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反攻:揭秘工业互联网化与工业4.0
在欧洲,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拥堵,是来自愤怒的司机们,正在像无头苍蝇一样,苦苦在寻找停车位。这是典型的所谓痛点需求。而 解决方案却并非是互联网思维能够解决,只能靠“移动互联网+”才能解决。
西门子的大数据和车联网概念的停车系统,在路灯上,对停车位搜索雷达传感器进行车位监测,结果数据将通过智能手机APP传输给用户,通知用户哪里有符合他们车辆尺寸的潜在空位,然后导航仪自动将用户的目的地到达区域指向附近的这个空位。
之所以提供这么一个案例, 旨在告诉传统企业家们,不要被互联网企业和风险投资所给予大家的导向蒙蔽了双眼,真正的解决方案并非是互联网往下延伸,而是传统产业往上延伸。
你不要在奢望再造一个淘宝,这个时代已经过去,每个人都想成为马云,但是殊不知马云背后强大的资本对手以及那些白骨森森、尸骨未寒的失败者们。在淘宝上,无求不有,能够找到你所能想到的任何长尾产品。
互联网化转型本来是传统企业在互联网基因企业盘剥之下,奋起反抗资源再分配的一种行为。在互联网企业已经造就了强大壁垒,一个庞大的体系、无数个庞大的军团之后,你难道奢望去进军他们赖以生存的阵地,醒一醒吧,谷歌、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会让你的任何进攻,一点点存活的希望都没有。如果你有坚实的传统企业根基,如果你拥有互联网企业所不拥有的独特资源,那么绝地反扑还是有一些机会。
个性化时代的到来
如今,这个机会已经来,模仿性排浪式的需求时代已经结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时代已经到来。当传统企业已经具备强大的产业基础,加上互联网这个工具,互联互通之后,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应运而生。
工业4.0时代,个性化产品将以高效率的批量化方式生产。 传统企业能够为用户提供规模化的汽车,而工业4.0时代,消费者却需要个性化更为显现的汽车;“个性化”是灵活、快速的方向;“规模化”却是大批量、重复生产的特点;传统的B2B(企业到企业)、B2C(企业到消费者),向根据C(消费者)的需求向B(企业)定制C2B的改变;工业4•0完完美的解决了“个性化”和“规模化”相融合的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同样是橙子,褚橙却成了众人眼中的“励志橙”,而有的橙子却只落下了去榨汁的机会,它是怎么做到的——首先,它被人赋予了褚时健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赋予了感情、赋予了情感、赋予了故事。
最重要的是,在对产品深入分析理解的同时,重新定义消费群体,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要求,给予每一个用户不同的励志感受,每一个人收到单独的包装、单独的语句,何曾不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规模化生产的时代已经结束,个性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更重要的是“让用户参与进来”的方式,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产品经理,选择自己的个性消费,和产品一起构建了属于自己的体验——这种模式和妈妈给你单独的做的菜是一样的,是你的需求、是你的要求,或许是你的请求,但是给你的体验是独一无二的,是终生铭记的,是永不能忘怀的,甚至改变了你的饮食习惯——这绝不是大食堂时代,大学时代能够代替的。大学时代的餐饮并非不是不好吃,而是针对所有人生产,需要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产品极大的丰富性,个性化需求迸发。移动互联网完全能够根据你的需求为你生产你所需要的产品,移动互联网已经代替了你的妈妈。特别是智能制造时代,柔性化生产,从生产线下来的每一个产品都不是一样的。
而不是褚橙仅仅换了包装,根据12个人群,做了将近12款个性化包装:把一些网络上流行语印在包装上,形成一些特别标签,每个标签背后都锁定一个人群。会根据你的口味专门给你施肥或者不同的品种,根据你送礼的对象,专门给你刻上不同的字。
当我们在谈论富足时代的个性化满足时,大多数想的是大规模定制;大规模定制也是未来的发展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工业4.0的基础上,更要推荐将工业+服务的定制化。
这些基于传统产业的优势,并非是互联网企业所能做到的。
让传统产业每一个节点都互联网化
当互联网席卷了整个消费领域,图书、报纸、新闻、教育和电影,但是在工业互联领域,依然封闭在一个封闭的网络环境。
当在低成本小型化传感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人和机器,机器与机器联合起来,将为传统企业,特别是在制造业的领域,为一个制造者和客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数据、信息以及互联网化的未来。所以,通用电气的CEO和《连线》主编安德森认为:工业互联网可能是下一个生产力革命的焦点,当机器和互联网连接,生产者和客户能从中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找出背后的意义。
无论是众包、众筹,共创,平台、参与,平等,当工业接入了互联网,将不是互联网基因企业所能抵御和超越的,一个强大壁垒摆在面前,一个传统企业绝对的未来摆在面前。
在1960年,西奥多莱维特的《营销近视症》一文中提出:铁路应该把自己视为运输企业,而炼油厂应该把自己看作是能源企业。其认为:铁路停止增长,并非需求萎缩,而是被其他的工具所满足,铁路公司的管理者任由其他交通工具夺走它们的客户,因为它们认为自己做的是铁路生意而不是运输生意。它们之所以错误定义了自己的行业,是因为它们以铁路为导向,而没有以运输为导向;以产品为导向而没有以客户为导向。
同样,移动互联网时代,并非是把传统产业嫁接一个互联网的工具,向互联网企业进行鹦鹉学舌,而是强调传统产业也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具备客户、体验、服务、速度的互联网公司。
这一切也只有工业4.0能够实现——工业互联网化已经成为传统产业反扑互联网企业的强大武器,也成为重新制造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边界的支点,更是和互联网企业谈判合作的砝码。
所谓传统产业每一个节点都互联网化,就是当你所拥有的电动汽车、家用电器、手机、电脑、屋顶光伏、电脑手机、手表、生产设备等,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传感器等等都被“+”成互相联网的一分子,未来每个人生活的每一秒钟各种需求,都能被积聚起来被导向最有效的生产供给。
在这种庞大的“互联网+体系下,未来为工业互联网化和工业4.0注入强大的基础。
所有企业未来皆为互联网企业,因为互联网未来无处不在
虽然你或许还在尝试为某些群体、某些人、某些场景通过消费者提出需求,你个性化定制一些外包装、一些礼品,创造一些新的体验,这些与众不同的创新,正如登月所说:虽然对一个人是一小步,但是对于你的企业、对于你的企业互联网转型来说,是一大步。下一步就是你的伺机反扑了。
只有工业4.0能够实现,是你作为传统具有这种优势,而互联网企业却暂时缺乏——当然是暂时缺乏,当小米和美的深度融合之后,标示着传统产业和小米深度融合之后,你就不一定具备优势了。当美的装备了小米的超级武器之后,互联网+的工作就快速完成。
这就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竞争,也意味着两种产业前景的竞争。两个产业都在袭击、抵抗、反击中,或许产生拉锯——谷歌、苹果、亚马逊以及众多互联网企业袭击工业、正以新的产业思维与游戏规则进入传统工业强项,绝非危言耸听后者甚至可能沦为其供应商和附属者——如果你始终愿意做代加工厂,或许代加工厂这个传统产业的深度边界都会被冲破。
谷歌收购了一家智能供暖设备商,成为了变为博世公司的竞争者;谷歌在糖尿病患者的隐形眼镜中,加入测量眼泪中血糖含量,并将其结果传导至智能手机的技术,就进入到西门子所擅长的医疗领域;小米与美的公司的结盟,摇身一变,成为了格力和海尔的竞争者;特斯拉和谷歌在无人驾驶汽车、电动汽车,联合强大的地图导航等技术,于是成为汽车产业的竞争者。
只有“工业4.0”才能抵御这样的“侵袭”——就看传统产业的绝地反攻了——仅生产智能产品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提供智能化服务的能力,否则,当前市场领先的生产商将来可能仅是服务商,一个可替换的产品供应者。
这一轮新的技术创新浪潮,也有被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工业+互联网化——“工业4.0”。这意味着未来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将向定制化、分散化、融合化转变,将使得互联网企业与工业企业的边界逐渐被打破,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产业融合化促进服务型经济。
当面对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需要有一个快速反映的思维来指导传统企业工业生产,而互联网思维突破了现有框架的限制、充分展现了创造力,为工业4.0的实现提供必要的前置引导。
如果说互联网思维解释了在消费需求深刻变化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做什么”,那么工业4.0则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连接“做什么”和“怎么做”之间的重要工具是不断更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无比宽广的应用。
“智能制造”是工业4.0的显著标志,也是纯互联网基因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 工业的制造是典型的原子世界,让比特世界的互联网企业望洋兴叹,也是最为虎视眈眈,甚至宁愿采取各种方式合作也决不放弃的一块地盘——即使“小米”公司入股“美的”公司的联合。
产业的边界成为传统企业应对互联网企业进攻的最大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如果传统工业企业自我改造为智能制造,也将成为绝对反攻的强大攻势——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不会在短时间内去学会工业管理、学会开自动机床、去管理若干流水线;也没有这个基因去干这些粗活、笨活、苦活。但是传统企业去吸收互联网基因的战略、思想、方法倒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智能制造,在互联网思维作为前导之后,为传统企业增加三大大当量的核武器,应该会所向披靡,绝地反攻,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生产方式柔性化、小批量化。 在工业4.0时代,所有的产品都是可以私人订制的,是零碎的、多元化的。
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设施网络化。 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机器人、操作人员、物料和成品等生产相关单位的信息高度互联;整个过程数据具备实时性,生产数据具有平稳的节拍和到达流,数据的存储与处理也具有实时性;利用存储数据从事数据挖掘分析,有自学习功能,还可以改善与优化制造工艺过程。
产品技术涉及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应用。在未来的生产技术中,人与智能机器能合作共事,机器可以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生产的柔性化、智能化也会得到极大程度地提高。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带来一系列奇迹性的变化,未来对传统企业的颠覆是如此的迅猛,如此的可怕,让人如此期待。当宝马遭遇谷歌,当小米结盟了美的,不仅是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产业与产业的战斗,更是领域与领域的跨界和竞合,更意味着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谁能转型得最快,谁能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谁就能赢得未来!
问题来了,你在哪里?当以创意释放为代表的美式创新、当以实体求精为代表的德式创新,让当以细致精益为代表的日式创新体系,我们的位置在哪里?
当未来所有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的时候,这时候的你在哪里?
本文作者王吉斌/彭盾,王吉斌微信号:wangdapang888;亿欧网专栏作者;文章节选自《 互联网+ :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联网转型》,亿欧网独家首发;转载文章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此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