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技时代下,互联网保险创新的四种模式
过去没有移动互联、智能手机,所有这些技术基础不具备的时候,我们从没想过一部手机还能做那么多事情。现在看来,我们对手机形成了依赖,要是没有电我们会惶恐不安,这是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
面对新的市场变化, 保险 业也在进行一场科技变革。9月7日在上海举办的“2017保险科技思享汇暨保险科技思维创新培训班”上,与会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保险科技的饕餮盛宴。
互联网保险创新的四种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张晓艳将目前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归为四种方式:
首先是模式创新。 大致分为五类,包括官方网站模式、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专业中介代理模式、网络兼业代理模式、移动互联网销售模式等。
“官方网站模式”,主要以保险公司自己通过自建官网展现自身品牌、展示保险产品,销售产品,提供在线咨询和服务,有代表性的是一些传统的大型保险公司,像人寿、平安等。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主要是保险公司借助独立于产品交易双方的电子商务网站来销售保险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像淘宝、苏宁易购、京东等等。
“专业中介代理模式”,保险代理或经济公司建立网络销售平台,代理销售多家保险企业的产品,提供相关的服务。
“网络兼业代理模式”,主要像银行、航空、旅游等非保险企业通过自己的官网代理保险企业销售相关产品、提供服务。所销售的保险产品种类一般供这些代理机构的主业有一定的关联性的。
“移动互联网销售模式”,保险企业通过用户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销售保险产品和提供相关的服务。主要的代表像国华人寿等等。
其次为产品创新。 互联网保险的产品形式分为平台保险、场景保险。平台保险指在互联网平台上面销售的保险,包括传统的健康险、车险、意外伤害险,等等。场景保险指在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场景中融入保险产品,比较典型的有退货运费险,账户安全险、延保险,等等。“目前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或者说新的业务增长点可能更多的把保险产品融入到各种生活场景中,使得保险和人的生活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张晓艳说道。
再次是技术创新。 “目前已经有保险公司推出了‘ 区块链 +航空意外险'的保险,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传统的航空意外险保单业务中的实践,也是将主流的金融资产放在区块链上进行流通的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多方数据共享特点,可以对航空意外险从源头追溯到客户流转的全过程,查验卡单真伪,便于后续理赔,这种技术主要是区块链应用,也是一种尝试,建立起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直接和透明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面解决保单造假、中介商抬价等问题。”张晓艳介绍。
最后是服务创新。 目前已经有互联网保险第三方平台对用户发布“可追溯的星服务”,提供所有在线服务及电话语音记录全公开的升级服务,由用户和行业监管对其销售行为进行回溯。意味着互联网保险的销售将开启消费主权新时代,能够有效减少消费的误导行为,提升整个保险行业的形象和效率。
“总体来看,互联网的开放、透明、高效的特征正在保险行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以帮助整个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张晓艳如是说。
技术变化对保险产品的“改造”
众安保险 副总经理兼首席市场官吴逖认为,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解决很多新的问题,甚至是老问题。过去很多不能识别的风险, 一方面是新技术也好、互联网也好带来很多新的风险。 比如说移动支付这件事情以前没有,现在有,有会被盗号、支付安全的问题,这是新风险。但是 另外一方面,新的技术带来了很多新的方法,使得以前解决不了、识别不了、看不到的风险可以被解决。
“虽然保险的本质没有变,但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技术和业务结合,实际上我们可以识别很多风险,并且我们很希望保险的功能在新技术和互联网时代能够更大的发挥作用,成为互联网和金融之间的稳定器及连接器。”吴逖感慨。
“保险看似是传统的金融工具,但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同时在今天这个新时代的机遇下面,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类新兴技术,从硬件技术、支付技术到数据技术,等等一系列的结合,我们这个行业也好、本身对客户服务的模式也好,一定能焕发出众多新的生命力,给我们创造无限的商机。其实用户希望得到的也是新形态的,能够超越原有理解的服务和产品。”吴逖分享了做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保险深切的感受。
他表示“光有技术做不成,光有业务也做不成,最终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能否良好的实现技术和业务的融合,业务能够理解技术的应用、技术能够很好地跟业务的需要做结合,实现用户所需要的功能或者用户所需要的这种体验。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整个金融和技术或者说科技和保险结合当中最难的那个环节,中间这个‘+’能不能加在一起,这是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的融合,是两种不同文化,两种不同语言的融合,也是两个不同学科的融合,甚至是多个学科的融合,但是成功就会产生爆发式的价值,但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需要我们所有的人去努力和实现。”
国外 金融科技 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教授介绍了英国金融科技发展对中国保险科技的借鉴意义。在他看来,保险和其他金融领域跨界的产品创新方面也是可以探讨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同时,他总结了未来保险科技的五大趋势:
趋势一,微型保险致力满足基于使用量的需求。 微型保险致力于保险公司用复杂的数据分析提高个性化的保险产品,使得一些保险科技公司允许司机只需为实际驾驶里程和驾驶时间支付保险费用。航空公司将就不同的机型收取不同的保险费。客户也可以在他们跑步锻炼的日子里少交保险费。
趋势二,新设备和新渠 。新设备、新渠道方面的创新,也是比较好的发展趋势。
趋势三,区块链作为主要驱动因素的出现。 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 人工智能 技术、智能合约相结合的自动化的这样一种理赔流程系统大大为行业理赔成本节省很多的费用。
趋势四,传统保险公司与保险科技公司间的合作。 这也是当前的发展趋势,这种合作领域也是非常广泛的,包括预测性的推荐平台、汽车保险产品、电子存档,等等。
趋势五,新兴产品线。 众安保险包括其他的机构也在做大量的创新。比如说洪水保险、意外伤害险,等等。
如何利用保险科技做好风控
移动互联这个趋势不可阻挡,但是这个时代便捷性越来越高,从企业角度而言,安全性变得很关键。
平安集团执委、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海峰表示,对安全的考虑,人一定是第一个话题。对于保险这个行业来说,实际上应该借助现有的一些技术能力,能够实现远程在线实时的判断。另外,要能够形成一个实人认证再加一个人脸识别,甚至之后可以再加一个声纹,这三个放在一起的话,当脸谱库建立、声纹库建立,实际上在移动互联的状态里面去判断人,就会很简单了。
邵海峰介绍,实际应用到保险业务环节中时,比如声纹也会对保全环节上面的帮助很大。不知道电话那一端是谁,没有办法,这是安全性必需的。但是如果有了声纹这件事情,那这件事情就变得更简单了。实际上声纹在投保的时候,用户就可以留下来。实际上在双录环节里面也留下来。包括在理赔环节,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用户。
第二个是好人、坏人的话题。“好人、坏人的话题,也就是信用体系建立的话题。这一块可能需要行业能够共享,这是一个。但是这一块可能需要跟更多的机构,包括跟现在的征信公司,需要广泛的合作才有一个信用体系。这里我强调两点:第一,当我们保险场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候,实际上好人、坏人这个话题就变弱了,因为你在场景发生,这是一个话题。
第二,在保险领域,不仅需要在科技上面大家能够共享、能够相互的输出技术以外,同时行业一些好的经验、规则,包括服务资源,如果也能够输出的话,相信我们在客户端、C端的角度上面,我们行业形象就会越来越高大。”邵海峰坦言。
亿欧智库正式发布《2017中国智能金融产业研究报告》,该报告在梳理智能金融概念、宏观环境和公司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七大应用场景,并分析了金融机构的智能金融应用以及互联网巨头的布局,最后总结了智能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详情点击: 《2017中国智能金融产业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