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9省份已基本实现新农合省内“一站式”结算
昨日(9月7日),国家卫计委召开例行发布会,就新农合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工作进展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监察专员聂春雷介绍道:现阶段,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覆盖包括辽宁、吉林、安徽、海南、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等在内9个省份的1.5亿参合人口, 目前,9省份已基本实现新农合与大病保险省内“一站式”结算,安徽、海南还将民政救助资金纳入“一站式”结算范围。 贵州毕节、遵义等地已经实现首批全国范围内新农合与大病保险“一站式”结算,覆盖1600余万参合人口。
同时,全国还开通了1518家跨省就医定点医疗机构, 遍布31个省份,2017年1—8月,全国共实现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91.4万人次,报销105.2亿元,平均为每人次患者减少垫付5496.3元;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算18235人次、结报金额1.4亿元,平均为每人次患者减少垫付7677.5元。
而针对异地就医结算回款周期长的问题, 由中国人寿出资1亿元,作为全国新农合跨省就医结算周转金,成功建立跨省快速回款机制。 截至8月底,中国人寿累计支付周转金1219.7万元,将新农合跨省就医结算回款周期控制在至1个月内,极大缓解了医疗机构和参合省份资金周转压力,针对支付方式单一的问题,积极引入微信等快捷支付,2017年7月,深圳成功实现国内首例微信支付基本医保跨省就医结算业务。
引入上述社会主体,解决了医疗机构资金周转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 如何保障公民个人身体健康信息不会被泄露?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池慧对此表示,这也是国家卫计委一开始做系统建设的时候极为关注的问题,所以在做这个系统的时候,从一开始做了以下考虑:
第一,从系统的设计上, 因为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和地方平台的联通,要求都要遵循计算机安全等级的三级的要求,而且在建设的物理环境、硬件设备、网络设施以及功能模块上,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二,在管理制度上, 也是建立了严格的信息管理制度,所有涉及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循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人口健康信息的管理办法,所有引入的社会力量都要签署安全保护协议,特别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防止私自抓取、存储、泄露和分析个人信息。
第三,在数据利用上, 实行严格的权限管理,不同地区、不同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所能及的权限来使用这个信息,不支持个案信息查询和披露。同时,对信息做了匿名化的处理,也就是我们说的脱敏处理,技术防护手段上还是有很多应用的,所以除了政策要求以及跟各方面的协议以外,还通过加强技术手段来做这方面的工作。
在异地就医结算中是否存在着参合患者身份冒名顶替的现象?作为定点机构医疗医院如何对异地就医参合患者身份进行确认?
对于该现象,广东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刘超表示: 医院会从三个环节来对异地就医患者进行身份确认,确保资金的安全。
在门急诊就诊的环节,医生就会核对患者的身份证、农合证,只有符合的患者我们才能开具住院通知单,并且在通知单上设了农合身份证勾选这一项;在办理住院环节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会详细询问患者的转诊情况,核对其身份证、农合证以及转诊资料,并且存留这个转诊资料;在病人进入入院环节后,主管医生负责和护士接诊患者时,会再次核对患者的人和他的证件信息是一致的,杜绝漏洞。
卫计委方面表示,下一步,将会进一步扩大跨省就医定点定点范围,并希望纳入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像长三角、珠三角,这些打工者比较聚集的地方,以此方便老百姓的就医
2017年8月25日,亿欧智库正式发布《2017人工智能赋能医疗产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总结八大应用场景,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公司现状等角度对各场景进行深度解析,进而对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公司宏观数据和巨头企业布局进行盘点,最后提出“人工智能+医疗”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了解更多报告内容,请点击: 《2017人工智能赋能医疗产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