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成交额破2000亿的思考:谁能成为饮品业的阿里巴巴?
热热闹闹的双十一结束了,根据天猫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天成交额为2135亿元。这让人不禁遐想:谁能成为饮品行业的阿里巴巴,或者BAT?
互联网行业早有BAT的说法,指的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3个行业巨头。
而 饮品行业 ,还没有哪个品牌能称得上BAT级别。中国餐饮的生意盘子这么大,我相信一定会出现BAT级别的品牌,特别是饮品业。
那么,将会是谁呢?
饮品崛起,餐与饮平分秋色
今年早些时候,咖门参与了餐饮老板内参与美团点评联合推出的一份餐饮数据报告。这份报告首次揭示了一个新趋势—饮品崛起,餐与饮平分秋色。
在排名前8的餐饮品类中,饮品店的订单量增幅排第一,高达234%,订单金额增幅排第一,高达255%,秒杀各路菜系。
从现象上大家应该也感受到了,饮品店这两年密集分布特征越来越明显。一个商场、一条商业街,往往有数十家饮品店。而头部品牌平均25块的价格,直追咖啡在国人心中的心理价位。
价格的上涨,也是饮品崛起的一个表现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是敏感。目前市场上,头部和腰部以上的品牌,都已经接受过或正在接受资本的加持。从数据来说,目前的饮品市场至少是千亿级别,这几年饮品投资的额度,也真正超过了餐饮的一半。
饮品业有BAT基因
种种迹象表明,餐饮业的BAT,将在饮品中诞生。
餐饮BAT,指的是餐饮业能做到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量级的品牌。但由于长期以来中餐标准化难、地域分散的原因,中国这个餐饮大国,却一直没能诞生餐饮巨头。
从中美上市公司市值对比来看,就更加明显。排名较高的麦当劳有1000多亿美金,星巴克也有七八百亿美金。而餐饮A股上市公司中,广州酒家不足百亿人民币,全聚德则不足50亿人民币。
中餐与西餐市值差距如此之大,其标准化程度、地域饮食文化分散,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的饮食地域文化太丰富了,有人爱吃辣,有人爱吃甜,月饼、豆腐脑也经常出现南北之争,甜咸之争。像海底捞,在全国的辣度,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但对饮品来说,标准化的实现就容易得多。这也是能出现BAT级别品牌的重要前提条件。
首先品类集中在茶和咖啡上,而且是2个超级大品类;其次,供应链条短而集中,标准化容易实现;第三,文化层面上来说,茶承载着中国餐饮文化,而茶饮是最容易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输出的产品。比如刚火了短短两三年的奈雪的茶和喜茶,都已经开始布局海外门店。
饮品业2个“指数级增长点”
虽然饮品行业没有现成的BAT,但它一定会出现。因为一些指数级增长的机会正在出现。
我曾把它总结为“咖啡向下,茶饮向上”。对于咖啡来讲,本土市场底子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走过一些弯路。向下进入大众化市场,是最大的机会。
茶饮的机会点则更加突出。新茶饮,这个新品类的诞生,可以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新茶饮诞生的几个背景简单说一下。
首先它诞生于传统茶产业的困境期。礼品茶市场崩塌,产业需要新的出口,新的增量市场。
另外一个背景,则是消费客群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016年80后90后人群达到4亿,市场话语权转向更加自信、更加有支付意愿的年轻人。
第三个背景,消费升级大势所趋,消费者对美好生活方式充满向往。
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别于街边奶茶店和高档茶会所的新茶饮品类,逐渐受到市场热捧,这种对标星巴克、拥有品牌溢价能力、可大规模复制的商业模式,也受到资本的热烈欢迎。
成为BAT的四场战役
相比2017年的热闹,2018茶饮市场冷静了不少。茶饮向上的通道已经长成,各大品牌埋头深耕,在规模化上发力。
尽管在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受到热捧,但新茶饮成为BAT,是一场世纪之战。在我看来至少要经历以下4场战役。
首先是品类认知。
这一仗其实已经基本到尾声了。新茶饮刚出来的时候,有叫精品奶茶的、有叫新概念茶馆的,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干嘛的。
另外,这个新物种,到底是昙花一现的网红,还是能够扎住根的实力派?它的产品究竟是糖水还是中国茶?它的文化表达究竟是时尚还是肤浅?这些问题还需要用时间给出答案。
第二是品牌化进程。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其实是新茶饮的关键特征。
参与活动,打造更贴近年轻人的品牌形象
也有人说,一点点人家也是大牌啊,难道不算好品牌?一点点当然算好品牌,产品和口碑都不差。但是,一点点与奈雪的茶,它们的差别在哪里?
本质上来讲,一点点还是卖产品的。但奈雪的茶,它有了品牌化的特征,有了品牌溢价的产生,价格可以卖的高一点,可以跟很多知名的大牌做营销联动,以及拓展零售化业务等等。这是他们品牌维度的差异。
第三是公司化进程。
传统的以供应链驱动为核心的加盟模式,落到市场终端,很多都是夫妻店的模式。从作坊到组织,从老板到企业家,从夫妻店到团队组织力,再到企业的现代化规范管理,这是所有新茶饮品牌必须经历的进化。
第四是产业化进程。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市场倒逼去实现的。当市场起来后,上游供应链条和产业链条出现各种加速。有些做传统茶的茶园,并不适应新茶饮的茶叶采集方式。当产业逐渐匹配市场后,成本会进一步下降,也会给新茶饮带来新一轮的动力。
经历这么4场战役, 新茶饮BAT 就指日可待了。那究竟谁会最先成为BAT?我门现在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一定会出现,而且一定属于属于不断进化的、有耐力的团队。
12月23日,上海虹桥绿地铂瑞酒店, 2019万有饮力年度大会 我们把具备新茶饮BAT潜质的茶饮品牌都请来了,在此次大会上,你将会听到星巴克的经营智慧,小罐茶的破局哲学、喜茶的空间实验、鹿角巷的爆红秘籍、快乐柠檬的品牌蜕变、连咖啡的社交裂变……
牛顿说:“我看的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头部品牌们用时间和金钱累积起来的经验和分享,就是你品牌蜕变的“巨人肩膀”, 2019万有饮力年度大会 ,我们静候带着“空杯心态”前来汲取能量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