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丨医疗影响力排行榜:AI+大健康、民营医疗、互联网+医药
本周,大健康行业三大细分领域龙头均发布2017年财报。 其中,“医药市值一哥” 恒瑞医药 2017年营业收入138.36亿元,同比增长24.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7亿元,同比增长24.25%;民营体检机构 美年健康 实现营业总收入62.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25%,营收98.54%来自体检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11%; 华大基因 实现营业收入20.96亿元,同比增长22.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19.66%。
业界方面,“东阳光药&丁香园战略合作和百年流感项目上线发布会”在广州正式召开;2018CHC-中信证券医疗健康大会暨第七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CEO峰会在上海东郊宾馆举行;微医日前西湖论坛宣布承建全国处方共享平台,借助医药分开、药品零加成等政策东风,处方共享平台已成为微医“互联网+医药”发展的主路径。
另外,亿欧大健康对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落地场景做了大致梳理,现在就相关落地场景中存在哪些企业进行不完全归纳,以供业界参考。“药改”新政出台,恒瑞和复星股价大跌。数据保护变相延长专利保护期,对本土药企是利好还是利空?躺在二十年前的研发成果上吃医保家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聚焦:AI+辅助诊断、AI+医疗、药改」
1、盘点丨 从AI技术的三大核心,观察扎堆辅助诊断领域的这35家医疗企业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智能医疗服务。而到了2017年7月,国务院又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定下“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目标。政策方面的利好,需求的痛点,也吸引着资本的入局。在这样的背景下,此前,亿欧大健康对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落地场景做了大致梳理,现在就相关落地场景中存在哪些企业进行不完全归纳,以供业界参考。
本次盘点共收集整理35家将人工智能运用在辅助诊疗领域的企业简要信息,按照企业名称拼音字母排序。AI+辅助诊疗这一落地场景的企业成立时间高峰在2014年到2017年,其中又以2016年为最,多达9家。从地域上看,AI+辅助诊疗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共15家,占比42.86%(15/35);其次为深圳、杭州,各有6家,分别占比17.14%(6/35);上海有4家,占11.43%(4/35)。产品形态方面,多表现为加入AI技术的系统、平台,产品作用以智能读片为主。
2、盘点丨 在AI+医疗的五类落地场景中,新药研发领域只有一家企业有成果
人工智能与医疗行业的结合有着太多的可能性。为此,亿欧大健康专门策划了“AI+大健康”系列专题,深入观察和讨论这一行业的现状与趋势。本篇文章承接上一篇关于AI+辅助诊疗的盘点,对国内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其他主要落地场景企业进行不完全梳理,以供业界参考。本文是这些落地场景的企业基本情况,按照场景类型和企业名称拼音首字母排序。
结合上一篇对于辅助诊疗领域的盘点,我们可以发现,在主要的落地场景中,辅助诊断和新药研发处在一多一少的两个极端。目前,根据亿欧大健康的查找与检索,国内在“AI+新药研发”这一领域实现落地的企业只有晶泰科技一家。而综合来看,各种落地场景的形态仍然以系统、平台为主,少数(健康管理领域)企业借助智能手机端口,利用APP形式提供“AI+医疗”的服务。
此外,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健康管理与疾病预测有互相联系的趋势,例如中科新知分别开发了两款产品,分别针对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警和女性精准内分泌管理进行布局;碳云智能推出的觅我,更是兼备风险预测与健康管理两种功能。
3、 本轮“药改”招招见血,吃医保家底的时代过去了 丨亿欧智库精选
继前几天总理在上海访问了一家医院和另一家外资药企后,周四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宣布从5月开始对进口抗癌药实行零关税,外企还没来得及庆祝,倒是让恒瑞和复星医药等本土药企股价大跌。
其实抗癌药零关税政策上个月就公布了,完全不是意外;况且进口药的关税本来就4%,每年不到200亿进口额,算算免掉的总关税也就10亿人民币,股市的反应真是看不懂。
其实同时还宣布了几个很重要但不太被关注的医药政策:临床试验批准从批准制改为到期默认制,进口化药不再需要海关药检;对创新药设立6年数据保护期,并给与境内外同步上市新药额外5年专利保护期。
前者可以减少药企通关和物流成本,加速药品流通,但这些还是小钱;后者影响就更大了,数据保护能禁止仿制药借用原研药的临床试验数据申请上市,等于变相延长了专利保护期。
有人认为这对尚不强大的本土药企创新药研发是个打击,这跟两周前政府颁布的鼓励仿制药的研发和使用似乎是不同的声音,这该怎么理解呢?
「大事件:抗百年流感、民营医疗」
1、聚医者力量,抗百年流感: 丁香园、东阳光药携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亿欧大健康4月17日消息,今日下午,“东阳光药&丁香园战略合作和百年流感项目上线发布会”在广州正式召开。会上,主办方丁香园、东阳光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搭建优质学术交流平台,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促进整个社会对流感的认知,同时通过互联网媒介向中国医生传递专业的流感防治的学术内容与临床经验。
发布会上,东阳光药和丁香园还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应对流感而普及防治知识,推广学术经验。丁香园副总裁张伟表示,在此次合作中,丁香园将发挥作为行业价值链的连接者这一作用,推动流感的预防与研究。
“因为东阳光药是整个中国流感防治这一块最大的企业,而丁香园是中国最大的医生交流平台。与传统的学术推广模式相比,一旦我们借助了媒体,借助线上一些数据平台,整个推广的速度将大大加快,更好地解决防治流感所遇到的问题。”东阳光药执行董事陈燕桂补充道,这次合作将会充分发挥丁香园和东阳光药的各自优势,改善抗击流感的形势。
2、风口已至! 差异化定位成民营医疗发展第一步
亿欧大健康4月20日消息,近期,2018CHC-中信证券医疗健康大会暨第七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CEO峰会在上海东郊宾馆举行。而在医疗服务分会场上,中国网络医疗有限公司医疗事业部总经理吴贤明认为,国内几年的医改政策基本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政策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市场空间很大,其发展应该更具有策略性。
民营医疗机构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渡,但与公立医院相比仍有巨大差距。民营医疗机构正面临发展与问题并存的局面,而提及非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上海德济医院董事长兼执行院长郭辉、爱尔眼科经营院长陈瑾等专家纷纷表示,差异化定位和人才培养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1、差异化竞争;2、人才培养。
「企业动态:美年健康、微医、健康有益」
1、 2017年营收翻番,美年健康的“胃口”有点大
亿欧大健康4月18日消息,体检机构上市企业美年健康昨日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2.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25%,营收98.54%来自体检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11%。根据公司规划,预计2018年年底设立600家分院,到2020年底,达成1000家分院的战略目标。
在其财报中,美年健康两大动作值得注意,一是其在巩固一、二线城市优势的同时,加大三、四线市场的深耕布局战略,二是其将打造的生态圈。
报告期内,美年健康已覆盖32个省市自治区、215个核心城市,现已布局400余家体检中心(其中:美年健康控股146家、参股155家、在建超过100家;慈铭体检控股60家、参股5家;美兆体检控股2家、参股3家;奥亚体检参股7家)。全年体检人次超过2160万,预计2021年将服务超过1亿人次,并继续扩大健康流量入口。
2017年,美年健康的“胃口”有点大。财报中显示,公司在去年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共24家、通过分步交易实现企业合并并且在本年取得控制权的公司共20家。报告期内投资额达37.3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52.05%。
2、 从互联网医院到处方共享平台,微医“互联网+医药”的创新发展路径
4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相关情况,明确将在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家庭签约服务、“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能力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
《意见》所释放的政策信号对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首先,一直被广泛关注的互联网医院首次得到官方认可;其次,最近被行业热议的处方共享将得到创新性发展。医疗健康科技平台微医,从2015年12月建立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到2017年8月建立在线处方共享平台,再到日前西湖论坛宣布承建全国处方共享平台,借助医药分开、药品零加成等政策东风,处方共享平台已成为微医“互联网+医药”发展的主路径。
据了解,全国处方共享平台由服务层、应用层、数据层三级架构组成,涵盖互联网医院、各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药店、药企、医保支付等多重场景。该平台以患者为中心,规模化连接医院信息系统、零售药店、药品流通企业的配送系统和医保结算系统,实现处方的在线审核,规范、优化了药品流通供应链。
3、专访丨 健康有益创始人李宇欣:我们要做技术赋能而不是APP产品
在见到健康有益创始人李宇欣之前,亿欧大健康将采访定位为“一位精准健康管理领域的玩家专访”,而对于创立近四年的却鲜有发声的健康有益来说,做精准健康管理的APP产品根本就不是李宇欣真正要做的事情,“那真的不够精彩。”她是这么解释的。
公司一半以上都是技术人员的健康有益,将精力重点放在了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发上,不断提升自身的算法、算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过去3年是如此,今后亦是。健康有益成立于2014年9月,旗下有三大子公司“减约”、“康健卡司”和“S&G数果”,分别承担健康有益落地产品的角色。
做出精准健康管理的产品不足以支撑起李宇欣的“野心”。“健康有益聚焦的是AI技术本身,这些产品是用来验证健康有益的AI落地能力,相当于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先在自己搭建的产品体系里‘过’了一遍。”她告诉亿欧大健康。
AI+大健康选题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 盘点丨从AI技术的三大核心,观察扎堆辅助诊断领域的这35家医疗企业
2、 走不出寒冬的减脂行业,不是打了AI标签就能看到春天
3、 盘点丨上海市医院最“潮”大佬:这些人已经牵住了智能医疗的手
4、 盘点丨中国人工智能大健康领域最具洞察力投资机构TOP10
5、 人人都谈的“AI+医疗”,到底包括哪些落地应用?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