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大运营模式,看医生集团的发展之势
“集体飞刀、科室合作、自建医院是国内医生集团与医疗机构最主要的合作模式。”复星同浩资本的高兴森如是说。
伴随国家医生多点执业的放开,医生集团近年来有蓬勃发展之势,目前中国有500个以上,那么,业内人士对医生集团商业模式及产融结合有什么观点呢?在本文中,包括医疗投资机构、私立医院、医疗媒体、医生集团等多位业内人士就此展开探讨,医生集团三大运营模式即为探讨点之一。
那么这三种模式具体是如何运营的呢?
第一种模式:集体飞刀
大部分医生集团成立后尝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做一些简单的团体飞刀。
“‘单独飞刀’,存在一些遮遮掩掩的问题,而‘集团飞刀’就阳光化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医生集团的技术输出受到政策保护,很多事情都可以品牌化、阳光化。
但博德嘉联医生集团CEO谢汝石教授有不同看法。
“合法性存在问题!”谢教授认为,“中国目前有500多家医生集团,很少有把合约医生的执业地点登记在自己集团名下,实际上医生集团只有成为飞刀医生的多点执业点,才会有自己的定价权和收费权。否则,飞刀还是通过病人的“红包”模式给医生。此外,如果医生集团没有把医生执业点登记在自己名下,那么万一医生在飞刀路途上、或者执业点发生意外,该医生集团也不会承担、或者无法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要想成为合法的医生集团,必须具备成为一个医疗法律案中的被告的资格。”谢教授特意引用著名医疗律师刘晔的一句话来阐明观点。
即,“集体飞刀”虽然已被市场接受,是不少医生集团目前在做的事情,但若要称其为‘模式’,尚须进一步规范,具备合法性。
第二种模式:科室合作
2015魏则西事件后,“不做托管,不做共建”似乎成为共识,尤其是公立医院。
但也有人认为,在目前情况下,要想吸引社会力量办医,如果不做科室合作,整个医生集团的运营能力、医疗体制建设的能力难以得到彰显。如果只是简单“团体飞刀”,医生集团的理念、标准、培训、体系也很难建立起来。
“因为二者之间是一个松散的交易关系,没有建立一个类似学科共建的紧密绑定的关系。”高兴森说,他认为这也正是大多数医生集团趋向‘科室合作’的原因。“我看到不少优质医生集团在这块做得很好,在科室合作过程中,他们不仅向对方提供了人,还有体系、标准等等。”
此外,大家医联医生集团创始人孙宏涛告诉《医学界》,大家医联医生集团目前也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驻马店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相关的科室共建项目。
“我更看好医生集团与民营医院科室共建。”谢汝石教授说,因为公立医院是非盈利性机构,其提供的诊疗必须按国家规定收费,难以体现医生集团的劳动价值,医院只能以”培训费用”、”教育费用”来购买医生集团的劳务。而民营医院是盈利性医院,完全可以直接提升医生集团的劳务价值。
比如一台阑尾炎手术,公立医院里或许定价1000元,民营医院则完全可以提到3000、5000元,医生集团的劳务价值可以更直观地体现。
“我认为和民营医院共建科室,是医生集团的出路。”谢教授说。
第三种模式:自建医院
为什么要自建?高兴森打了一个比方——
医生集团在做科室合作过程中,挣了5000万流水,但这5000万全部进了科室的口袋,科室再刨除成本后,再按照一定比例分成,最终流入医生集团的只有一小部分。
“有没有平台,感觉很不一样。”高兴森说道,但他同时提到,做医疗实体不容易,申请难、管理者能力要求高、成本大、客源稳定性不确定、投资者压力等,“所以长期来看,自建实体医疗机构可能是个必选项,但短期来看,大家就量力而为吧。”
就是否‘必选项’这点来说,孙宏涛有自己的看法,“我们相对谨慎,不会冒然行动。”他解释因为国家目前正在推医联体,整个医疗形势已经发生转变,私立医院处境不容乐观,所以不能冒然,但称“如果遇到合适的项目也会考虑。”
“自建医院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谢汝石教授告诉《医学界》,医生集团本应轻资产,但中国目前的医疗格局缺了一环,成不了闭环,医生集团必须自己上。
谢教授举例说,如果我在上海开了一个诊所,给患者看病后确定要给他做手术,但诊所不具备这个功能,怎么办?对接给公立医院?体验不好;对接给其他私立医院,水平不放心,没有办法,只能我们自己来做。
据谢教授介绍,博德嘉联刚刚耗资1500完成了深圳日间手术的建设,广州的日间手术中也已经选完址,另在惠州收购了一家二级医院,以及正筹备在深圳建一家有500张床位的三级医院。
“没有办法,要想发展的快一点,彰显我们集团的执业模式,必须吃这螃蟹,没有其他路。”谢教授说。
本周精选文章推荐:
1、全国十强药店入驻的京东到家,靠什么撑起医药O2O的大旗?
2、时隔一年,高举处方外流旗帜的“梧州模式”又有哪些新进展?
3、「非公医疗100+」专访丨杏仁医生马丁:跨过两道坎,诊所不做差异化
8月23日,亿欧将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举办"医健新势力"GIIS 2018第三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就民营医院、诊所、消费级基因检测、互联网医院、医生集团、健康管理等议题,携行业人士一同探讨新机遇下大健康行业的发展走向。
目前,峰会已确认嘉宾包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妙健康CEO孔飞、杏仁医生CEO马丁、亿欧公司副总裁兼亿欧智库研究院院长由天宇、亿欧公司副总裁高昂。
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