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盒子创始人兼CPO贾晓明:从教育信息化20年到AI赋能教育
11月2日,由亿欧公司主办的“教育升级 ‘育’见未来 ·GIIS2018中国教育行业创新峰会”在上海正式举行 ,此次活动主要围绕教育行业的技术升级、理念升级两大方面,与教育行业人士一起探讨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
在此次峰会上,作业盒子创始人兼CPO贾晓明发表了主题以《教育信息化20年到 AI 赋能教育》的演讲。
以下是演讲全文(略有删减):
今天和各位进行交流, 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我们眼中的教育信息化。作业盒子一直服务于公办学校领域,跟大家一起学习政策方向。第二,向各位介绍作业盒子在AI方面进行的工作。
国内教育信息化20年的发展历程
国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元年,是1984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我国就此开始进入计算机教育时代。教育信息化是从2000年开始,在2000年之前计算机是一门学科,2000年之后由计算机语言学科过渡到了信息技术。也就是说,从一个学科的了解、编程技能的学习,到2000年变成需要可以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再
之后到2012年之间,这是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在当时提出了新的概念——“三通两平台”,要求也由“掌握能力”提高到了“提升素养”,正式提出教育和技术的融合。 今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是“三全两高一大”,提到了从建设、应用到融合、创新。
这里我们要讲到三个文件:
1、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国家明确提出: 教育应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提出来教师应该主动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 。
2、关于企业在教育信息化建设里最明确的提法是在2014年,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参与、学校用户自主选择。 第一次把企业作为教育信息化重要的力量写在政府文件里。
3、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要求,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 融合创新一定是趋势,任何公司成功与否是看是否站在趋势之上。
最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监督、规范的政策和指导意见,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必然的。之前的发展阶段从语言到校校通、信息课的阶段更多是政府在主导,十几年经历更多是支持政府的项目和工程,所以企业基本还是支持政府的项目(校校通、三通两平台等)。
在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后,很多企业发现再支持学校机房建设的时候不太依赖于政府的资源。之前是需要学校投入,还只能是32个学生使用1台电脑。到2012年已经是1个孩子1台电脑,而移动互联网是1个孩子有N个终端可以接入互联网。2014年开始,不再依赖于政府的技术设施的建设,不需要学校提供硬件、软件、专门的培训。只要做出好的产品,一样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对学校进行建设,所以这个时候就进入到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过程。 这个阶段像两条平行线,政府做政府的,企业做企业的。但是出现了野蛮生长的现象,所以第三阶段就进入了规范监管的阶段。
为什么出问题呢?第一个阶段政府的评估准入没有建立起来,所以现在进入了整顿审查的期间,相信经过这个阶段以后,行业就会进入相对良性发展的阶段。
以公办市场切入AI教育
作业盒子是做公办市场切入的,因为这是教育的主阵地,孩子80%~90%的学习是在这个区域完成。我做产品的时候和很多主管部门交流都提到一个点,做公办校的教育和其他企业从C端入手不一样。C端起步的项目更多是关心用户的想法,只满足、提升用户的体验就够了,但做公办校不一样。
公办校5方面都要顾及,不仅要顾及老师、学生、家长,还要顾及学校和管理部门。在这里面每一个角色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经常说教育是“木桶理论”,一桶水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木板。而体制内的教育每一块板都要长,在每一块板上都要看到、找到、发掘出价值。从老师的方面说,作业盒子最早切入的是从学生的口算,产品叫“速算总动员”,老师非常希望从低水平、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对学生来说,在家里闷头口算和在线上和大家一起PK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是兴趣。对家长来说,可以对孩子的情况更加清楚。除此以外我们看一下学校怎么看这件事情,这样的应用进到学校有没有带来麻烦?有没有资源的投入?同时再看政府,这样的应用能否满足学校公平、健康的诉求?所以在四年的时间走到今天,尤其做公办教育的时候真的要对教育有非常深的敬畏之心。
当时我们寻找K12领域的微信,有场景、关系链,同时能满足大量、高度的需求。 我们已经为AI进行了大量扎实的基础数据准备,用户量有3000万的小学生,平均每个深度用户每月可以提供330条答题数据,每天作业数据2亿条,已经积累300亿条学习行为数据,内容方面针对7000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这为我们接下来的AI发展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做AI首先有数据,其次内容 ,所以我们以小数数学为例,把小学数学5000多个考点、2000多个支点全部拆到最小颗粒度,每个知识点全部标签化,每个知识点切成做成小的一颗,几十秒到一分钟来把它按照能力系数、优先级每一个知识点做30、40个标签指数。
通过内容建设后再通过后台大量的数据找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度。背后有几百亿条的数据,每天几亿条的增长,所以我们根据数据库找关联度,每个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通过数据看到每个孩子的知识图谱,来做知识的预警,来追根溯源,了解知识的问题在哪里。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孩子目标知识点红色的100以内混合运算有问题,在200以内学的减法和加法是否有问题,每个相关的知识点之间会有数字(200、150),数越大代表一致性越强、关联度越强。100以内加法之前带来的是溯源,如果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有问题,那么接下来有可能在三四年级带来哪些问题?这里有后续知识点,有数感与运算能力的相关知识点,如几何知识点、代数知识点、数据分析知识点,同时有拓展的知识点和弱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建立相对完整的每个孩子的知识图谱。
找到问题接下来是提供服务,这就是作业盒子的AI课,AI课的前提是拿到了大量连续的日常过程行为数据。
AI课怎么做? AI课的优势是:1、千人千面,每个孩子进去以后的学习路径不一样,因为知识图谱不一样;2、高频互动,通过AI课+直播进行高频互动。3、异步授课、同步直播,异步是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路径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授课的视频内容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知识画像来定制生产。
以前我们经常讲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原理是每个孩子学习两个阶段,听的过程是吸收的过程,学的过程是内化的过程。为什么要翻转?是因为往往我们在学校听老师讲课时还不知道问题,回家内化的时候找到问题但没有老师。所谓“翻转”就是把内化的过程放在课上,把吸收的过程放在课下。“AI+直播”也是同样的原理。作业盒子面向AI的产品—“香蕉课堂”,最近完成率和续课率都超过了90%。
作业盒子未来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AI老师,让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AI助教” !
近几年,教育行业可谓热闹非凡,一大批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快速地诞生、成长、跑马圈地。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教育行业正面临和展开着一场“升级”。
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新技术不断出现,教育行业面临技术升级;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教育行业面临理念升级;从减负令到相应的政策法规,教育行业面临政策升级;从争抢一二线城市到下沉三四线城市,教育行业面临市场升级……未来教育还将有哪些可能?
11月2日,由亿欧公司主办的教育行业创新峰会,将在上海举办,注重围绕教育产业的技术升级、理念升级两大方面,邀请行业人士一起探讨未来教育。
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06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贾晓明;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