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打车,滴滴送外卖,谁更有戏?
美团 要做打车, 滴滴 要送外卖,两者互相入侵对方的堡垒腹地,日前,一则“滴滴骑手招募令”在网上曝光,滴滴外卖首批上线的9个城市为无锡、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并且当前滴滴已经上线了面向骑手的“滴滴配送”App。
而网约车市场也迎来了美团这个重量级选手,去年12月28日美团就已经开通了北京、厦门、福州等7个城市的打车入口,到底谁的胜出几率会更高呢?美团打车,滴滴送外卖,谁更有戏?
我们知道,无论是外卖市场,还是打车市场,当前的市场格局都基本上是已经定下来了。打车市场滴滴基本上已经垄断了出行领域,而外卖市场,则是美团与饿了么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对于美团来说,它的布局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全覆盖,而做打车也是水到渠成的业务延伸,补足自身吃喝玩乐之外的出行版块。
但是对于滴滴来说,它当前做的是依然出行这个单一的市场领域,做外卖与其打车业务本身并无协同关联优势。滴滴无法利用其平台上的私家车资源去送外卖,需要招募骑手、配备电单车等资源。
比如滴滴将外卖骑手划分为“忠诚骑手”和“自由骑手”两类。其中,据消息指出,“忠诚骑手”月保底10000元,但要求每周在线时间大于48小时,而“自由骑手”可以随时接单,订单收入翻倍。如果仔细去想的话,它拥有的优势在于它的品牌声量与它的用户规模。
但无论如何,无论是美团涉足打车,还是滴滴做外卖,业务铺开的初期,所采用的的手段必然是价格战与补贴战,都需要烧钱。
外卖市场没有明显短板,用户大规模涌入新兴平台的可能性不大
在打车这个市场,基本上已经被滴滴垄断,数据显示,滴滴在2017年一年平台服务约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占据中国网约车市场超过90%的份额。美团打车,滴滴送外卖,谁更有戏?
对于美团切入打车市场有没有戏,要看用户的迁移成本与它是否能进一步满足用户还未满足的需求,因为我们如果从网约车市场的用户与司机两端的需求度与意愿度来看,司机与乘客对于美团切入打车市场都是欢迎的,而美团相比其他新兴打车平台或者滴滴之外的打车平台的优势在于,它本身就拥有规模巨大的稳定用户群。
数据显示,美团在生活服务O2O领域拥有6亿用户、2.2亿活跃用户,而网约车平台的价值又主要体现在平台用户的活跃度、订单数量以及平台流水上,打车作为一项功能业务嵌入美团平台之中,没有从0到1去拉新拉量的难题,在规模化的用户之外,也有庞大的地推团队作为支撑的。
而滴滴切入外卖市场,相对来说,在用户体验没有明显短板、商家规模化与送餐服务稳定以及用户习惯已经形成的外卖O2O市场,用户大规模涌入另一家新兴平台的可能性不大。
因为我们知道,在外卖O2O市场与网约车市场,两种平台的本质是一样的——均是创建一个双边市场,链接两端,如果要规模化,需要采用单边市场策略,即先围绕单一群体使用者提供产品与服务,然后再吸引想和这个群体互动或者交易的群体加入。
比如说打车平台需要先吸引大量乘客用户,再吸引大量想赚钱的司机加入平台。而外卖市场,肯定也是需要有大量活跃稳定的用户流入,才能吸引大规模的商家群体加入。
而当前的外卖市场无论在餐饮商家规模、配送服务等用户体验环节已经没有明显的短板,用户习惯已形成,如果说在外卖市场,用户本身已经可以通过美团与饿了么两个平台吃到它所想要吃的口味与餐馆,配送服务也已经成熟,用户体验层面已经基本完善,那么滴滴很难再去从外卖市场去转移用户习惯业已形成的稳定用户群体。美团打车,滴滴送外卖,谁更有戏?
其次,滴滴作为打车平台这种单一的品牌调性已经形成,从用户习惯与第一直觉上以及当前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已经基本能满足用户外卖需求的情况下,用户缺乏很强的意愿与去通过打车软件叫外卖,因此它很难形成相对规模化与稳定的外卖用户群。
而外卖业务又需要从头开始去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地推,需要大量招募骑手团队,这意味着很高的运营成本,滴滴的基因是基于互联网平台链接双边关系,做互联网的中介平台,基因是轻量化运营而不是将业务做重。而送外卖是一个极其依赖人力的行业,滴滴则是一个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
当然滴滴依然可以将它的“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理念应用到外卖市场,比如配送远程与更加高端的餐饮服务,但这个细分市场可能只是外卖市场的一小块蛋糕,但带来的是更大的运营成本,而滴滴若要做到全面覆盖外卖商家市场并且形成规模化的骑手团队,并且做到良好的送餐体验,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与运营成本非常大,短期而言难度极高。
总体而言,对于滴滴来说,它的路径是从交通切入,再到消费、交易场景,这个思路也是可行的,比如Uber在2014年就面向美国推出了外卖业务,并且在2016年将外卖业务做成独立的App UberEats推出市场,目前已至少覆盖全球近29个国家,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Uber核心的打车业务,目前其外卖流水占据全球近10%的市场份额。
滴滴目前计划将通过降低抽佣和奖励来获得首批商家和用户,但当前在国内的外卖市场与国际市场不同,无论是美国市场或者全球其他市场,均缺乏类似美团这样的单一市场的极具竞争力的巨头。
前面说到,美团与饿了么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已经将线下餐饮商户覆盖的差不多了,用户所需要的口味与餐饮店已经基本满足需求,用户已经不再需要另一个外卖平台,因为它带来的是同质化的外卖餐饮商家群体。
网约车市场痛点犹存,美团的机会可能更多
在网约车市场,当前的痛点却相对明显,包括打车价格、品质化服务与高峰出行的难题。在司机端,相对较高的抽佣与补贴减少,油价上涨,收入已经大不如前,司机对于加入另一个具备海量用户群规模又有前期补贴的平台的意愿是很高的,毕竟多一个平台多一份收入。
对于用户来说,无论是用哪个打车平台,最关键与最重要的是在安全出行的前提下,能够打的到车,那么在高峰出行的节点,如果在一家平台打不到车,用户愿意尝试下其他的打车软件。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许多用户来说,在城市上下班的高峰出行时间节点,通过滴滴等打车平台打不到车或者高峰期加价太高的的时候会很有意愿用美团。
因此,在乘客与用户均有意愿的情况下,美团就避免了打车市场初期需要连接双边关系所需要的大量运营成本,可以快速吸引市场用户与司机两端的加入。
因此,从美团的基因与业务布局来看,它做出行市场是可行的,但基于当前出行市场基本上被滴滴垄断的情况下,在用户端与司机端的规模,滴滴都占据绝对优势,美团在外卖,团购,酒店三大业务都在烧钱,美团打车很难大规模、长时期的拼价格战与补贴战去抢滴滴的用户,但如果在车辆调度与规模、运营与用户体验层面做到较好的水准,还是有机会切下一小块蛋糕。
美团打车的抽成比例为8%,与之对应滴滴的抽成比例大致是20%,对于司机来说,收入的诱惑会非常大。而滴滴做外卖也是同样的思路,降低抽佣,对商家也有一定的诱惑。
本质上双方都是通过补贴的方式来换取商家与用户资源,但这种模式对于双方都很难撼动商家(司机)全面倒向另一个平台,而是给商家(司机)多一个选择,双方本质上都在针对对方的核心城池与命门进行攻击,对商家与用户是利好,但都降低了彼此的盈利空间。
总结可知,而从用户体验与意愿上来说,在打车市场,基于出行刚需的用户更希望多个选择,但在外卖市场,用户叫餐服务与体验已经基本满足,转入其他平台的需求并不强烈,况且外卖市场不仅仅需要流量资源,更需要成熟的规模化商户资源和体系化配送团队,着重于线下服务体系与网络的厚度。
滴滴有前者,但在后者是软肋,在打车市场,需要链接双方的平台、大规模的司机与用户与地推团队以及资金,而由于司机与乘客也有意愿,美团或许前期推进的难度会低一些。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团做打车的胜算或许要高于滴滴做外卖的胜算。
美团打车与滴滴外卖,或只是各自一项可有可无的业务
因此,从分析来看,美团打车相对于滴滴外卖尽管更有想象空间,但有机会不代表能做成,况且当前美团面临多线作战的难题,多项业务都要烧钱,另外在网约车市场还面临政策监管与牌照等难题。
比如在进入北京市场招募满20万人的美团打车北京站却没等来上线,被北京市交通委约谈并叫停了。美团当前除了在南京进行了网约车牌照办理,而其他几个城市也没有正式拿到网约车牌照。
无论是外卖O2O市场还是网约车市场,当前已经形成了平台生态化格局,在互联网领域,一旦某一市场领域,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寡头市场格局与强势的平台黏性,时间越长,根基越深,平台生态的稳定性就越强,外力很难打破。
即便有机会打破各自还有底牌——当前美团掌控了大多数外卖商家资源,滴滴掌控了绝大部分司机资源,一旦遭遇外力强势入侵,挟持各自商家(司机)资源要求二选一可能又会是各自不得已会打出的牌。
从过去到今天的互联网市场格局来看,还几乎没有出现某一领域的寡头被新玩家打败的先例,况且市场份额决定了盈利能力,美团如果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内无法在打车拿下一定的市场份额,各个城市推进乏力,打车体验很难与滴滴相媲美,迟迟无法盈利,司机与用户两端就会陷入疲态并逐步退出,那么打车业务就会变得鸡肋。反之滴滴亦然。
双方都想做生活服务的一站式平台,往全家桶的方向发展,做大自身的业务增长空间与未来估值,但在打车与外卖市场,最终结果可能只是各自一项可有可无的业务罢了。
【活动预告】2018年4月20日,亿欧汽车将在北京车展前夕在京举办 “预见·科技出行——GIIS 2018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峰会” 。本届峰会将邀请来自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汽车供应商、科技公司、自动驾驶服务商、能源网络(电池、充电桩)运营商以及智能出行平台等行业领军人物,围绕科技出行的现状与趋势展开探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