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蛇吞象”,家居上市公司小心被互联网家装企业“偷袭”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警惕“蛇吞象”,家居上市公司小心被互联网家装企业“偷袭”

家居企业与家装公司似乎从来就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关系。家居企业通过集约式供应链统一生产家居建材产品,既直接销售给C端用户、委托给经绡商;同时也与家装公司展开合作。家装公司则帮助家居企业销售,同时也从交易中获得差价与利润,两者还会通过既定的佣金分成。

前不久,在亿欧家居与多位家装企业CEO沟通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家装公司与家居企业在生产销售场景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

部分创业者认为家居企业的市场份额在未来很可能会被家装公司慢慢地“吃掉”。同时,它也从侧面突出了家装公司作为“攻击者”身份的另一种姿态,这或许是一个“阴谋”,也可能有人称它为离间计,但其实也为家居上市公司的发展道路敲响了警钟。

“大家居”一词伴随着家居企业接连上市成为热词,但它未必是一条康庄大道

近段时间以来,“上市”与“大家居”成为了家居行业的两大热词之一。

2017年被称为家居产业上市大年,继顾家家居、恒康家居、亚振家居于2016年底陆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后,欧派家居、尚品宅配、皮阿诺、金牌厨柜纷纷于2017年上半年成功上市。

5月12日,志邦厨柜也迎来了首发获通过的好消息,并与我乐家居一同位列即将上市的家居企业的阵营。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家居企业几乎都在近年的财报中提到了“大家居”战略,然而,就如亿欧智库在 《大家居这场赛事,为什么连领队的橱衣柜企业也没能吹响》 中提到的一样,尽管欧派们、索菲亚们以及大自然家居们积极地跨品类、延伸产品生产线,试图走通从单品类产品服务到提供一站式自主选材+整屋定制全系列服务的“大家居”模式。但从财报上看,它们取得的回报依然非常不明显。 家居上市企业的“大家居”之路,似乎都遇到了瓶颈。

家装公司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SKU品类,而家居企业要扩品类却易引争端

让我们从消费者的角度试想一下,你是愿意在同一家企业一站式购齐装修过程中的家居建材产品,还是更愿意到各有所长的家居企业去进行分类采购?

前者的特点是一站式采购还伴随着打折优惠,但各个产品在行业内的排名参差不齐;后者则可以集合各家之长,不过其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去进行选购。

我并不怀疑两种模式都会有各自的支持“粉丝”,但必须注意的是,家居建材产品的选购作为家装产业链当中的重要一环,它其实也同样具备低频、客单价不低的特性,同时还需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而当前主推“大家居”观念的上市公司能够提供足够丰富、量足够大的产品吗?它们光花费在扩产品品类和推概念的时间就得几年,更不用说要真正实现布局“全产业链”、提供一站式选购和整屋定制服务了。

家装公司则不然,通过家装产业链的长期整合,它只需要引进更多的建材家居供应商、同时完善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体系,就很有可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警惕“蛇吞象”: 从家装行业切入家居很容易,但家居企业要想进军家装则很难

极装吉住CEO潘亮在一次采访中告诉亿欧,家居企业的市场份额在未来将会逐渐被家装公司所吃掉,而这将是“蛇吞象”的前兆。

首先, 家装公司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集测量、风格设计、产品选购、安装一体化的标准式服务,这是由家装本身复杂化、精细化的业务流程以及产业链的特点所决定的。

其次, 家装公司对水电木瓦泥的话本身就极为熟悉,同时也能结合空间布局设计最为适合的家居建材产品尺寸,并对接给相应的工厂进行生产和制造,为什么要将这类原本能干的活另外交给家居建材商去干?

第三, 更为重要的是,家居上市企业提供的产品多为重局部设计的功能型产品,往往很难真正地实现整体产品上的功能及风格统一。另外,在从选购到家具进场的过程中,用户往往还需等待45-60天的时间。

相比之下,家装公司的突出特点在于能够通过装修及产品选购过程为用户的家“赋能”。

装修公司能够根据用户生活的多样化场景设置不同的功能组合,比如出于帮助孩子阅读的需求,在年轻的三口之家对书房进行特殊布置,结合不同颜色、设计、摆设的硬装、家具与软装产品,既为孩子提供适合阅读的环境,同时也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提前搭建好桥梁。 这其实也是当下大热的全屋整装为用户所赋予的价值。

另一方面,家装公司还能通过异地化生产、自行研发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流程以及创新性的交易结构,来缩短家具建材产品从预定、生产到进场安装所花费的时间。

而这就是为什么说从家装行业切入家居很容易,但家居企业要想进军家装则很难的真正原因。 家装作为高度的非标准化产品,只有将硬装与家居建材产品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够完全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提高用户的交付体验,这同时也是全屋整装兴起的原因所在。

再反观把“大家居”概念炒得火热的家居上市企业,在单一的家居产品已无法满足当下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情况下,家居企业其实更应该去提升自身的智能制造升级、柔性化生产以及技术创新等能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并从中挖掘新的业务模式。

诚然,理想化的“大家居”场景确实存在其值得发展的地方,但“画大饼”、“铺大盘子”并不适合所有的家居上市公司,如果它们依然把大家居的概念当成吸引资本关注的一种手段,那就完全失去了这个行业原有的价值。

因此,亿欧在此奉劝各家家居上市企业尽早回归商业本质,去重视用户提出的真实需求,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和渠道下沉能力,用智能化产能布局、品牌的专业度以及用户的青睐来打造一面不易受到攻击的“盾牌”,这将成为家居企业抵御家装公司“攻击”的良方。

本周亿欧家居荐读:

NO.1 上市7年,市值翻10倍,老板电器如何将“厨电”做到日赚1500万

NO.2 亿欧智库:大家居这场赛事,为什么连领队的橱衣柜企业也没能吹响

NO.3 宜华生活:从海外回国内,是战略布局还是措手不及?

NO.4 德尔未来专一变博爱,木地板再无长子优待

NO.5 昔日的“发烧友”李斌,今日红星美凯龙的创新变革驱动者


重磅福利!【 2017中国互联网+新商业峰会 】, 6月15-16日两天3000人次,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嘉御基金创始人、前阿里巴巴CEO卫哲,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等嘉宾已确认出席,期待你的参与, 限量钜惠 等你拿!

警惕“蛇吞象”,家居上市公司小心被互联网家装企业“偷袭”

本文作者周慧婷,亿欧专栏作者;微信:zhouhuiting1225(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亿欧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互联网家装企业互联网家装平台家居家装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