脉络,这就是所谓把一本书先读厚再读薄。把知识脉络梳理出来,学生能够闭着眼睛把这个学期的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回忆清楚,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树,这样解决复杂问题的时候,容易有思路。

学习好的孩子是相似的,学习不好的孩子各有各的原因。不管是学习动力问题,学习能力的问题,还是学习环境的问题,只要一个环节有问题,他可能就学不好。所以,我们要努力研究学习的科学,给出具体解决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

如何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明白了那么多教育孩子的道理,还不足以支撑学生的成功。但是明白这些道理以后,通过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把这些理念细化到学生日常的行为中,才会驱动学生成功。

根据前面讲的理念,我们总结整理了学生成长过程需要重点培养的一些好习惯。

与学习动力相关的习惯

1、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开卷有益,不管故事书还是历史书,只要孩子喜欢读,都鼓励他多读。开始时,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读,一起讨论故事情节。

2、培养孩子讲故事的习惯。鼓励孩子把书中的内容讲给家长或同学听,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肯定孩子,鼓励他们展示自我。

3、培养孩子给父母口述讲题的习惯。孩子只有把题目讲出来,才真正懂了。我们会从教研中进行设计,每一讲会留两道题要求孩子给家长讲一遍,然后请家长签字确认。我们会给予积分卡的奖励。

4、培养孩子请教别人的习惯。遇到问题先自己琢磨,实在不会要学会自己去请教同学和老师,而不是让父母解答。课堂设计上,我们也会逐步规定,每节课有一道题不讲,而是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请教把它解出来。

5、培养孩子与榜样对照的习惯。每个人定期看看自己的榜样,拿自己和榜样对比,会不断进步。

我们后续会出版一本名叫《榜样》的书,寻找那些具有各种优秀品质的榜样,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与学习环境相关的习惯

1、培养与榜样多交流的习惯。所谓见贤思齐,要想变得优秀,多与优秀者为伍吧。如果希望学习好,就多与学习好的同学一起交流;如果希望打篮球好,就与打篮球好的同学泡在一起。

2、培养与老师保持良好沟通的习惯。在社会上有问题找警察,在学校里有问题找老师,与老师保持良好沟通,这也是一个基本能力。

3、培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习惯。

4、培养自我约束的习惯。比如玩游戏懂得节制,做事情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长大了,他就会明白“自律者方得自由”。

与学习能力相关的习惯

1、养成做事情集中注意力,一心一用的习惯。

2、课前适当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先复习后作业。

3、养成定期反思的习惯。

4、学会整理错题本,梳理自己的知识树。

从根本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培养学生这些重要的习惯,帮助他们获得成长。

塑造品格: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

习惯不是容易改变的,要想真正改变一个人,并让他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改变他的思维模式,塑造他的品格。

一个人成年之后,培养品格不是不可以,但是年龄越大,改变越困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孩子处在价值观塑造期,这些有益的思维模式和品质品格,对他们的将来影响深远。人和人的差别根本在于,他们具备不一样的品质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那么,我们在对学生要求的品格中,有哪些品格会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我们挑选了12个品质——

与学习动力相关的品格:目标、积极、坚持、好学;

与学习环境相关的品格:诚信、勤奋、感恩、信念;

与学习能力相关的品格:专注、反思、规划、务实;

我们把这些品格,按照年龄特征落实到12个年级中,每年重点培养孩子的一个品格。

张邦鑫:理念驱动,学而思第三次变革在路上

我们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具备了这些品格,就会养成很多好习惯,最终会成为优秀的人,其实学习好反而只是一个结果了。

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教育”两个字一半是教书,一半是育人。为什么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为教书容易育人难。要做好“育人”,必须从品格、思维、习惯上真正帮助到学生,把我们的教育理念“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塑造品格”真正落实到教研中去,落实到师资培训中去,落实到日常授课中去,落实到与家长的沟通中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传播教育理念的漫长征途中,我们需要足够的信心、耐心和恒心。

注: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对文中略作删减。

相关推荐:

好未来张邦鑫:未来七年,好未来要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

好未来张邦鑫:全行业应共同努力,用科技推动教育减负


2019年,教育行业机会与挑战并行。新政策下,高品质与差异化的“慢”教育产品迎来机遇。资本回归理性,在线教育机构规模不盈利问题亟需突破。如何把握发展新形势,创造教育新突破。5月15日,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亿欧教育诚邀各位共话教育之道。

戳链接报名吧~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07  

张邦鑫:理念驱动,学而思第三次变革在路上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学而思张邦鑫好未来学而思好未来张邦鑫掌门一对一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