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海航集团遭遇债务难题 将大举出售海外资产
凤凰网财经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 海航集团 正在为出售一系列资产铺平道路,这标志着其战略的重大转变。该集团此前大举推进海外收购导致财务压力不断上升。
据知情人士透露,总部位于海南的海航集团近几周一直在与银行人士谈论处置或退出部分 海外资产 的事宜。目的有两个:为偿还该集团超过1,000亿美元的债务筹集现金,同时减持中国监管机构认为具有投机性的投资项目。
知情人士称,该公司面临的一大障碍是,许多海外资产都是以相对较高的估值购买的,这可能令海航集团收回投资时很难获利。
根据中国财经杂志《财经》发表的笔录,海航集团首席执行长谭向东(Adam Tan)周二在北京举行的会议上承认,该公司正考虑出售中国政府已表示关切的房地产等领域的资产。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顺利处置资产,海航集团正在讨论成立投资基金,以获得外部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并将部分资产出售给这些外部投资者。该公司随后将寻求在晚些时候将资产全部出售。
其中一笔资产剥离已在酝酿当中。海航集团旗下瑞士航空物流公司Gategroup Holding AG周二表示,正在考虑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并可能在苏黎世的SIX Swiss Exchange上市。具体时间表尚不明确。谭向东在当天早些时候的讲话中提到了这桩可能的IPO交易。
谭向东的最新表态意味着他放弃了之前关于海航集团全球宏伟目标的说法。海航集团入股希尔顿酒店集团(Hilton Worldwide Holdings Inc., HLT)、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 G.DBK)、曼哈顿中城办公大楼和其它资产,短短数年内迅速登上《财富》世界500强(Fortune 500)企业排行榜。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上周发布的一篇报道详述了海航集团在举债扩张后最近几个月遭遇的诸多困难。海航集团不得不采取成本高昂的融资模式,同时正面临银行和全球各国监管部门越来越严厉的审核。
周三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下调海航集团信用评级,理由是其财务政策激进,存在流动性趋紧及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
上周海航集团约4.50亿美元的贷款到期,而集团仅能为部分贷款再融资,此前海航集团借下这笔贷款购买香港一块地皮。海航集团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本月早些时候,海航集团一子公司以8.875%的利率发行3亿美元期限不到一年的债券,利率远高于内地一家垃圾级房地产公司最近所发同期限债券5.5%的利率。据知情人士,海航集团近日向市场参与者透露将发行期限更短的270天债券。
另一些表明海航出现财务压力的迹象也在逐渐浮出水面。该公司推迟了向两家国际律所支付此前已完成交易的相关费用。而该公司年初宣布的数项交易计划也尚未完成,包括收购前白宫通讯联络主管Anthony Scaramucci麾下投资公司SkyBridge Capital的交易和收购澳新银行(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 ANZ.AU)在新西兰的资产融资子公司UDC Finance的交易。
谭向东周二称,海航未来的海外交易将响应国家政策。他表示,民营企业在海外 并购 方面还会有大发展,但一定要符合国家政策,这是一条红线。
谭向东称,在中国监管机构出台限制某些类别海外交易和防止资金外流的新规之后,海航自去年11月起开始放慢投资步伐。中国政府已对其认为不属于高新科技和基建等政府重点领域的项目进行了整顿。
据知情人士称,近几个月来,一些海航员工已被赋予寻找不会给该公司资产负债表带来压力的“轻资产”项目的任务。
本月早些时候,海航主动向一家澳大利亚公司旗下的冷链子公司发出收购提议,该子公司寻求出售已经一年有余。海航计划支付2.8亿澳元(合2.126亿美元)现金从Automotive Holdings Group Ltd.手中收购该子公司,并承担与收购标的相关联的约1.2亿澳元融资租赁债务。
【2017亿欧创新者年会之新分享·社会责任论坛】 火热报名中…
这是一个“无共享,不经济”的时代,最近一两年,以分享经济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已逐步延伸至共享单车、雨伞、充电宝、汽车、服装、装修、办公、家具、篮球、跑步仓等多个细分产业,每天都在不断刷新着大众的认知。同时,关于分享经济的泡沫论也不绝于耳。面对不同的声音,谁将会是分享经济的超级IP?谁又将成为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